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銳
那一天,局里組織剛退休的我們游覽植物園。園里的盆景或峰回路轉,溪流船行;或枝干虬勁,花繁葉茂,看了讓人難忘。就是這次游覽。讓我對制作盆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心動不如行動。我立即趕到花木商店,選購了一只橢圓形的紫砂淺盤、小屋、寶塔等各種裝飾品。回家后幾經斟酌,我確定了盆景的格局:左邊植上幾棵小竹。邊上再置上一幢小屋,名為“竹林小屋”;另外,右邊置險峰一座,務求壑高澗深。崖下立寶塔一座。稱之“深山古塔”;中間則鋪以大片蒼苔,上面有牛群悠然自得。
初涉此道,自感對園林藝術的了解甚少,我開始收集盆景制作方面的資料:報刊上的,舊掛歷上的,或剪下或復印,裝訂成冊,經常翻閱、琢磨。一次我到郊外散步,見院內有一棵石榴樹,便向主人討得一根枝條回來,照書上介紹的扦插方法,把枝條下端約10厘米地方的皮削掉,插入蘿卜中(沒有蘿卜,西瓜也可以),然后,將其埋入盆景的土中,早晚澆水,避太陽。果然,個把月后,枝條逐漸生根抽芽,在盆景里長成了一棵石榴樹。
如果以為在盆景里栽其他樹和石榴樹一樣容易成活的話,那就錯了。有一次,我找回一蔸“六月雪”。栽后不久,見它的葉子枯黃起來,我著急了,又把它從盆景里移出,深埋地里。就這樣,反復多次,它才活下來。可見,盆景的制作,也是要因地制宜,講究科學的。
(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