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市場正在從單一的貿易集散、交易模式向集成商品展示、品牌匯集、信息交流、物流服務、國際采購等多元化模式轉變,未來的第四階段將會發展為汽配園區、汽配連鎖等創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汽配流通行業也隨之繁榮起來。作為中國特色的一種流通渠道和業態模式,汽配市場以其特有的競爭優勢對汽配流通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汽配流通領域的一支主要力量。
但同時,由于4s在汽車銷售和售后領域主渠道地位的形成,汽配市場的經營面臨挑戰。而汽車市場新車銷售比例的增大,進一步導致汽配市場競爭加劇,特別是《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的出臺,在政策導向上對汽配市場的發展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加之傳統汽配市場自身缺乏現代管理和規范等系列問題,導致了汽配市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和挑戰,呈現出多元化的競爭格局,汽配市場原有的業態模式將面臨一場劇烈的變革。如何面對新形勢下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保持生存及發展,是我國汽配市場急需要面對和思考的重大課題。
汽車生產企業的零部件部仍然是后市場的主導
自2001年以來,中國乘用車市場保持持續的高速增長,2006年的乘用車年需求已經達到400萬以上的規模;2006年中國國產汽車銷售達到721.6萬輛,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汽車消費大國,整體環境為汽配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1年至2005年的六年間,我國汽車保有量從1800萬輛,翻了一番以上。根據我們的研究,2006年中國汽車售后配件市場規模達到1200億元。
汽車后市場配件流通模式如圖1顯示,主機廠配件部是配件流通的主渠道,它從零部件配套廠采購,再配送到全國各地的4S店和特約維修站。因此4S渠道的配件絕大部分為正廠件(純正件)。汽配城主要起調劑不缺的作用,它主要從配件經銷商采購配件,再供應給獨立的維修企業。汽配城經營的配件以副廠件和通用件為主。雖然中國汽車售后配件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汽車整車企業的零部件部仍然是市場的主導(見圖1)。

汽配流通的市場細分逐漸形成
由于4S店配件價格較高,有相當數量的車主在汽車過了保修期以后陸續脫離4S店,轉到普通的維修店進行保養。2007年度新華信汽車用戶消費形態調查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用戶在過了保修期后會考慮離開4S體系,車型級別越低對4S店的忠誠度也越低。(見圖2)

由于車輛刮蹭和交通事故造成的小修,多由保險公司指定的修理廠維修。這部分修理廠大多是獨立維修企業。調查數據顯示,不同品牌汽車市場純正件的比率差異較大。這是由于純正件的比率與汽車企業渠道控制力度、上市時間,以及出租車保有量有很大關系。上海通用和廣州本田的純正件比例較高,上海大眾桑塔納、一汽大眾捷達和北京現代伊蘭特的純正件比例相對較低。總的來說汽車生產企業控制的純正件的比率超過50%。
由此看來4S體系和汽配市場,在配件流通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細分市場。4S以新上市車和中高檔車配件為主,汽配市場則以老車型和中低檔車配件為主。
改革開放以后,汽配市場發展經歷了從配件銷售店、汽配街到現在的汽配城三個階段,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達到了發展的飛躍期,產業地位日益提升。
汽配城具有諸多優勢,例如:對用戶來講,其各種品牌車型配件集中,購買十分方便,省時;客戶可以進行多種比較,品牌和價格透明,選擇余地大;交易獲得最好的性能價格比經銷商間競爭加劇,使其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更好。對經銷商來講,汽配城能夠形成集群經營,客流量大,人氣旺;潛在客戶基數大,購買潛力大;汽配城大都進行統一的廣告宣傳推廣,有相當知名度,經銷商可節省廣告費用對周邊地區有輻射作用;汽配城管理方提供較為周到的各項服務。對制造商來說,其優勢主要體現在能夠利用汽配城客流多的特點,直接設點或通過代理商/經銷商盡快打開市場銷路以及能夠較快地收集市場需求信息,為經營決策服務。
汽配城模式雖然在我國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但是其面臨的隱患和問題也在凸現。例如,對消費者而言,過多的選擇增加客戶選擇難度,特別是非專業客戶;客戶有可能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價格穩定性較差,波動大,售后服務質量和保障措施可能不夠。對經銷商而言,產品低價銷售導致不公平競爭,價格混亂;同一產品多家銷售導致市場競爭加劇,不利于經銷商樹立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對制造商來說,也存在著產品容易被仿造或假冒,客戶使用后不滿意,制造商聲譽受損;客戶和經銷商都有很多選擇機會,制造商品牌忠誠度可能會下降以及低價競爭有可能使制造商的利潤降低等諸多問題(見圖3)。

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說,汽配城模式也面臨幾個最為突出的問題缺乏行業管理標準,管理制度存在缺失;汽配城建設過多過濫,導致同業競爭、利潤下降,部分汽配城的經營難以為繼;硬件設施相對落后,經營相對粗放,管理手段相對落后,媒體、政府和消費者對汽配城的認識存在著很多的誤區。
未來,中國的汽車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消費者的需求也會越多元化、個性化,汽配市場也需要以新特色、新形式、新變化、新調整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隨著國際資本的強勢介入以及新政出臺,汽配市場正在從單一的貿易集散、交易模式向集成商品展示、品牌匯集、信息交流、物流服務、國際采購等多元化模式轉變,未來的第四階段將會發展為汽配園區、汽配連鎖等創新模式(見圖4)。

因此,汽配城在走向繁榮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汽配城原有模式所面臨的問題。如何使汽配城不斷走向專業化、規范化和國際化,如何進行模式創新與發展,仍然是值得業內人士居安思危的重要課題。中國的汽配市場投資商和經營管理者只有通過不斷的模式創新,來應對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
1、汽配城的經營模式面臨更多創新
未來的汽配城的經營將通過服務功能細分創新模式來延展,如汽車修理城等,其發展將呈現以下特點一、通過配件銷售、汽車和汽車養護、維修服務,真正形成大3S功能的一條龍便捷服務;二、將配件價格優勢與維修城的維修成本優勢結合,吸引中低端新車車主以及3-5年車齡以上中高端車主;三、專業細分、做大規模,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四、學習國外成功經驗進行連鎖經營,一個汽配城建立一個維修總店,在城市不同區域建立小型分店,統一服務規范和價格。
2、連鎖汽修經營業態的創新模式
對于綜合性連鎖企業和專項連鎖企業,合作伙伴關系、資金、消費者接受程度、內部管理、市場競爭格局這五個因素是決定其能否繼續保持現有業態的關鍵同配件/產品供應商的合作關系對專項型連鎖企業的成功是至為關鍵的因素;資金對需要廣泛布點的綜合性連鎖企業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經營和管理連鎖對于有眾多加盟店的綜合性連鎖企業是必須跨越的障礙。
3、未來國際采購促進中心
國際采購促進中心創新模式作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具有如下優勢:權威的行業地位—具有行業協會的組織地位,制定規則和標準;可靠的信息渠道一及時獲取準確的信息(產品、價格、供應商、采購商和相關政策信息);完善的信息技術一設計功能先進操作方便的現代化的購銷存管理系統和網上交易支付系統先進的硬件設施—現代化的分類清晰銷售大廳和倉儲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精銳的管理團隊一熟悉國際貿易規則,了解汽配行業,具有現代化市場管理運作經驗的團隊。
總之,汽配城創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將呈現以下三方面特點:一、專業化管理團隊。即經營團隊具有豐富的汽車行業經驗了解汽車行業發展規律和特征;正確地引導和培育市場。二、經營創新。即改變傳統混業經營的模式,進行專業細分,使市場更加規范;開辟汽保、汽修、汽車用品、汽車改裝服務;提供一條龍的相關服務,在汽配城解決與車有關的所有問題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方法。三、管理創新。即設立準入門檻,要求產品生產廠家的資質和渠道必須合法;設立技術監督部分,負責消費者投訴,以浮動租金進行獎勵或處罰;推行索證索票質量監督;進行誠信公示和銷量排行等。
責編:謝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