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們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可是結果常常并不令人滿意:成績上兩極分化依然出現。為了兼顧優差生,教師們不得不絞盡腦汁,費盡心機,結果卻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原因是不少學校和教師,沒有真正理解新課程的理念,在對學生和教師的考核中,依然只看考試成績,而在教學中也就只能抓住“教書”不放,不計其余,從而忽略了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國務院也已下發了“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的通知,這也充分說明我們的教育,不只是教書,更重要的還在于育人。初中數學教學當然不會例外。
社會需求的人才有兩個類型:發展科學技術的專業人才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建設人才。人才就好比一座金字塔,那些站在塔頂的就是具有高深專業知識的人才,是科學家、專家,而能夠成為科學家和專家的畢竟只是少數人。絕大部分的人將成為實用人才。他們往往都具有一技之長,在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和風采,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農村勞動力中18~40歲人員比重最高,占人口的58.4%。而受教育程度情況為: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學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49.3%。可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勞動力所占的比重高達87.8%。這說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在農村的建設中支撐了半邊天。那么一名初中畢業生是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還是成為危害社會的“毒瘤”,關鍵就取決于初中教育階段的教育是否成功。
要杜絕品德學業雙后進學生的“生產”,教師應該怎么辦?那就是要在教學中滲透對品德修養的教育。數學作為各門學科知識學習的基礎,它不僅是一門學問,而且也是研究和探索其他學科的工具,是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手段的運動場,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與創新能力的搖籃。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不驕不躁,都可以通過嚴謹的數字、科學的定義、公式的運算與應用、數學能力的實踐得到培養。創新能力又是綜合了一個人的整個精神品質的能力,它是把一個人的踏實、大膽、長期磨煉的毅力、精細觀察的能力、靈活思維的技巧、不懈追求的目標以及豐富淵博的知識結構全面整合起來而形成的能力。由此,不難看出,我們的初中數學教育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獲取知識,提高修養。教師在教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對他們的精神品質加以培養和磨煉,對他們的德育觀念進行教育,這樣對于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由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可能像思想政治課那樣進行專項的教育,只能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個性品質進行培養和磨煉,逐漸內化品質,以便養成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德育人生觀念。比如我們在數學教學中主要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踏實、大膽的精神,磨煉學生的毅力,增強學生自強的信念,提高愛國主義情操,建立科學的學習態度,樹立人生追求的目標等方面進行教學,就會取得一定的成效。
初中學生是個性品質形成和發展的重要人生階段,同時初中學生的個性品質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如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興趣,就顯得舉足輕重了。在數學教學中,筆者就經常把“數學”比喻成一座美麗的花園。我們學習和研究的知識就像花園中的一花一草,而那些重要的性質、定理就是花園中的名貴花草,數學難題就成為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奇花異草、高山雪蓮,是世所罕見的靈芝草,引誘著我們去采擷。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興趣,同時也激勵了部分學生去采擷那些“奇花異草”的勇氣,樹立了人生追求的目標。
在建立起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目標后,針對學生數學素質參差不齊的狀況,筆者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次教學,讓所有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并在學習實踐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沮喪,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逐漸使他們的興趣轉化為愛好,將目標內化為自主學習的動力。
為了讓學生的興趣得到轉化,信心得到增強,目標得到鞏固,動力能夠永存,我還采取了對學生的作業實施當面批改的辦法。在當面批改學生作業時,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用研究和探討的語氣給學生指出來:“這里似乎有點不妥;這幾步好像有點不當;這地方需要再考慮考慮”等等。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去研究,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從旁加以指點和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糾正錯誤,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培養學生踏實學習的精神,磨煉學生的毅力。我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介紹一些成功者的事跡,讓學生體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內涵,不斷強化他們的自信,增強他們自強信念。
在習題課的教學中,我總是先讓學生討論,然后讓學生走上講臺來講解,同時也讓那些有不同解法的學生上臺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感受,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大膽創新的精神。
在數學教學中,通過上述方法的反復實施,不斷更新,不僅教學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學生的個性品質也產生了良好的變化:學習興趣濃了、自信心加強了、毅力得到了磨煉,學習有了更大的目標。教師不僅“教了書”,同時也“育了人”。教育體系的靈魂_人生觀教育——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充分地實施。這樣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有理想的未來科學家、專家,也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對社會有用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初中數學教學目標也就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