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耀康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边@話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初中學生童心未泯,好動好問,他們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動起來,從而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動情
這里講的“情”是熱情、信心、興趣。動情就是把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來。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沒有主動性怎么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前蘇聯學者別利欽也指出,教師“一跨進教室的門檻,就婁記住,你是一堂課的締造者,您要是情緒不佳,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就會使一堂課黯然失色,沒有生氣?!睂W生愉快的情緒需要教師不斷地鼓勵,只有在給予學生充分肯定的基礎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才會慢慢地濃厚起來。
我在上初三第一節化學課時,并不急于講課本內容,而是講化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講化學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再做一些趣味化學實驗。在教學中我用以下幾個補充實驗引入新課。往一張“白紙”上(事先用無色酚酞試液在上面寫字)涂上一層“水”(實為NaOH溶液),“白紙”上立即現出“歡迎同學們學化學”幾個紅色的字。正在學生倍感驚訝之際,我又接著做一個實驗:事先將KCIO3溶于熱水中制成濃度適宜的液體,用毛筆蘸該液體在厚紙板上書寫,在起筆處做好記號,劃一根火柴點燃厚紙,上的起筆處,書寫過的地方就會連續燃燒起來,“化學真有趣”幾個濃黑大字頓時顯示出來。學生目睹如此奇妙的變化,無不連連叫好,聽課興趣被大大地激發起來。接下來的“魔棒點燈”、“指示劑的變色反應”、“清水變牛奶”、“空杯生煙”、“鎂帶燃燒”等演示實驗亦讓學生們興致勃勃,趣味盎然,聽課情緒高漲到了極點。這時我適時引導,向學生說明這些實驗的目的,觀察實驗的方法,描述實驗現象的方法及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就這樣,學生在有趣的實驗中既領略了化學殿堂里的“美妙風景”,又學到了化學知識。以這種方式推銷化學,推銷自己,使學生對化學鐘情,感到化學老師可親、可敬、可愛,化學課有趣、有味、有用。
開始激發起來的化學學習興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下降,教師要隨時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課堂上要及時捕捉學生的興奮點,每一節課都要設計幾個動情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有興趣了,他自己就成了自己的老師。
二、動口
動口應包含以下幾點。
1、閱讀:閱讀能使學生主動獲取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這是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
2、交流、提問:課堂的交流討論很受學生歡迎,在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比老師講授效果要好得多。如在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后,組織學生討論“家中突然起火怎么辦?”學生會提出五花八門的方案:水滅、土掩、被子蒙等。再問:“若火已燒得很大,你無法撲滅,怎么逃生?逃生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學生答:打119電話、用濕毛巾堵住口鼻、撕床單做繩子等。有的學生很冷靜,他們提出把著了火的房間門關上。以上一系列問題及學生提出的應對方案都可以用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來解釋。通過討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理解得特別透徹。通過討論,學生不但進行了化學知識、生活知識的學習,而且還受到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
為了能讓學生在課堂討論時暢所欲言,教師應注意營造平等開放、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創設新型的師生關系,讓每個學生敢想、敢說澉問,給學生提供質疑的土壤,實踐證明,寬松和諧的氣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要在學生中形成一種共識:不怕問不對,就怕沒疑問。不怕見解錯,就怕沒見解。只要在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份成功的體驗,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會被不斷地激發出來。
三、動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都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方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讓學生的手動起來,既能滿足手的要求,又能達到啟智明理的效果。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學生學會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并養成科學的世界觀。我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盡可能地創造條件,給學生做實驗的權利,做到全部開設實驗課,學生實驗一個不缺;即使是教科書上規定的演示實驗,在我的指導下,也經常讓部分學生上講臺演示。這樣做,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學習效率有較大的提高。讓學生的手真正動起來,不是說在口頭上,而是要真正落實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始終把學生擺在實驗教學的第一位,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很濃,化學課成了學生最受歡迎的課,學生的動手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化學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
四、動眼
“動眼”就是讓學生學會觀察、觀看、辨別。讓學生觀察實驗操作,觀看錄像、投影、掛圖等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要指導學生看得準、看得細,善于捕捉重點,并由觀察結果推出結論。如在學習一氧化碳物理性質時,教師先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氣體并把它倒放在桌子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操作及瓶中的氣體,就可得出一氧化碳是五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結論。
讓學生身心參與,要先動身(口、眼、手、鼻、耳等)再動心,而動身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動心,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五、動腦
讓學生動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首先,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的思維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從而引導學生動腦。如在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一節內容時,教師通過一組精心設計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把第一道題一步步解出來,并歸納出解題步驟;然后以第二道題為原型,制成活動投影片,不斷變換其中某個條件,讓學生進行變式訓練;接下來再搞一個學生編題、解題的擂臺賽……這樣,學生就徹底掌握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原理。
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降低難度,誘導思維,促進學生動腦。如在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教學時,設計一個由氫氣還原氧化銅的裝置一步步轉化成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裝置的活動投影,就可順利地進行知識的正向遷移。在復習化學實驗時,設計一套由常見儀器裝置組成的卡片,讓學生進行單片和多片組合練習,在組合活動過程中學生有了動腦的機會,對常見化學儀器的用途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要讓課堂活起來、動起來。鮮活生動的化學課堂是充滿人文氣息、富有挑戰性與激情的課堂;鮮活生動的化學課堂是學生學會求知、做人的樂園,是師生施展個人魅力與才華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