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不良嗜好 人活百歲并不難
□劉莉莉
活過百歲是不少人不敢奢求的夢想。不過,美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活過百歲要比想象中簡單得多。研究說,即使是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只要摒棄不良嗜好、堅持鍛煉,也能成為百歲壽星。
壽星調查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活過百歲的500名女性和200名男性做了電話采訪和健康評估。其中,約三分之二的人沒有患上與年齡有關的慢性病。
研究人員把85歲以前患上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受訪者標記為“幸存者”。不過,這些人中有不少生活自理能力不錯,可以與沒有患病的同齡人媲美。
研究人員發現,男壽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好于女壽星。近3/4的男性“幸存者”可以自己洗澡、穿衣服;僅有1/3的女性“幸存者”能達到這一標準。
研究負責人德拉拉·特里說,這是因為,男性活過百歲的條件比女性“苛刻”。而女性“身體上、心理上更能適應慢性病和無法自理的生活”。
研究結果刊登在11日出版的美國《內科學文獻》月刊上。
勤于保養現年104歲的麥吉是名退休廚師兼裁縫,是受訪者中沒有患慢性病的女壽星之一。
麥吉說:“我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我不吃藥、不抽煙、不喝酒。不做任何有害健康的事?!?/p>
2006年以前,麥吉一直獨居,直到一次在家中摔倒后,才搬到芝加哥與女兒同住。
盡管意外摔倒后身體沒有以前靈活,麥吉每周仍堅持在女兒的幫助下散步。醫生和護士定期給她做身體檢查。
遺傳也是麥吉長壽的原因之一。麥吉的外祖父母分別活了100歲和107歲。不過,研究人員不認為遺傳是長壽的決定性因素。
長壽不難另一項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70多歲的老人沒有煙酒嗜好、勤于鍛煉、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活到90歲的幾率就有所提高。他們活到90歲的幾率是54%。而抽煙酗酒、不愿鍛煉、又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人活到90歲的幾率只有4%。
研究人員勞雷爾·耶茨說:“這不僅是運氣,不僅是基因……這是生活方式。”
“穿上鞋,走出門,做運動,”她說,“你可以做些事情提高長壽幾率?!?/p>
雖然研究沒有說明70歲以后戒煙、減肥或運動是否仍對長壽有益,但耶茨認為,養成良好生活方式永遠不會“為時已晚”。
來自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威廉·霍爾說,美國現有超過5.5萬名百歲老人。85歲以上人群數量增長最為迅速。在這一點上,精心為老年人做醫療護理的醫生和護士功不可沒。(摘自《市場報》)
畏者壽
□流沙
▲浙江最高壽的陳愛香老人在展示做麥餅的手藝。陳愛香老人今年已經114歲了,膝下子孫多達230多人。
父親奔六十那年,煙戒了,油膩戒了,腌制的食物也不再食用了。
我對父親說,你想吃啥喝啥,也別太聽專家那一套。老父親說:“年歲不饒人,得個什么病,又得花你的錢。再說,咱也怕死?!彼?,我也笑。
年齡是道檻。年輕的時候,老父親屬于那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漢子,哪會想到保健、養生之類??墒乾F在呢,什么也不求了,就是求個健康。
我覺得父親的健康理念就是三個字“畏者壽”,有所畏懼才能有所節制,這應該是一種最樸素的養生觀。
洪昭光教授曾經說過,腐敗者多短壽。他解釋說:“腐敗者貪贓枉法之后,總是食無味,寢不安,豈有長壽之理?!?/p>
洪教授的健康理念就是“畏者壽”這三個字?!拔贰睉撌菫槿颂幨碌牡谝灰獎铡D贻p時候的放縱,會給年老的時候埋下病患的種子。許多惡疾并不是先天性的,而是自己的生活習慣所致。
洪昭光教授認為,花1元錢進行保健和養生,就是減少將來花9元錢去治療疾病。
其實,健康理念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質量。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