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拉伸輕松體驗
□楊蓓
工作或運動之后,都有累的感覺。而我們卻忽略了拉伸運動——一項可以帶給我們輕松體驗的運動項目。
身體“渴望”拉伸
身體和韌帶僵硬的人,很容易在運動以及日常生活中受傷,拉伸可以讓肌肉韌帶和關節與關節之間配合得更加柔和,有效減少關節和肌肉受傷的可能性,減少背部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可以緩解肌肉酸痛,保持關節健康。
常做拉伸運動比如伸伸胳膊,扭扭腰,可以緩解你的疲勞感,可以使你在老年以后仍然保持身體的柔韌性,運動自如。還有利于塑造良好的體態,會使你的身體平衡,讓身體勻稱好看,從外形上看,令人感覺體態修長。
拉伸時間“觀念”
拉伸身體的最佳時間是在步行或運動后身體感覺有點暖暖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肌肉和身體關節已經處于開始活動狀態,此時拉伸效果最好,把受傷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千萬別在渾身肌肉、關節僵硬的時候進行,這樣容易受傷。當然,在運動前后最好都要拉伸。
一般來說,很少運動的人需要每個星期拉伸2~3次左右,每次需要30分鐘。運動量大的人,可以每天都選擇做拉伸2~3次,但不需要那么長時間,重復做各種拉伸動作,直到身體感覺恢復為止。
拉伸方法“論”
拉伸時動作要慢,如果拉伸動作太爆發會使肌肉受傷。
拉伸要適度,當你拉到肌肉稍有酸脹感的時候就應停止,保持住動作姿勢15~30秒鐘,然后再放松。不要前后擺動,這時候你的肌肉已經接近最大長度,動作慣性太大會造成損傷。在你保持拉伸的同時,可以用一兩次深呼吸來放松。
長時間的拉伸最好還是分開數次進行,不要集中在一段時間之內。過分拉伸,受傷的可能性更大。
身體各部伸展放松
上臂:雙臂上舉,手心相對,然后以肘部為中心彎曲。首先右手手掌扶住左手肘部,往右方拉伸,維持20秒;然后換左手手掌扶住右手肘部,往左方拉伸,同樣維持20秒。
胸肩:雙腿分開,上身往下傾至水平,雙臂往后抬舉至背部上方,兩手手指交叉,掌心向下,用力往后伸展,維持30秒。
臀部:仰臥,兩膝關節和髖關節彎曲,膝關節靠近胸部;兩手置于兩大腿的后側,輕輕用力下壓腿部,使膝關節更加靠近胸部,同時盡量使臀部抬離地面,肩部放松,停留數秒鐘。
腿部:雙腿分開,上身下傾至水平,左手從背后繞過扶住右側腰部,右手順著左腿往下壓,維持20秒,然后換邊。
(摘自《現代護理報》)
干完活做做手腕操
□鐘妍
老年人手關節比較容易老化,加上平時干活用力,日積月累磨損得厲害,所以最好在干完活后,養成活動腕關節的習慣,可以做幾節手腕操。
吸氣且雙手握拳。呼氣,雙手從小拇指開始依次向下打開,使手指的血液循環逐漸增加,反復進行10次。這樣做可消除手腕關節的酸痛,恢復手腕的肌力,預防手腕關節的病變。
屈腕,伸出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右手握著左手四指,然后向后彎。保持呼吸,維持動作30秒,換右手做,重復2~3次。伸出左手,掌心向內,手指向下。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后向內彎。保持呼吸,維持動作30秒,換右手做,重復2~3次。這節操可以增強手腕的靈活性,伸展上背及上胸,還可減少肩臂酸痛。
旋腕,取站姿或坐姿。吸氣,兩臂前平舉,手握空心拳,以手臂為軸心,向內旋轉拳頭,連續轉動15~20秒。完成后,反方向再做一遍。這個動作可以幫助老年人放松腕部肌肉,令手腕保持靈活和松弛手臂神經。
(摘自《楚天都市報》)
閑來不妨甩甩手
由于甩手時雙臂前后搖動,人體為了維持重心,腳掌會自然地一虛一實向地面踩放,從而產生按摩涌泉穴的作用,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健腦益智。
(摘自《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