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我精心組織實施的獵頭計劃,竟然功虧一簣在一個小小指甲上……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今年初,我們接到一家民營制藥廠擬招聘一名銷售部經理的訂單。根據企業對該崗位的職務描述和任職要求。我們通過采取背景調查和獵頭技術手段,最后把目標鎖定在一位在某醫藥公司任銷售部副部長的吳先生。吳先生有從事醫藥行業銷售工作的經驗,業績突出,在還是業務員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的完整的醫藥銷售網絡。因此,他的銷售業績每年都在全公司名列前茅,前年被提拔到銷售部副部長的崗位。按理說吳先生的條件和資歷非常符合這家民營企業的要求。
經過和雙方溝通,吳先生對該企業的優厚待遇和企業的未來發展愿景都非常滿意。用人單位的老板賈總也看重了吳先生的工作經歷和工作能力。雙方決定見面一起聊聊,互相找找感覺。
于是,在我們的精心安排下,我們一起如約來到一家環境幽雅的茶樓里聊天,在舒緩清柔的音樂伴奏下,雙方很快進入了狀態。
賈總談起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新產品開發滔滔不絕,吳先生聽得津津有味……
吳先生說起銷售秘訣和營銷技巧,也讓賈總聽得頻頻點頭……
我暗自慶幸,這個獵頭訂單十有八九能成。不知不覺中三個小時已經過去,這時,賈總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才終止了交談。他非常有禮貌地起身告辭:“對不起,我剛接到我公司非常重要的客戶一個電話,他們老總要來我們企業考察,改日再敘吧!”當雙方臨別握手寒暄的一剎那,我發現賈總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一種不祥之兆襲上我的心頭。
果然,第二天,賈總的電話就來了。他在電話里講:“我選人用人非常注重對方的細節,吳先生在各個方面的條件都很優秀,但就在我們離開茶樓握手告別時的一瞬間,我發現他的小指甲留得長長的、怪怪的,讓人很不舒服。”最后,他又意味深長地說:“我弟弟開了一家勞務派遣公司,向日本輸送勞務時,日本人來面試篩選赴日的研修生,就有非常苛刻的一條:無論他們的個人條件多么優秀,一旦發現身上有紋身,就一概拒絕,毫不含糊。據說他們常常會把紋身的人和黑社會的人聯系在一起。在識人、選人方面,我不敢茍同于日本人的做法,但我常常通過細節和現象找一種感覺,實事求是地講,我對吳先生的最后感覺并不太好,所以,我決定不錄用他了。”
我在暗嘆“惋惜”的同時,也詳細詢問了吳先生。原來,吳先生有保留小指甲的嗜好已有十年的光景,讓小指甲自然生長十年,它的奇形怪狀就可想而知了……
現在人們都相信,細節能夠決定成敗。而在識人、選人方面,一個小小的細節卻僅僅是一個開始。像吳先生這樣,如果不是因為那只“陪伴”他十年的小指甲,他很有可能在新的公司中大有所為。但正是這一個平時他沒有留意的細節,讓他止步于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其實,靠“察言觀色”識人的方法古已有之,最著名的有李克的“五觀”和姜子牙的選將“八問”,他們的主要根據就是通過對人的相貌,以及在某些特定環境下行為舉止的觀察來辨別一個人的賢愚、忠奸。因為,往往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個人嗜好、言談舉止,甚至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折射出一個人的個性和綜合素養。所以,現代的人才測評技術,也基本是建立在行為科學基礎上,為選人、識人提供依據的。
無論現代人也好、古代人也罷,想必他們識人察人的智慧也都是源于生活和實踐。于是,也就有了像“狀由心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等這樣的名言警句。
也許,一件事情的或成或敗,并不一定取決于某些細節。但我們應該相信,一個連細節都無法掌控的人,“成功”的天平一定不會倒向他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