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個制造了自身野獸的人,擺脫了做人的痛苦
——亭特·湯普森(Hunters.Thompson)(1937.7.18-2005.2.20.)
亨特·湯普森,一個美國記者兼作家,曾任職于《滾石》雜志,以其華麗得像火焰似的寫作風格知名于世;齊名于威廉·巴勒斯、馬爾庫塞、克魯亞克、愛倫·金斯堡,秉持的反叛者姿態與上述幾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剛左新聞主義的始作俑者(剛左新聞主義:反對價值中立,認為不可能存在真正“客觀”的報道,強調記者的自我主觀體驗,反對傳統新聞報道中虛偽的客觀和自欺,湯普森說過的一段話也許能讓我們較好地理解何謂“剛左”:一個好的剛左記者,“需要大記者的才華,畫家/攝影家的眼光,以及演員的多變”。剛左報道風格“基于福克納的思想,即最好的小說遠比任何一種形式的新聞更為真實”);上世紀60年代席卷歐美的嬉皮運動遺老;歷屆美國總統堅定不移的反對者;水門事件時期的反文化英雄;槍支愛好者和收藏家;煙鬼;酒鬼;老癮君子;“憤青”偶像;年輕時曾加入臭名昭著的摩托飛車黨“地獄天使”,后來以此寫出《地獄天使》一書;作品《賭城情仇》被好萊塢相中,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大明星強尼·戴普領銜主演。
在他的經歷及作品中,“垮掉的一代”的離經叛道和恣意妄為彰顯無遺。他一生的結束同樣具有傳奇色彩——不假外力,自己解決,就像“垮掉派”第一個受勛者海明威,手槍對準腦袋,然后扣動扳機。時間,2005年2月20日。地點,位于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州伍迪溪的鄉村寓所。生前,湯普森也會偶而戀舊,想起大變、大亂、瘋狂而又輝煌的60年代,他不由得說,只有在那個時候,“我們才處在美麗的浪花之巔”。
早年
湯普森1937年7月18日出生于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反叛精神與生俱來,很早就開始接觸毒品和酒精,曾因搶劫被關進少管所。高中沒畢業,就加入美國空軍,在埃格林空軍基地一家報社當體育記者,時間是1956年,不久,因給其他報社兼職,湯普森被勸退。走出軍隊的湯普森在《時代》雜志短暫工作過一段時間,在大都市紐約形成了伴隨自己一生的“垮掉派”生活方式。之后他在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游歷,為一家日報做自由撰稿。在波多黎各,湯普森結識了新聞記者威廉·肯尼迪,兩人成為朋友。再之后,湯普森供職于道瓊斯屬下一份叫《國家觀察者》的周報,做南美通訊記者。
其間,湯普森寫了兩部重要的小說,《水母王子》和《朗姆酒日記》,以及許多短篇小說,但盡管一再向出版商們妥協,最終發行的卻只有《朗姆酒日記》,時間是1998年,已經是在湯普森創作完成30多年之后,也是在他成為名人很久之后。威廉-肯尼迪后來說,某種程度上,他和湯普森都是“失敗”的小說家,為稻糧計,最終不得不依附于媒體,當了記者。
1963年5月19日,湯普森與桑德拉·道恩·康克林結婚:兩人于1980年離異。在三次流產和兩個孩子一出生即死亡這樣沉痛的過程中,夫妻倆保住一個兒子,名叫胡安·菲茨杰拉德·湯普森,生于1964年3月23日。
湯普森1965年的小說《地獄天使》的發表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里程碑,這是關于他和一個涉嫌許多謀殺和輪奸案件的黑社會團伙,名叫“地獄天使”的摩托黨的故事。文章于1965年5月17日發表之后,很多出版商希望他就這個主題再做深入,1966年,硬封書籍《地獄天使:前所未知和駭人的非法摩托黨傳奇》出版發行,轟動一時。這本書受到激進女權擴張論者蘇珊布羅米勒的激烈抨擊,在她的書《反對我們的意志:男人、女人和強奸》中,蘇珊·布羅米勒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地獄天使》中關于輪奸場面的處理,尤其讓她深感憤怒。
中期
湯昔森就職于《滾石》期間,《賭城情仇》和《恐懼與憎恨,跟蹤1972年的總統競選》(1973年)在雜志上連載。
1971年發表的《賠城情仇》是湯普森橫跨美國西部寫成的報道文學作品,以第一人稱寫就,主角是一個記者(即湯普森本人,書中化名為“勞爾公爵”),故事敘述他與律師朋友——剛左博士(Dr.Gonzo,此人的原型是湯普森的朋友,芝加哥律師奧斯卡·澤塔·阿克斯塔)前往拉斯維加斯報道沙漠摩托車賽,卻在毒品和迷幻藥的作用下,歇斯底里地尋找起了美國夢的經歷。大麻、LSD、可卡因、郎姆酒、啤酒、乙醚原料、戊基(后兩種都是精神類藥品的原料),還有鴉片、冰毒等等——這就是體育記者和他的朋友去拉斯維加斯享用的東西。此后《賭城情仇》被好萊塢相中改編成電影,由著名男演員強尼·戴普主演。湯普森曾說,這本書的副標題體現了自己的創作宗旨——“走進美國夢心臟的野蠻旅程”。《恐懼與嫌惡:跟蹤1972年的總統競選》是由湯普森在《滾石》上發表的文章集結成冊的,主題是關于尼克松總統和他失敗的對手一參議員喬治·麥戈文當時的競選活動。這本書幾乎完全聚焦于民主黨的本質和其必將衰落的命運。狂怒的湯普森變身為尼克松的專職批評家,不論在后者任期還是卸任之后,他的態度和立場始終不變。
1994年尼克松去世之后,在一篇《滾石》的文章中,湯普森對尼克松有過如下著名的描述:“一個可以在和你握手的同時,從背后捅你的男人。”湯普森還說:“他的棺材一定已經從這些敞開的下水道中的一條中,被發射到了洛杉磯南面的大海,并在那里清空。他是個豬一樣的人,喋喋不休但言之無物的愚蠢總統。尼克松的把兒長得彎彎曲曲,以至每天早上部需要仆人為他穿褲子。甚至他的葬禮也是不合規矩的。他是個隱藏得最好的同性戀。尸體應該直接投進垃圾筒里焚燒。”
湯普森發表在《滾石》上的第一篇文章描述了他1970年競選美國科羅拉多州白楊鎮治安官的事情,在那次競選中,他提出十分激進的政見將小鎮改名為“肥城”;拆掉市區公路,全部改為自行車道;宣布毒品和其販賣的合法化。湯普森為此還剃了光頭,意在嘲笑對手“頭發長見識短”。最終他以微弱劣勢落敗。
后來
湯普森的最后一本書《恐怖帝國》,是對剮消逝的美國百年一個狂暴的注解。時不時,他也會做巡回演講,有一次和他結伴的居然是約翰·貝魯西。
他在ESPN開設了一個網上專欄,專欄名字叫《嘿!鄉下佬》,最后于2月1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他描述了自己跟朋友在住所附近射擊高爾夫球的經歷,他說,就像玩飛靶一樣。“他或許會死得較早,但是他用質量而不是活多久的數量來彌補……難以界定他的報道是出于個人目的而富于煽動性,還是只是喝醉酒后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是湯昔森擔任報紙撰稿人時一名編輯對他生活方式和寫作手法的評價。在寫作中,湯普森喜歡使用他自己命名的所謂“動作動詞”來編織一種怪異的氛圍,用詼諧的筆調描摹讓人難以置信的故事,然而又可以為讀者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去認識潛在真相。他幾乎總以第一人稱敘述,他講述的故事有趣,甚至有些做作,很容易就滑向虛構的領域,但是,故事的基本框架卻絕對是真實的。他用荒謬到危險地步的筆觸塑造自己筆下的人物——一個桀驁的記者,受制于毒品的瘋子。迷戀具有戲劇意味的自我毀滅。
2003年4月24日,湯普森和自己長期的助手安尼塔結婚。
死于2005
2005年2月20日,湯普森在自己位于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州伍迪溪的鄉村寓所開槍自殺,享年67歲。
在湯普森自殺時,他的兒子胡安,繼女詹妮弗和孫子威爾正在他的住所進行例行的周末看望。槍響時,詹妮弗和威爾在隔壁房間。他們對媒體說,他們不相信湯普森是由于絕望而自殺,但一個很想當然的理由是,他糟糕的健康狀況。湯普森的妻子安尼塔在丈夫死時正在體育館,在和她通電話時,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葬禮
湯普森的遺愿,是將自己的尸體填進炮膛,一炮轟掉。他的家人和朋友試圖照此行事,但這個計劃實施起來頗有難度,因為他設想中的大炮口徑需要雙拳合抱,炮筒長度大約要150英尺。
炮彈專家威廉斯說,家屬們把自己愛著的親人的尸體填在一個煙花彈里,讓那具身體穿過天空,四分五裂,在偏遠的丹佛,這種想法的確罕有。他說,如果安排這次儀式,那么他建議用12英寸口徑的迫擊炮把湯普森尸體的火化遺留物發射到空中,在離地大約600英尺的地方,引發二次爆炸,把骨灰分散在絢爛的焰火中。“如果準備投放一個稱得上亨特·湯普森的閃光彈,除非你想引發一場地震。”他說。
“如果這是他想要的,我想我們會努力幫他實現。”湯普森的朋友道格拉斯說,他現在是這個家庭的發言人。
湯普森語錄
“我們難看清楚歷史,因為那都是一些過期的垃圾,但是即使不了解‘歷史’,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一個時代的能量會在一陣炫目的閃光后趨于成熟,為何如此,當時沒有人了解,事后回顧,也沒有辦法解釋清楚。”
“我討厭向任何人鼓吹毒品、酒精、暴力或瘋狂,但這些東西對我而言總是很管用。”
“你必須從某個角度親自得到生命體驗,必須親自了解你所寫的題材,才能進行改編。”
喝得爛醉的湯普森對著他的一本菱連開三槍,然后把它送給一個朋友,還風趣地說:“這就是我的親筆簽名。”
“他(尼克松)替我們中的狼人講話。
“別胡鬧,長官。你知道我們都是很卑微的,否則,我們也不會在這兒。”(<地獄天使>中的對白)
“恐懼和憎恨!”
“他,那個制造了自身的野獸的人,擺脫了做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