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主權基金”的興起和壯大,讓西方那些一貫對國外投資采取歡迎態度的政策制定者們漸顯尷尬。中國、海灣國家、俄羅斯以及其他從出口工業品、石油、天然氣等聚集了大量外匯的國家,目前正在尋求從這些外匯中獲取更大收益。這些總計約2.8萬億美元的主權基金控制的資本比所有對沖基金加起來還要多,它們正在重新塑造國際投資業的版圖。
“主權基金”全球盛行

在全球金融界,高西慶這個名字并非是大家所耳熟能詳的。然而這位北京的 54歲政府公務員卻掌管著令任何一家對沖基金(又稱風險基金)都大為遜色的龐大資本。高西慶是中國今年剛成立的中國投資公司的總經理,這家公司是由中國的龐大外匯儲備投資設立的。
西方媒體把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掌握資金及運作資金的模式稱為“主權基金”(又稱“國家基金”)。目前,全球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主權財富基金,其他一些國家也在醞釀之中。自新加坡投資公司以及科威特投資局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誕生以來,目前世界上資金最雄厚的主權財富基金公司是阿聯酋的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掌握著 8750億美元的資金。緊接其后最有名的要數新加坡的兩大巨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其中 GIC的資產規模僅次于ADIA位于全球第二,掌握著3300億美元的資金。GIC肩負管理新加坡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的使命,從一開始便將投資觸角伸向海外,分別投資于公開市場、房地產以及直接股權。其中公開市場占有最大投資比例,主要投資于歐美等發達市場的股票、債券以及貨幣市場工具。這兩年,GIC展開了旋風式的房地產收購,包括法國巴黎洲際飯店、悉尼標志性建筑奇夫利大廈廣場、澳大利亞黃金海岸的皇家松林球場,以及數個東京高檔服務公寓等。除此之外,據GIC的管理人員介紹,GIC一方面直接投資于像思科這樣的企業,另一方面也投資于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拔覀兺顿Y歐美所有最重要的基金,像黑石、凱雷、新橋等?!?/p>
除了阿聯酋和新加坡,像挪威、沙特、澳大利亞等都掌握著數目龐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全世界共有約2.3萬億美元被這類國家基金所掌控。
西方擔心遭遇“顛覆”
其實,正是西方國家從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石油和廉價工業制造品才使得這些國家獲得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主權基金。西方國家對于原油、廉價工業品貪得無厭的需求是主權基金得以建立的因素之一。西方的決策者們極力推動的全球資本市場開放化,也為主權基金興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且隨著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引起的信貸市場危機的全面蔓延,主權基金也有可能成為信貸市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事實正如摩根斯坦利副總裁羅伯特·D·霍馬茨所說,“只要美國在儲蓄和消費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平衡,那么美國就不得不從世界其他地區進口資本來消除這種失衡”。
此前美國政府一直歡迎各種投資,只對那些可能危及其國家安全的投資行為例外。因此,今年阿聯酋迪拜政府下轄的Istithmar投資公司收購美國連鎖零售公司Barney’s、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入股黑石等事件,并未在美國引起明顯的反對。
以前,這些主權基金出于安全的考慮,主要以國家債券,特別是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在,其中中國就持有約1萬億美元。而現在,在走到了謹慎的極限后,這些資本開始將投資目標鎖定在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例如收購西方的公司。這些資本規模的擴大以及投資方向的改變,將使全球債券的收益提高30個基本點,讓全球金融投資市場更具風險。盡管在最近美國次級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動蕩中,主權基金并未扮演什么負面角色,但一些美國學者仍然表示,這類基金今后可能通過突然出售資產、從公司撤資等手段引發金融危機?!八鼈儯ㄖ鳈嗷穑┘瓤赡艹蔀閱栴}的源頭,也可能成為解決辦法的一部分。當外國政府持有股票和債券,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僅僅持有美國國庫券時,你得問問它們到底會是一股穩定性的還是顛覆性的力量?!?/p>
可以想象,在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中,保爾森需要求助的不僅有各國央行行長,還有各主權財富基金的負責人,“他可能很快就要求助于他們了?!?/p>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時下,美國政府開始恐慌外國政府可能將其所持有的巨額美元轉化為投資基金,以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購買公司股份、不動產、銀行等資產。布什政府更擔心,外國主權基金的這類投資行為將使全球金融市場更加不穩定。而此前,布什政府一直表示美國政府欠外國的巨額債務不會成為被外國政府利用的工具。次貸風暴之余悸使得美國不得不對外國主權基金提高警惕。
重塑國際投資版圖
主權基金已經成為叱咤國際金融界的重量級角色。世界各地的投資銀行和資產經理對于主權基金的興起感到鼓舞。主權基金大約只占世界上所有養老基金總資產的1/8,但主權基金卻日益成為投行們的最主要客戶。全世界的投行都在迪拜設立了分部,尋求從迪拜主權基金和其他投資者的投資行動中分得一杯羹。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主權基金使全球資本市場更為安全、穩定。當資本市場幾乎崩潰時,你不必擔心主權基金會和其他投資者一樣陷入恐慌性拋售中,而且大部分主權基金并不像養老基金一樣要定期支付紅利,因此需要頻繁在股票市場上套現。這意味著,主權基金將能夠成為一個長期戰略投資者,這將有助于穩定股票和債券市場。
與私募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相比,主權基金在并購上也采取了一種更為溫和的方式。私募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在并購中,一般采取極為激進的重組策略,從而引發眾怒。而迪拜國際投資公司在2005年買下英國主體公園運營商杜莎夫人蠟像館之后,卻原封不動地保留了該公司的管理層。
2007年7月,位于倫敦的巴克萊銀行為了在競購荷蘭銀行中擊敗對手,需要數以十億美元的資金。然而,由于美國次級貸款危機正在肆虐,所有的銀行信貸都在緊縮。巴克萊銀行總裁鮑伯·戴爾蒙德緊急飛往新加坡去搬救兵。在數小時內,新加坡另外一家政府控制的主權基金淡馬錫決定投入5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巴克萊銀行的并購。盡管巴克萊銀行在此次競購中最終落敗,然而淡馬錫依然借此在巴克萊銀行中持股2%。2007年9月,淡馬錫和新加坡航空在競購中國東方航空集團24%股份中獲勝,擊敗了對手香港國泰航空。

在過去5年中,全球外匯儲備增長了近20%,已經達到5.6萬億美元。西方世界發現主權基金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據測,到2015年,主權財富基金的購買力將擴大到12萬億美元,其在全球資產的比例也將從現在的2.5%增長到9%。尤其是更大的玩家——中國和俄羅斯的出現。中國外匯儲備不久前突破了1.3萬億美元,通過發行債券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注資2000億美元,且買了黑石集團30億美元的股票。
當然,主權基金崛起最大的犧牲者可能就是美元。隨著主權基金將其龐大的資產從美元債券上遷移出去,那么美元最大的支柱可能就會轟然倒下。由于主權基金對于新興市場國家有著極強的投資興趣,美元的處境可能更為不妙。美林證券的經濟學家阿利克斯·皮特里斯說,“你有什么理由持有大量正在貶值的貨幣資產呢?”
加深了解勝于施壓
布什政府對國外主權基金逐漸滋生的恐懼,還與美國與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理念差異有關。美國近年來一直在鼓吹私有化,希望其他國家出售國有企業。而美國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主權基金的跨國并購有可能變成“跨國國有化”,走向對別國政治和經濟的干涉。
西方決策者們所擔心的是,主權基金和對沖基金一樣,誰都不清楚到底誰在控制著這些巨大的資本。由于沒有主權基金投資策略和資產報表的可靠信息,似是而非的謠言往往占了上風,這無疑將在金融市場上滋生動蕩。挪威政府的養老基金每年都會發布一個詳盡的財務報告,而管理大約8750億美元的阿布扎比投資局則幾乎不披露任何信息。阿布扎比投資局的網站只有一個網頁,里面只提供了一個地址和一個電話號碼。原先的分析師都認為阿布扎比的大部分資產是以極端安全的美國政府債券的形式存在的,然而,最近花旗集團的報告表明,該基金在中東地區的銀行以及兩家水泥廠里也擁有大量投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目前正通過阿布扎比下屬的100億美元的Mubadala基金嘗試一些風險投資。2007年9月,該基金斥資13.5億美元購入私募基金凱雷集團7.5%的股份。
為了打消主權基金不夠透明的疑慮,美國和歐洲的官員目前正向主權基金施壓,敦促它們披露更多關于其活動的信息。七國集團的領導人在10月份華盛頓會晤時,一致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討論這一議題的請求。布什政府更是催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調查各國主權基金的行為,并制定規章來約束這些基金?!拔覀儾荒軐χ鳈嗷鸬挠绊懙粢暂p心。它們的公司管理和財務管理必須具有透明性,這樣才能對它們進行防范?!泵绹鴮W者在規章制定方面的建議包括:主權基金必須披露其投資構成和投資渠道;不得干涉投資目的地國家的政治;基金的決策權必須由非政界人士掌握。
與此相應,保爾森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金米特近幾個月來訪問了多個擁有主權基金的國家,要求這些國家的高級財政官員加強對此類基金投資行為的披露、杜絕政府對其實施補貼或其他鼓勵手段。如果這些基金希望在美國投資,那么這些國家也必須對美國開放資產市場。
然而,金米特出訪歸來后卻表示,主權基金看上去是基于純粹的金融規范,而不是政治動機在運作,至少迄今為止情況如此,“當我在中國和俄羅斯與相關官員會談時,我更像是與資產管理者在交談。我深感吃驚。”
事實上,正是西方世界的不了解使這些資本看上去具有侵略性,例如,他們對中國和俄羅斯準備將大批外匯儲備投資于回報率更高的投資項目的舉動目的不清,他們不知道中國和俄羅斯是真的想賺錢,還是想尋求更大的政治影響力。無論是迪拜港口世界公司,還是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或是俄羅斯石油穩定基金,西方國家對其了解很少。在不了解這些投資公司的投資原則、真實資金規模以及管理理念的情況下,西方國家對這些投資者不是開放和歡迎的態度,而是出現了自我保護的傾向。美國財政部官員克萊·洛爾利更坦率地說,這些基金的任何投資政策都可能促使金融保護主義升級。而據稱英國財政部和外交部的官員也在與中國基金的負責人接洽,表明“英國雖然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但如果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國基金的管理和意圖就更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