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補陽還五湯;中西醫結合療法;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5—0079—01
1、臨床資料
234例患者均為本院2006年10月~2007年3月的住院病人,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將234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17例,對照組117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組均予常規腦中風治療(復方丹參,胞二磷膽堿,ATP等)。治療組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服補陽還五湯,處方:黃芪120g,當歸尾3g,赤芍5g,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每日1劑,水煎服。對照組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服阿司匹林。4周為1個療程。
3、觀測指標
分別于入院時與服藥4周后測定全血、血漿黏度,血脂。纖維蛋白原。
4、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1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
4.2治療結果 2組治療結果及治療前后血液變化情況見表1、表2。

5、討論
補陽還五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是補氣活血的代表方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的功效,為治療氣虛血瘀所致的中風名方。腦卒中又名“中風”,主要是陰陽失調感受風、火、痰二邪而致陰陽之氣逆亂,氣血失調。所以行氣血、調陰陽為中醫治療腦中風后遺癥的法則。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改善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建立側支循環,減輕腦組織損壞。改善高血粘度,降低三脂、膽固醇含量,抗血小板聚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