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草玢

從火車票搜索起家意圖染指所有生活搜索的酷訊,成立至今賺了不少人氣,卻沒賺什么錢。攤子鋪得太大,這個年輕的企業開始引起行業老大的抵制
對酷訊來說,“生活”很美好,但也要從生存開始。對攜程來說,實力很強大,但也要面對絡繹不絕的挑戰者。
2008年6月18日下午3點,這個“中國最大生活信息搜索引擎”宣布將逐漸剝離弱化非核心業務,將火車票、機票等五大搜索整合為酷訊旅游搜索引擎,全面轉型為“全球最大中文旅游搜索”。和酷訊同樣年輕的CEO陳華說,“酷訊積多年做垂直搜索的經驗,認識到要想在營收規模E取得突破,必須擯棄大而全的生活搜索模式,先專注于某個領域取得突破,與其多掘數井而不及泉,不如老守一井。”
然而,這個打算全心全意做旅游板塊的“新人”,卻在不久前收到業內旅游服務商巨頭攜程的律師函,要求酷訊不得抓取或者顯示攜程的任何旅游產品信息。今年6月12日,酷訊就“屏蔽攜程”事件給出正式回應,稱自己已經從6月10日開始屏蔽攜程所有相關信息,并預計在3個工作日內徹底刪除來自于攜程的歷史內容。
然而攜程方面則稱酷訊未經攜程同意,擅自使用攜程網站上的酒店用戶評論和游記,侵犯了作品的版權。究竟孰是孰非?在在線旅游市場進一步細分的情形下,新舊在線旅游服務矛盾的暴露卻是不可避免。
1+1>1
通用搜索在解決一個精準的用戶需求的時候,做得不是很好,這就是垂直搜索的機遇,生活搜索是垂直搜索的一個分支。酷訊的CEO陳華最早提出生活搜索的概念,并在生活搜索背后發現高效的交易行為。
然而,從發現商業價值到實現公司盈利之間的跨越,比從通用搜索想到生活搜索困難得多,最初起家的火車票搜索并未讓陳華看到清晰的盈利模式。之后,酷訊開始在生活搜索上摸著石頭過河,2006年內,酷訊的網頁幾乎成了生活信息搜索的大雜燴。
服務了大眾,活雷鋒也要解決自身的溫飽。2007年,陳華意識到必須按照商業化原則梳理龐雜的產品線。于是酷訊開始商業模式的摸索,并最終決定主打存在巨大潛在商業價值的“房產和旅游”兩大板塊。在這個過程中,搜索和交易結合的思路日漸清晰。第一次轉變之后,技術精英們組成的團隊使得網站流量成績驕人,但如何將網絡大流量變現,技術專家們依舊面臨商業模式的明確問題。
在日常經營中,他們發現旅游涵蓋了生活的很多領域,是生活搜索最好的內容,并且進行旅游搜索的人目的性明確,形成的購買率較高。具有復合產業鏈的旅游業讓他們嗅到了獲利的氣息。“百度+攜程”商業模式的明朗化則讓酷訊獲得獲利的武器。
2007年7月,酷訊旅游頻道全面上線。它不僅包括了以往的機票、線路、酒店搜索,更是整合了景點、游記搜索。2008年6月,酷訊將“中國最大生活信息搜索引擎”全面轉型為“全球最大中文旅游搜索”。
就在當月,攜程發函要求酷訊停止抓取并刪除來自攜程的信息。業界普遍認為,攜程此舉的原因是其在酷訊上的價格排名不具有優勢。酷訊網負責人認為,根據產品數據分析,攜程90%以上機票價格由于不具任何優勢,在酷訊搜索結果中往往名次相當靠后,這可能是攜程網發函的主要原因。并強調屏蔽攜程絕非被動,反而可能會讓酷訊搜索結果“進一步優化”。
但攜程卻并不認同外界對自己發函目的的分析。“攜程網不打價格戰,對于價格搜索排名不感興趣,所以發函行為和價格完全沒有關系。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在于價格,而是高品質的服務。”攜程旅行網在接受《IT時代周刊》采訪時表示,“攜程網站上的酒店用戶評論等內容均屬原創,系攜程及攜程用戶耗費大量心血創作所得,依法享有知識產權。酷訊未經同意,擅自使用攜程網站上的酒店用戶評論等內容,嚴重侵犯了合法權益。故攜程致函酷訊,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攜程的解釋并不能寬解人們心中的疑慮。有觀點認為,攜程所稱的酒店用戶評論即使是涉及了侵權,為何擴大化要求酷訊屏蔽攜程所有的信息?
“酷訊為消費者提供的是來自不同供應商的服務信息,它更多的是為消費者提供購物參考,而不只是單一的訂制服務。這樣,攜程若在排名中名列前茅,酷訊反而能夠為攜程招攬更多的生意。”一位業界人士如是說。然而,攜程相對高的價格,在以“找便宜”作為一大賣點的酷訊上并不具備優勢,排在其它競爭對手后面成為理所當然,這就相當于酷訊很有可能促使其它更具價格優勢的服務商從上游把攜程的生意搶走,而即使酷訊一旦做了攜程的生意,還要向其收取傭金。“這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攜程當然不愿意。”分析人士這樣說。
還有分析認為,攜程和酷訊類似中國的expedia和kayak。酷訊和kayak的策略就是提供旅游服務供應商的信息搜索比價,然后向其按照點擊量收費。攜程作為行業的領軍者,完善的服務體系與龐大的用戶數量一直穩坐龍頭位置,的確不必對價格問題太過避諱。但市場并非攜程的家天下,其它對手若想從攜程的口中搶奪市場,在價格上動腦筋是很普遍的一招。
針對這種說法,攜程有關人士表示,消費者選擇旅行服務需要獲得全面的綜合性信息進行參考比較,而不僅僅是價格信息。他們認為酷訊并不能給予消費者全面的信息,也不能體現攜程的整體優勢。并且,攜程絕非不與網絡搜索服務公司進行合作,恰恰相反,攜程多年來一直在和提供綜合性搜索服務的網站如谷歌、百度等進行合作,致力于向消費者提供全面的旅行服務信息,使得消費者可以在掌握更加對稱的信息的基礎上,作出更適合自己需求的選擇。他們認為,中國旅游行業目前遇到的最普遍、最關鍵問題是服務品質低下,可靠性差,酷訊并不能解決這方面問題,而一味以價格來打壓攜程,反而有可能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觀點的碰撞也恰恰反映了新舊兩代的矛盾所在。
新舊兩代的PK
面對攜程拒絕提供數據,酷訊真的認為是有助于其“優化”?而面對酷訊的崛起,攜程也仍然不管不顧?
業內的觀察家分析,酷訊依靠強大的資金后盾,以及對于各個同盟者的利益維護,建立起包括全國各地旅游景點、大小旅行社以及各類酒店與航空公司在內的一個龐大的旅游聯盟,它所希望的是通過搜索技術與消費者利益相結合而重塑整個產業形態,不僅僅是定位在攜程意義上的服務商。
雖然我國的旅游產業維持高速的增長,但其成熟度并不高,整個產業鏈的不同終端也是各自為戰。酷訊旅游聯盟的建立,就是試圖通過搜索功能將市場的力量凝聚起來,將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線上線下銷售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且,這種旅游聯盟還兼顧了消費者的切實利益。在信息更加明朗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自主的選擇權被再次擴大,市場對于旅游產業各個環節供應商的淘汰性擇選將上演,酷訊搜索將成為旅游產業鏈
的中心一環。
而另一方面,攜程并不能總為客戶提供最高折扣,深度信賴和依賴客戶忠誠度是必不可缺的。然而攜程對酷訊提出的要求“不免給人懼怕與其他供應商競爭的感受,這僅僅是短期的一種策略,從長期來看,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利用規模優勢從源頭掌握更高質量低價的商源才是可取之舉”,另有觀察家表示。
此外,一位行業專家針對此問題撰文稱,旅游搜索引擎商業模式的誕生是旅游行業發展趨勢變化的產物,是應消費者的需求而產生的。與expedia和攜程最本質的不同是旅游搜索為消費者提供的是多渠道旅游信息,用戶旅游搜索網站上針對某一個旅游目的地或者出行需求進行查詢,所獲得的不僅僅是攜程的單一信息,而且同時對這些信息的準確度、更新時間等方面的指標加以判斷,其中當然也包括價格。作為消費者和旅游服務提供商(比如航空公司)之間的橋梁旅游搜索商業模式完全符合旅游行業扁平化的發展趨勢。
面對行業內的風云涌動,攜程不會無動于衷,“攜程已經把工作的重點逐漸向旅游度假產品轉移,把自己從旅游服務中間商轉變成為旅游產品供應商,逐步走向扁平市場的兩極,不再停留在市場越來越小,發展潛力逐漸萎縮的中間代理環節;”上述專家說。
而酷訊在剛剛轉型之初,就遭遇此事,酷訊的商業模式究竟能維持多久?
酷訊稱,其超過80%的數據是直接來源于各大航空公司、多家酒店品牌,以及包括法國旅游局等在內的各類合作伙伴,攜程數據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即便如此,酷訊還存在這樣的風險,當這些合作伙伴認為它們的內容有足夠的價值時,它們將沒有興趣繼續付錢給垂直搜索公司。更重要的是,基于消費者喜歡透明和信任,旅行者將會更偏愛這樣的搜索引擎:它們并不依靠搜索結果來賺錢。
而在酷訊,搜索結果與其收入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垂直搜索引擎在短時間內的發展應該被看好。但長期來看,能否繼續滿足或超越旅行者和供應商不斷變化的需求,幫助他們降低旅行和分銷成本將成為其發展的關鍵。
就在不久前,酷訊與美國第一在線旅游服務商Priceline.com達成合作關系,其成為后者在華首家在線代理商,提供國際酒店預訂服務。“一個搜索引擎與一家傳統的在線旅游公司進行全面的市場開拓合作,將有損搜索引擎的公證性和客觀性,影響用戶對于搜索引擎服務的體驗和享受。”這也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
也許易觀國際的觀點是最切實際的:基于酷訊的價格優勢和攜程的客源穩定性黏性,兩者將在市場長期共存。
范敏的“品質策略”和陳華的“價格策略”。誰更能贏得顧客的心?
酷訊小傳
1999年,北京大學學生陳華進入北大網絡實驗室(天網搜索所在實驗室)。
2006年1月1日,陳華與同是北大的吳世春創立的生活搜索網站酷訊正式上線,并以火車票搜索迅速成名,在1號到19號內,酷訊查詢量達到50萬次。
2006年3月,陳華提出的“生活搜索”概念,從美國聯創策源那里獲得了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9月再次獲得SIG、聯創策源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之后2006年,酷訊陷入多元化困境。
2007年,酷訊開始主打“房產和旅游”兩大方向。
2008年6月18日,酷訊宣布全面轉型成為“全球最大中文旅游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