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企業文化 民營企業 成因 對策
有調查顯示,我國51.8%的企業為業主一人獨資企業,這種產權結構是構成家族制企業的前提。從決策權和管理權來看,92.7%的業主同時是企業的主要管理者,經營決策和一般管理決定主要是由業主單獨或由業主與其相關人共同做出的,決策權與管理權高度集中。對于非家族成員來說,民營企業用家庭化方法把他們變為準家庭,然后實行家族制管理。
“拿來主義”的文化沒有生命力
企業文化必須跟企業實際相結合,形成自己的獨特之處,才具滲透力和生命力,才能長盛不衰。然而我國不少民營企業實行“拿來主義”,模仿或克隆國內外其他企業樣板,這樣的企業文化其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需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而企業文化的易變性造成了民營企業文化不穩定的局面,而這種不穩定性又導致了民營企業目標制定上的短視性,不利于其持續發展。
有些民營企業家卻認為企業文化是對企業的外觀進行形象設計策劃,請咨詢公司設計企業的標識、服飾、商品包裝、宗旨、目標、口號等,把企業文化建設搞成了形式主義。其目的無非是想對人造成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昭示本企業的文化內涵。但須明確的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絕非只是用來裝點門面的幾條標語,幾句名言警句,而是民營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實踐中所形成的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企業全體員工認同并能真正落到實處。
影響我國民營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因素
目前,很多民營企業的基本價值觀與企業發展長遠目標出現了偏離,只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很少考慮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經營者和廣大員工的精神、作風及其他方面的行為都受到消極影響,難以形成強力型的核心文化力,降低了整體企業文化的推動力。
民營企業家的轉型是關鍵
企業文化企業產生內部凝聚力和外部擴張力的源泉。民營企業應針對企業文化存在的問題,再造出適應性強的企業新文化,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企業家要轉變經營理念,提高自身素質
實踐表明,在民營企業中,企業家的理念和價值觀決定著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及所處層次,是企業文化建設最關鍵的要素。企業文化的變革其實質是民營企業家質變——是生意人還是企業家?是個人成功經驗還是企業成功經驗?這是民營企業文化變革的關鍵。目前多數企業家缺乏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心態和文化建設的自覺性,而企業要建設優秀的、高品位的企業文化,企業家本人必須有高尚的道德素質、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和先進的管理理念,這樣,企業家的示范表率才能對員工行為產生積極影響,員工才會心悅誠服地為企業發展齊心協力,共建企業文化,促使企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提高。
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應該充分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以先進的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以企業最高目標、共同價值觀、優良作風、行為規范、企業標識、企業環境為主要內容,打造能充分凝聚人心和調動員工積極性與創造性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作者單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