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紅 王安琪
2008年4月5日至4月6日,“實施新課程重讀葉圣陶——首屆中學語文教學揚州高端論壇”在古城揚州舉行。清明時節,古城揚州綠柳如煙,芳草鮮美,如詩如畫。來自全國各地的語文教育工作者齊聚百年名校揚州中學樹人堂前,重溫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共同探討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有關問題。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中學語文教學》雜志社主辦,江蘇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揚州市中語會、江蘇省揚州中學承辦。活動內容包括課堂教學觀摩、專家報告、論文評選和自由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和實踐的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共500多人參加了會議。中央教科所所長袁振國教授出席開幕式并作了重要講話,中學語文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揚州大學顧黃初教授,著名特級教師、原泰州中學校長洪宗禮,著名特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陸志平作高端報告,《中學語文教學》主編張蕾主持開幕式,江蘇省語文教研員朱芒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主編張吉武出席了開幕式。
語文教學的“工具性”“人文性”之爭延續多年,其實質是思想史上的“科學主義”“人文主義”之爭,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西方文化之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個問題上,揚州語文教育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揚州語文教育追求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融,追求科學與人文相互融合。在本次論壇上,特級教師、揚州中學教科室主任蔣念祖就此問題從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角度進行了闡述。揚州名師工作總室主任、特級教師黃正瑤先生追溯了揚州語文教育的歷史淵源,指出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語文教育的核心是語言、思維、鄉土、生活。在本次會議上,揚州地區的語文老師提供了四節精彩的觀摩課:揚州江都國際學校王夢霞老師執教《柳葉兒》,揚州中學樹人學校潘軍老師執教《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揚州大學附屬中學顧詠梅老師執教《父親》,儀征中學張一山老師執教《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這些觀摩課凸現了語文學科教學追求“語言、思維、生活、生態”的特色,“語文味”濃,體現了揚州地區語文教師學習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的成果和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思考與探索,得到了與會代表的普遍肯定。
江蘇省特級教師、張家港市教研員蔡明主持了自由論壇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競相登臺,圍繞“語文新課程與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自由發表自己的思考,有的提出語文課程總目標要簡明易記,有的就“教教材”與“用教材教”問題展開辯論,有的就作文教學談自己學習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的體會……百家爭鳴,氣氛熱烈。
本次活動重溫了葉圣陶先生語文教育思想,重點挖掘其對于推進新課程的借鑒意義。大家一致認為,葉圣陶先生作為“五四”文化巨人,在社會、文化轉型期的歷史貢獻和勇于探索、創造新文化的精神,始終啟發與激勵我們在新的社會、文化轉型期進行新的探索和創造,葉圣陶先生極為豐富的語文教育實踐和語文教育思想,對于推進語文課程改革仍然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
“實施新課程重讀葉圣陶——首屆中學語文教學揚州高端論壇”,是中學語文界對新課程的一次集中反思和研討,對推進語文新課程的實施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江蘇省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江蘇省揚州市教研室 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