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匯率風險可能使商業銀行產生巨大損失,人民幣升值等匯率波動又可能產生了外匯風險,需要以適當策略控制匯率變動風險。近期,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會嚴重影響商業銀行的敞口頭寸、資本充足率等,因此商業銀行應采取適當的策略控制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商業銀行,風險,匯率
自2005 年7 月21 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政策以來,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統計數據顯示,人民幣在2008年開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已累計升值0.96%,據中金公司研究部在去年年底發布的宏觀經濟報告預測;2008年人民幣兌美元將升值10%。一系列匯率改革和交易工具的引入使得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匯率風險增加,同時商業銀行從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向從事收費業務和投機業務轉變的趨勢使商業銀行的外匯風險管理更加重要。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商業銀行造成的風險
匯兌損益風險。人民幣升值會加劇商業銀行外匯資金來源緊張和需求旺盛,使商業銀行存在一定的外匯流動性風險隱患。近幾年在人民幣預期升值的刺激下,企業的外匯貸款持續增長。同時,企業和居民的個人持有外幣的意愿卻降低,抑制了外匯存款的增長,致使金融機構的外匯存貸比呈不斷升高的趨勢。商業銀行低成本外匯存款來源減少的情況下,可能會被迫轉向籌資成本較高的金融市場尋求額外的資金來源以滿足貸款不斷增長的需求,勢必造成銀行外匯資產負債總量和機構上的失衡,從而在匯率波動時帶來較大的外匯匯兌損益風險。
資本充足率風險。資本充足率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考核商業銀行經營安全性的重要監測指標,表明了銀行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由于我國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因此資本充足率可以說是抵御銀行風險的最后一道防線。由國家通過外匯儲備注資、通過境外上市或引進戰略投資者融資形成的外匯資本金容易受匯率波動的影響,造成折算成人民幣后的資本數量發生變動,從而影響資本充足率。
信貸資產質量風險。近期人民幣升值,對國內部分行業和企業的景氣狀況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商業銀行在這些行業信貸資產的質量。因人民幣升值而受益的行業主要是原料主要從國外進口而銷售市場以國內為主的行業和借入外幣資金比重大的行業,人民幣升值使這類行業的生產成本和融資成本相對下降。人民幣升值后這類行業的收入基本不受負面影響,而其外匯支出折算為人民幣的數額會有所減少,主要包括航空、電信運營、造紙等行業。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抑制了整個國民經濟的景氣程度,上述行業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風險的有效控制對策
商業銀行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應當盡快熟悉和充分了解本行的外匯風險水平和管理狀況,根據自己的風險管理水平和業務戰略確定風險容忍度和風險限額。同時,董事會要負責制定正確的業務戰略,絕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什么都做。要根據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所擁有的專業人才,選擇自己擅長的外匯業務。另外,董事會不僅要負責制定銀行外匯風險(市場風險)管理的戰略、政策和程序,更要監督高級管理層在監測和控制風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實施效果。
首先,商業銀行應關注外匯存款,密切關注外匯存款變化趨勢,防止外匯流動性風險。近期,對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預期仍將持續,商業銀行吸收外幣存款受到抑制,而外幣貸款需求還將持續增長。商業銀行應該注意加快對外匯理財產品的開發,大力發展雙幣卡和國際卡產品,努力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外匯現金管理服務,穩定和增加外匯存款,防止外匯存款持續下滑。
其次,商業銀行也應當關注外匯貸款。一方面,商業銀行應具體分析匯率制度改革對各行業的不同影響,完善信貸業務的行業結構和客戶結構,降低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商業銀行要密切關注受匯率變動影響比較大的行業,特別那些對匯率變動敏感的傳統出口優勢型行業、國際化定價行業、進口替代行業的企業經營狀況,要密切監控這些企業的現金流量和還款能力變動情況,適度調整信貸額度,加強信貸管理,防止不良貸款攀升,降低經營風險。
商業銀行還應密切關注和跟蹤貸款客戶的狀況,篩選重點關注客戶名單,做好風險預警,對于那些因匯率變動出現信用風險甚至喪失履約能力客戶,即時采取風險緩釋手段甚至退出策略。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應注意調整外幣信貸政策。近期人民幣持續升值,商業銀行要有效控制外幣貸款規模,特別是控制中長期外幣貸款的規模,適度增加本幣融資的比重,防范外匯流動性風險。
加強對外匯風險的計量與控制體系策略
完善的外匯風險管理應貫穿于整個外匯業務的全過程,應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我國商業銀行要借鑒國際商業銀行的經驗做法,盡快建立完善的外匯風險管理體系,它是商業銀行適應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至關重要的一環。
商業銀行計量市場風險的常用方式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匯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運用內部模型計算風險價值等。商業銀行在運用這些方法計量市場風險時應當充分認識到市場風險不同計量方法的優勢和局限性,并采用壓力測試等其他分析手段進行補充。其中較為傳統和簡便、清晰的外匯風險計量方法是外匯敞口分析法,它用于衡量匯率變動對銀行當期收益的影響,外匯敞口主要來源于銀行表內外業務中的貨幣錯配。當在某一時段內,銀行某一幣種的多頭頭寸與空頭頭寸不一致時,所產生的差額就形成了外匯敞口。在存在外匯敞口的情況下,匯率變動可能會給銀行的當期收益或經濟價值帶來損失,從而形成匯率風險。在進行敞口分析時,要注意分析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的單幣種敞口頭寸和總敞口頭寸,并采用套期保值和限額管理包括交易限額、風險限額和止損限額等等方式對風險進行控制。
此外,由于匯率波動是產生外匯風險的主要因素,商業銀行對外匯業務的定價及使用金融工具避險也離不開對匯率波動的預測,商業銀行還應注意建立和完善人民幣匯率預測模型,以決策在相關交易中采用空頭策略還是多頭策略,提高匯率風險管理的主動性。
(作者單位: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