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秉煃
鄰居退休教師李君近日感到左前胸持續疼痛,上醫院連續就診兩次,先做了心電圖檢查,報告心肌缺血。他原有冠心病史,于是順理成章地被診斷為心絞痛;然而在用了硝酸甘油片、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丸等許多藥物后,毫不見效。門診醫生說,這是“不穩定型心絞痛”,建議住院做進一步檢查。
典型的心絞痛一般在胸骨處,也可波及整個心前和更廣泛的部位,疼痛歷時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有人對心絞痛的描述是“難以指出準確部位和說出確切性質的疼痛”,且在舌下含用硝酸甘油片后可迅速緩解。對李老師的病情,我感到很蹊蹺。
于是,我拿出聽診器擬為他聽診,當他拉開內衣時我發現他的左側胸前赫然有一簇密集的皰疹!我不由笑了:這是典型的帶狀皰疹,怎么跟心絞痛糾纏在一起!
帶狀皰疹由病毒引起,此病毒與水痘病毒是“一家人”。嬰幼兒引起原發感染,即為水痘。感染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神經細胞中。人到老年,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可引起復發感染。即帶狀瘡疹。帶狀瘡疹大多發生于年老體弱者,由于病毒侵犯神經根,所以其典型表現是皰疹和神經痛。本病的皰疹很有特點,是成簇的皰疹沿著體表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水皰一般只限于人體的一側,而且不超越人體的正中線,數日后水皰干涸結痂而愈。本病的神經痛癥狀發生在出疹前和出疹時,疼痛相當劇烈,難以忍受。
本病最易侵犯肋間神經,也可累及三叉神經、面神經、聽神經等,故有時須跟肺炎、胸膜炎、心絞痛、膽絞痛甚至腎絞痛相鑒別。本病的診斷說難又不難,憑典型的皰疹和神經痛癥狀可一望而知,然而實際上,本病被誤診是常有的事,尤其是發生于胸部的帶狀皰疹。誤診的原因,一是本病的前驅期疼痛雖劇烈,但皮膚上尚無皰疹:原因之二是醫生檢查不規范,犯了“低級錯誤”。
臨床上非常重視物理檢查,即視診、觸診、叩診和聽診。物理檢查是疾病檢查的基礎。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儀器越來越現代化,物理檢查被不恰當地越來越淡化了。在很多醫院的內科門診室里,視、觸、叩診幾乎已被“淘汰”,醫生胸前雖還掛著聽診器,往往只是隔著衣服“聽”一下,天氣寒冷時,有的患者甚至讓醫生隔著幾層衣服“聽診”這種不規范的操作是很常見的現象。
診斷帶狀皰疹是必須依靠視診的,用儀器檢查根本無用。帶狀皰疹多見于老年人,如累及左側肋間神經,則被誤診為“心絞痛發作”也就不足為奇了。何況李老師原有冠心病史。李老師在首次就診時做心電圖檢查,是拉起內衣的,但那時處于疾病的前驅期。皰疹尚未出現;在復診時,皰疹雖已出現,可是內科醫生隔衣檢查,且心電圖報告“心肌缺血”,于是醫生便做出了“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錯誤判斷。
帶狀皰疹具有自限性,如能早期做出診斷,使用合適的治療方法,有縮短病程和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本病的早期治療措施包括使用營養神經藥(維生素B1、B12)、止痛藥、針灸、理療、紫外線照射(燈泡應距離皮膚15厘米)等。有的患者在皮疹消失后,可出現后遺性神經痛,持續一月、兩月或更久。如使用營養神經藥并進行理療,疼痛癥狀會消失的。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