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倡文
兩年前,我收治了一名骨癌患者。當時會診的結(jié)果是,她的病情已很嚴重,她的生命估計只有一年半載了,為此專家建議她放棄手術治療,回家度過最后的時光。兩年后。我得知這位骨癌患者還活著,心中充滿了驚奇。我決定前去探訪。
見到患者時,她正坐在床上織毛衣。當我祝福她獲得比預期要多的生命時光后,她笑了笑,說,我不能就這樣走了呀!我的孩子才5歲呀!
這時,她的婆婆告訴我,兒媳從醫(yī)院回來后,就開始為孩子織毛衣。開頭織得比較順利。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每織幾分鐘,她就得躺下休息;每天織得雙手腫得老高,疼得滿頭汗。家里人勸她別織了。可她總是說:“我們這地方冷,我要走了。我的孩子沒人照顧,我一定要為孩子多織些毛衣。留著以后慢慢穿。”她的婆婆邊說、邊從衣柜里拿出了一件件不同年齡段穿的毛衣。
看著這些毛衣,再看看這位母親,我的眼睛濕潤了。我建議她做一次全面檢查。她笑了笑,說:“不用了,我知道我的病已經(jīng)很嚴重了!當織完兒子20歲時穿的毛衣時,我心想,這下任務完成了,可以歇歇了。可是,我每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病痛反而比以往更加兇猛,折磨得我總想去死。一天,正當我躺在床上落淚時,兒子趴在我身邊說。媽媽!你起來給我織20歲以后穿的毛衣吧!”
聽完講述,我明白了她生命得以延續(xù)的秘笈,那就是愛讓她的生命有所寄托。
(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