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園
在生物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不少學生在學習生物過程中會感到有一定困難甚至十分困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其對策也有許多.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和研究體會,就此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分析
生物學科同其他眾多學科一樣,也存在著相當一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通過幾年來的教學觀察,發現生物學科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的問題,又有外部環境的原因.
1.思想不重視
有的學生認為生物學科同數、理、化等其他學科相比,中考中分數比例小,平時不肯花時間;認為生物學科容易學,記憶內容多,可以搞突擊補上.他們幾乎在生物學科上不投入時間,有相當一部分甚至不參與學習活動.
2.心理有自卑
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心態等方面也有差異.有些學生在經受幾次失敗以后,就會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不是讀書的料”.
3.基礎跟不上學習困難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與平均水平之間有明顯差異,其中差異較大的是生物學的基本常識,小學、初中的基礎知識.由于現行教育體制,許多學校對初中生物學教學比較輕視.因此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常識性知識一無所知.而初中生物學恰恰又需建立在植物、動物、生理衛生的基礎之上,否則如空中樓閣,不穩不實.如初中生物學需用到根尖結構.有些學生對分生區、成熟區、伸長區、根冠等結構要花很大的精力才能理解;另外又如洋蔥的鱗片葉、球莖,豌豆的葉卷須,仙人掌的葉刺,山楂的枝刺等常識性知識,他們也都只能通過死記硬背才能解決;再是關于生物嚴整結構的認識,什么原核生物、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等專有名詞,許多學生都覺得很陌生,想真正辨清,難度實在太大.由于學生對初中《生物》中花的結構不清楚.對各個部分結構發育成果實的哪幾個部分弄不清楚.因此學生只能死記硬背.這些問題的存在很自然地削弱了他們學生物學的興趣.學困生的形成都有一個共同的過程:經歷一個學習反復失敗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習反復失敗是學困生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差的主要原因,生物學科當然也不例外.
4.外部環境的影響
即社會環境、家庭情況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有一些學生家長為了生計無時間顧及子女;有些家長則缺乏對子女的正確教育;有些家長對子女要么打罵,要么撒手不管.表現出對子女的進一步發展喪失信心.
5.學校教育體制及教師素質的影響
對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施加影響的主陣地是學校.在現實中,學生是否獲得愛和自我價值的需要往往與他們的學習成績有密切的關系,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對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現存的教育體制存在大量內隱的教育權利的相對剝奪,集中表現為教育機會的不均等,也就是說,學困生并不因為已經進入學校就自然獲得了平等教育的權利,他們由于學習上的困難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幫助,發展機會比一般學生少得多,事實上他們并沒有充分享受平等教育的權利.師資的薄弱.不僅表現為師資的達標率方而,更為重要的是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落后.這些教師工作勤懇認真,教學上加班加點,教育上面面具到.在師生長期生理、心理疲勞的惡性循環中,教師往往埋怨、指責學生,因為他們所作的努力.往往與教育效益不成正比,學生也因為看不到效果與今后的希望,常處于“強按牛頭喝水”的局面,逐步喪失學習的原動力.對學習的厭惡和抵制日盛一日.
二、學生學好生物的對策與方法
1.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
(1)課堂學習指導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關鍵.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為了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作為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抓住重點學習、循著線索學習.其次,還要指導學生記好筆記,并要做好注意力的分配,抓重點、記提綱、抓細節、記疑難.其三.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勇于提問、善于提問,使大腦時常保持活躍狀態.
(2)課外復習指導.教師除了上好專門的復習課之外.還應當培養學生及時復習的良好習慣.這也符合記憶規律.一是課后看書.這種課后看書有別于預習,即要求學生通過看書,對所學知識由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學會用對比的方法辨析概念,培養概括歸納的能力.二是課后小結.這種小結的形式可以是列表也可以是填圖,還可以是提要歸納等等.
2.對學生有積極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成功,使教師的知識和能力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教師刻意追求、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成功.為此,教師首先應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的愿望、都有進步的潛能、都能在多方面成功.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出學生經過努力能達到的目標和要求.對這些學困生,在備課時,能多想著點;在上課時,能多提問點;在作業批改時,多留心點;在輔導時,多關心點;在課余時,多接觸點.總而言之,應時時注意到他們的進步,時時想到為他們的成功提供幫助.
3.盡量給學生創造成功機會
教師要遵循“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的原則,為學生的不斷進步創造機會.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畢其功于一役,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積累過程.一點一點的進步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成就動機.在人們的生活經驗中,可以看到這樣的事實:一個人之所以很愿意從事某一方面的事,往往與其成功的經歷有關.生物學科并不是中學階段最難學的科目,作為生物教師如果能克服困難,以真誠對待學生,多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困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其體會到教師對他的關心和期望.就能產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初中生物學教育中的起始教育很重要,應特別注意,要使困難生感覺到:通過努力,他們能進步,而且能成功.同時通過適當運用歸因技巧,將成功歸于穩定因素,失敗歸于不穩定因素,讓學生認識到優良的成績來自于平時的認真學習,要鼓起學習的信心,為以后的不斷成功打下基礎.
4.引導學生爭取成功
幫助學生學會評價、發現和發展自己,堅持以找優點為評價的出發點,堅持以個體為主的評價標準.進步總是主體活動的結果,教學不僅是學生聽和看,也不是教師簡單的講和示范,更重要的是學生主體的活動.從過程看,教師只能幫助學生進步,不能恩賜成功;從目標看,學生獲得自己爭取進步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成功.主體沒有信心是不會進步的,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依照他對自己的認識來確定他做或不做哪些事,或該怎么做,使自己成為想要成為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向我塑造.
總之.學困生具有一般學生同樣的潛能,作為生物教師,只要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和方法,運用新課程理念,并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注意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那么這些學生不僅可以取得與一般學生同樣的成績,甚至可以得到超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