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愛萍
40歲的王先生,工作認真,為人熱情。很少因病進醫院,就是偶爾早晨起床時眼瞼會有一點腫。大家都認為他很健康。10天前,王先生因進食不當出現惡心、嘔吐等不適,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就到醫院看病,醫生做了一些檢查和化驗后告訴他,他患了尿毒癥。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噩耗,王先生全家人都驚懵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所謂尿毒癥,是腎衰竭的晚期表現,多數是由慢性腎臟疾病發展而來。尿毒癥期因腎臟受損比較嚴重。故大部分是不可逆的,目前也沒有太好的根治辦法。一般采取透析、移植等替代療法,這給病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給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不過,許多腎臟疾病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完全可以有效地中斷或延緩疾病的發展。但是,許多人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據統計在我國,每1萬人中,約有50~100人因為各種原因而發生腎衰竭。腎臟疾病有一特點,即它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而且常常沒有什么特征性,尤其在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即使有些不舒服,也多是一些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癥狀,比如:勞累后雙下肢輕度浮腫、晨起眼瞼浮腫、貧血、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腰痛、腿軟等。相當多的病人會在腎臟專科以外的科室就診或自行服藥治療多年,甚至有些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因而延誤了臨床治療的最佳時機,導致有些病人第一次知道患了腎臟病,就已經到了晚期腎功能衰竭——尿毒癥。
當然,人們也不必過于緊張,只要細心注意腎臟疾病的一些常見征象,警惕一些危險“信號”,早發現,早治療,戰勝疾病也不是沒有可能。
危險信號一:水腫
王先生平時清晨起床時出現的眼瞼水腫,就是一個危險信號。水腫是腎臟功能受損時最常見的表現,它出現較早,而且是容易被觀察到的。腎臟疾病水腫的特點是,晨起眼瞼或顏面部水腫,午后多消退,勞累后就加重,休息后可減輕。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低蛋白血癥。則會出現腎病性水腫,即:水腫發生于身體低垂部位(如雙腳踝內側、雙下肢,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最低的部位則是腰骶部),嚴重的可出現全身水腫。當然,我們也不要談“腫”色變,并不是有水腫,腎臟就一定有疾患。如很多女性就可能會出現生理性浮腫。某些人對有些化妝品或食品過敏也會出現局部或全身水腫,有心臟、肝臟等疾病的患者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總之,出現水腫并不可怕,到醫院查明病因,祛除病根才是關鍵。
危險信號二: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腎性高血壓屬于后者。不少患者就是以高血壓為首發癥狀的,同時可出現頭痛、眼花,嚴重的有惡心、嘔吐、意識模糊等表現。由于各人的主觀耐受力不同,不少病人由于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狀態已經適應,故可以沒有任何感覺,只是在就醫或體檢時才發現高血壓的。所以,單憑有無感覺來判斷血壓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平時經常性規律地測量血壓非常有必要,一旦發現多次測量血壓均偏高,就要及時去醫院。這時。醫生會建議你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明確高血壓的原因。腎性高血壓是由于腎臟實質受損或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這種高血壓往往比較嚴重,一般降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還容易出現高血壓危象。
危險信號三:腰痛
在老百姓的觀念中,一提到腰痛,首先會想到是不是“腰子”出了問題,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腎臟疾病均可引起腰痛。其中,腎區隱隱作痛或鈍痛(因為腎包膜牽拉所致),見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區壓痛多見于間質性腎炎和腎盂積液;叩擊痛見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腎區劇烈疼痛多見于腎動脈栓塞、急性腎靜脈血栓形成、腎周膿腫等。腎結石、血塊或壞死脫落組織阻塞輸尿管時,可出現活動時突發的腎絞痛,位于患側,并向下腹部、外陰部或大腿內側放射,可同時伴有血尿、惡心、嘔吐等癥狀。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腎臟疾病都會出現腰痛:同時,也不是所有的腰痛都能與腎臟扯得上關系,如: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也會出現腰痛等不適,這些往往在進行了腎功能檢查后還是很容易辨別的。
危險信號四:尿量變化
腎臟的主要工作是把含水的代謝廢物(尿)從身體中清除出去。正常人的尿量為每日1000~2000毫升,平均為1500毫升。通常情況下,尿量無論是增多還是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信號。我們都知道,喝水越多尿量就越多,出汗越多尿量就越少,這都歸功于腎臟的調節作用。正是由于腎臟的調節機制才使體內的水分保持著平衡。如果腎臟出現了疾病,這種調節發揮失常,就會出現以下情況:
(1)尿量減少:1天(24小時)尿量少于400毫升稱為少尿,如果1天尿量少于100毫升,則稱為無尿。少尿和無尿都提示腎臟可能患有嚴重疾病。引起少尿或無尿的原因主要有:休克、脫水、心衰,或者是因為。腎小管阻塞、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神經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
(2)尿量增多:1天尿量持續超過2500毫升,稱為多尿。引起多尿的原因主要有:尿崩癥、糖尿病腎病、腎小管間質病變等。
(3)夜尿增多:俗稱“起夜”。正常情況下,白天的尿量應該比夜間的尿量多。正常人除非是臨睡前飲水過多,夜間是不應該起床排尿的。兒童由于腎臟發育還不健全,老年人由于腎臟功能退化,所以多有夜間起床排尿現象。一般而言,如果夜間尿量多于白天的尿量,或夜間的尿量超過750毫升,就稱為夜尿增多,常提示腎小管功能減退。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患者如果出現夜尿增多,則提示病變已經累及到腎小管了,標志著腎功能已經衰退。
危險信號五:尿化驗異常
一旦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進行尿液化驗,一般尿常規檢驗,可發現尿中有無蛋白、隱血、紅細胞、白細胞、管型、酮體、尿糖等。但尿常規只能判斷尿中有沒有異常物質,以及大概的情況,故有時常常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如:24小時尿蛋白定量測定。尿常規及尿蛋白定量檢查需要的設備簡單,價格也較便宜,故可作為普查腎臟病之用。如果尿常規或尿蛋白定量檢查異常,則提示可能患有。腎臟疾病,此時,就應到腎臟專科進一步檢查了。
危險信號六:貧血
好多人會問:難道腎臟有毛病也會引起貧血嗎?回答是肯定的!由于生成紅細胞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是由腎臟提供的,腎臟功能受損時其分泌下降,就會導致人體紅細胞產生不足,進而出現貧血。此時會出現頭昏、乏力等不適。臨床上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往往不會在意,或只是自行口服補血的保健品,或到醫院草草地看一下,其實,這很容易延誤診治。等到其他癥狀出現了,腎臟損害已經很嚴重了。當然,能夠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一旦懷疑或檢查出有貧血,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明確病因,這樣,才能牢牢抓住治病的主動權。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病日”,就是希望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人們對慢性腎臟疾病防治的重視。
關注以上六大危險信號,呵護好自己的腎臟,從而盡享健康的生活!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