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太大小心“心碎”
□弘諭
傷心時,人們常會說:“我的心都碎了!”人的心,是否會碎呢?自從日本專家首先發現“心碎綜合征”后,醫學界開始對此癥進行研究,證明任何人都有罹患這個病癥的機會,比率占急性心臟病發病率的1%。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報告,他們研究了19名心碎綜合征病例,發現都是精神上受到重大打擊或壓力(包括家人去世、遇車禍、被搶劫、須出庭聆訊等原因)的人,雖然身體會出現類似心臟病的癥狀,如胸痛、氣促和休克等,但經診斷后,卻證實沒有患上心臟病。引發疑似心臟病的原因,不是血管問題,而是突發性打擊,使體內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分泌在短時間內激增,令心臟輸血功能降低所致。
心碎綜合征和心臟病雖然癥狀相似,但是病因完全不同,如果錯誤地使用治療心臟病的方法,如使用血栓溶解藥物等,將有1%的機會并發出血癥狀,輕微的是腸胃出血、小便出血或咳血,嚴重者則會腦出血。半數腦出血病人還會因此而死亡。
心碎綜合征在發病前短時間內(數日或最多1個月內),所有患者在生活或感情上都曾遭遇重大打擊或壓力。心碎綜合征和心臟病患者的心電圖都有類似的變化,故無法顯示心臟不正常的位置和嚴重程度。心臟病發病是由于血管栓塞,導致心臟肌肉缺血,心肌細胞死亡,在血液循環中釋出化學物質(一種酶)。心臟病患者的指標會較正常值高出數十倍,而心碎綜合征則只會高出上限少許。
心碎綜合征的癥狀雖然嚴重,但是危險性低,一般數周或數月后,隨著病人哀傷情緒完全平復后,其心臟功能通常可恢復到正常狀態,不會留下后遺癥。
那么,心碎綜合征能否預防呢?不能!因為沒有人可預測重大打擊會何時發生,不過,可多學習一些釋放壓力的方法,緩和神經緊張,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時,就有了心理準備,便有更健康的情緒與其做抗衡。
學會放松心緒
1.肌肉松弛法: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閉上眼睛,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上,從手部開始放松,右拳緊握3秒,放松10秒,可感覺右拳和右臂肌肉拉緊、放松。在肌肉拉緊放松的同時,心里數著“一、二、三”來幫助放松。重復2~3次后,會感到右手松弛,然后,以同樣的方式放松左手。身體其他部位也可進行放松,如肩膀(肌肉往耳朵貼緊)、面部(瞇起眼瞼)、背部(挺直背肌)、腳部(屈膝平放)等。
2.呼吸松弛法:完成了肌肉松弛法后,繼續放松全身,閉合雙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同樣,心里數著“一、二、三”,呼吸的節奏也跟著心里的拍子,做“吸氣,一、二、三、呼氣”的配合。
(摘自《祝您健康》)
心靈的疤痕
□吳銘
偶然發現一個好朋友左手背皮膚上有一塊疤痕,便問他:“怎么弄的?”他笑了笑回答說:“小的時候不知怎地弄傷了,本來每次搽了藥后都快好了,但就是覺得很癢,年紀小也忍不住,就一直抓那已結疤了的舊傷口,一抓,果然很爽,很止癢,但本來已快好的傷口就一破再破,最后留下了這永久的疤痕。”
其實,不止是皮膚會有傷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常會有摩擦,有傷口。然而,人們似乎總是像一個耐不住癢的小孩子一樣:只要一吵起架來,就會去“抓”那些情感上的舊“傷口”,把那些已成過去的陳年往事搬出來一一細數,以泄心中之忿。也許口舌上會占一時便宜,但次數多了,將會在雙方感情上留下永難抹去的疤痕。
聰明如你者,想一想,你是不是一個生起氣來就習慣性地去“翻舊賬”、“抓傷口”的人?
有些事情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復元的過程會很“癢”,但如果我們一再去抓它們,只會讓原本快愈合的心靈在日后留下難以消弭的傷疤。這么做,值得嗎?
(摘自《營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