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思路,即思考問題的線索、脈絡。
它的涉及面很廣。就寫作來說,葉老曾有過這樣的解釋:“思路,是個比喻的說法,把一番話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條路。思想從什么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達到這條路的終點。”
就閱讀教學來說,用“思路”一詞來概括對教學進行思考、安排的過程,也用它來分析已經完成的教學過程表現了一種怎樣的思維走向。于是我們就常常說到“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是指對課堂教學所醞釀所設計的教學流程,即這節課從什么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像文章寫作之先所勾勒出的一個大致框架一樣。可以這樣說,教學思路就是教學的藍圖,它表現出來的,就是教學的步驟、層次。
教學思路的安排于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常說的“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就往往體現在這教學思路上。由于教學思路講究教學過程的流暢之美,講究教學內容的組合之美,講究教學時空的造型之美,講究教學雙方的活動之美,所以不管是從“科學”還是從“藝術”的角度,人們都可以從“思路”上看到設計者的水平、風格和特色。
策劃教學思路,有兩個基本要求:
一是思路要清晰。清晰的教學思路能夠表現出一節課或者一篇課文教學的步驟之美,能夠表現出教師教學思維的順暢,能夠表現出教師在教材處理上思考的周全。但清晰的教學思路并不僅僅是指在教學中安排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等,關鍵是看步與步、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是否合理,是不是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
二是思路要簡明。簡單明晰的教學思路既便于操作,又顯現出教學的層次之美。但越是比較簡明的思路越是難以設計,這是因為我們在眾多的教學內容面前往往無所適從。其實,教學之中恰恰忌諱教學步驟過于細碎。如果一個課時中安排七八個教學步驟,可以基本肯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節課中的多個教學環節都只能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教學思路的策劃,也有較高層次的要求:
第一,教學思路要表現出內容靈動,線條簡潔,板塊清晰,步驟明朗,學生活動充分的教學安排。從這一點上說,課文閱讀教學是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依循的。
第二,教學思路要因課而異。課文有文體的不同,有語體的不同,有長短的不同,有深淺的不同,有教學中的運用角度不同,應針對這些不同而精心運籌,巧妙組合,使各課的教學思路有各自的特色與個性。
第三,即使就一篇課文來講,也可嘗試設計幾種不同的教學思路,也可醞釀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案。如果將其融會貫通,課文的閱讀教學過程就會更加靈活多姿。
教學思路是在深入研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豐富的教學經驗而產生的,其設計追求美、新、巧的藝術境界,運用優秀的語文教學思路,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湖北省荊州市教研室 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