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法》施行對反貪污賄賂工作的影響
在偵查階段,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主要體現為接受犯罪嫌疑人委托,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以及代理申訴、控告,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等。
修正后《律師法》關于律師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的規定,對于有效解決律師在刑事訴訟中會見難、閱卷難、取證難,特別是解決偵查環節會見問題提供了有力保證。應當說,《律師法》的修正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和法治的完善,是我國法治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重大舉措。
《律師法》的修正施行,有利于促使司法機關進一步樹立人權保障觀念,加強規范執法,苦練業務內功,提高執法能力。但同時也必須看到,由于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特別是賄賂案件對言詞證據依賴性強、案件干擾阻力大、律師參與比例高等特點,《律師法》的修正施行必將增強反貪污賄賂偵查活動的公開性、偵查工作的對抗性以及偵查證據信息的不對稱性,從而增加辦案難度。
(一)為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向更加現代化方向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檢察機關依法查辦貪污賄賂犯罪案件是國家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執法活動。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反貪污賄賂工作需要不斷提高偵查能力,加強執法規范化、隊伍專業化和裝備現代化建設。
實踐證明,立法對于刑事訴訟制度的每一次健全和完善,都在積極意義上推動了執法活動的規范與文明。近些年來,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工作的執法觀念更新、偵查模式調整、規范化水平和辦案能力提高,都與國家法治的發展同步進行。從這個意義上講,《律師法》的修正施行為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1.有利于推動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進一步更新執法觀念。
首先,有利于牢固樹立人權保障觀念。現代執法理念注重程序正義和人權保障。《律師法》關于律師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的規定和施行,在加強對犯罪嫌疑人權利保障的同時,有助于消除存留在一些偵查人員中的特權思想,使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權觀念樹立得更加牢固。
其次,有利于牢固樹立接受監督觀念。自覺接受來自權力機關、司法機關、人民群眾、新聞媒體等方面的監督,是檢察機關貪污賄賂犯罪偵查權正確行使的重要保證。在偵查環節,由于律師主要從維護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的角度開展執業活動,處于偵查工作的對立面,因而律師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等于從維護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對偵查權力實行監督,這將有助于偵查部門自覺提升偵查能力,以適應新的執法環境。
第三,有利于牢固樹立公開公正觀念。《律師法》的施行,有助于幫助辦案人員養成在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不受監聽、自由交流、案件信息較為公開的狀態下開展辦案工作,促進偵查部門進一步樹立公開公正的觀念,防止搞偵查神秘化。
第四,有利于牢固樹立尊重律師工作的觀念。律師在偵查階段與犯罪嫌疑人可以進行自由交流的規定,為偵查機關設定了保證這項權力行使的義務,這將推動偵查人員執法意識從防范律師介入偵查工作,到尊重律師工作、依法保障律師權利的方向轉變。
2.有利于推進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進一步提高規范執法水平。近年來,為適應形勢發展要求,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部門進一步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建立和完善了一批重要的工作制度與辦案機制,使查辦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工作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規范執法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著未嚴格遵守《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執法不夠規范、不重視犯罪嫌疑人權利保障的現象。而《律師法》規定,律師憑“兩證一書”就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并且會見不受監聽,這既是對律師執業權利的硬性保障,也對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規范執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施《律師法》過程中,反貪污賄賂部門將更加重視規范化建設,確保嚴格依法辦案、規范執法。
3.有利于促進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進一步轉變偵查模式。與普通刑事案件一般是“由事到人”不同,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特別是賄賂案件一般先有明確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問題尚需進一步查證核實,偵查經常以“由人到事”為進路。因此,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的偵查較一般刑事犯罪案件更加注重對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獲取。
近年來,各級反貪污賄賂部門適應國家法治建設新的形勢,積極轉變反貪污賄賂偵查模式,更加重視通過初查獲取相關證據,重視在偵查過程中全面收集各種證據,使偵查工作逐步向供證并重方面轉變。
但實踐中,許多案件特別是賄賂案件依然難以擺脫對口供的依賴。而《律師法》關于律師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規定的施行,使偵查環節律師能夠與犯罪嫌疑人進行更多的自由交流,必將增加偵查機關獲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難度。因此,反貪污賄賂部門必須轉變偵查模式,既注重通過提高訊問能力突破犯罪嫌疑人,又注重強化偵查手段提高全面獲取證據的能力,使偵查工作不因律師與犯罪嫌疑人的自由交流而受到影響,不因律師調查取證權更為有效地行使而受到影響。在查辦案件中,進一步增強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和質量意識,加強證據收集調取的合法性、及時性和全面性,既重視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的證據,也重視收集無罪、罪輕的證據,推動反貪偵查工作進一步實現向重視全面獲取證據以及“由證到供”方面轉變。
4.將為通過修改有關法律,完善貪污賄賂犯罪的法律規定,賦予檢察機關相應的偵查手段創造機遇,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反貪偵查手段不足等問題。
(二)加劇了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的對抗性,對現有偵查能力與水平提出了新挑戰
在當前我國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貪污賄賂犯罪易發多發的情況下,由于《刑事訴訟法》尚未修正,長期困擾反貪污賄賂工作的偵查手段不足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加之貪污賄賂犯罪案件言詞證據量大,而《律師法》的修正施行必然加大辦案難度。
第一,《律師法》的施行,對訊問工作可能帶來的影響。修正《律師法》關于律師會見不需批準、會見不受監聽的規定,將導致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一旦被立案和接受傳訊,就會期望并等待律師會見。在畏罪、僥幸等心理作用下,寄希望于通過律師幫助減輕罪責,甚至逃避法律制裁或蒙混過關,從而增強抗審心理,拒絕供述或故意拖延時間,直接影響法律政策教育和訊問技巧謀略的運用效果,使初次訊問在12小時時限內很難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線。律師會見后,犯罪嫌疑人翻供或供述變化的情況可能增多,偵查難度加大。
第二,《律師法》的施行,對調取證人證言工作可能帶來的影響。修正《律師法》擴大了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律師及時獲取有關案件信息后,可與偵查機關同步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偵查機關取證的對象可能同時也是律師取證的對象。由于在刑事訴訟中偵查機關和律師工作角度不同,案件知情人在作證時會有所顧忌,甚至產生作證壓力。如果律師先行調查取證,在偵查機關了解有關案件情況時,證人可能故意躲避不作證。有時還會出現證人證言前后矛盾和多次反復的情況。同時,今后律師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情況勢必增多,增強法庭控辯對抗,這不僅會對公訴環節的工作產生影響,也必然對偵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律師法》的施行,對強制措施有效性和偵查工作保密性可能帶來的影響。在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中,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羈押措施,主要目的之一是要隔絕犯罪嫌疑人與外界的聯系,實現信息阻隔和案件保密。律師會見不受監聽、有權自行調查取證,以及與犯罪嫌疑人家屬的自由接觸,可能形成在押犯罪嫌疑人與外界信息交流的渠道,從而減弱偵查強制措施在隔絕犯罪嫌疑人與外界溝通聯系方面的作用,拘留和逮捕等強制措施的有效性可能被削弱,偵查工作的保密性面臨挑戰。
第四,《律師法》的施行,對偵查信息優勢性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往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中,偵查部門享有偵查信息優勢,占據主動位置。律師進入審查起訴階段后可以查閱檢察機關的案卷材料,并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自行調查收集證據,這就會造成律師獲取的有些證據偵查機關并不掌握或掌握得不及時、不全面。尤其在退回補充偵查環節,偵查機關與律師在信息上可能出現新的不對稱,造成一些情況下偵查部門在信息方面的劣勢甚至被動。
第五,《律師法》的施行,對拓展案件深度和廣度可能帶來的影響。目前,貪污賄賂犯罪更加趨于隱蔽,窩案串案現象比較突出,努力把小案辦成大案、積極深挖窩案串案,成為檢察機關擴大辦案成果的有效方式。由于律師會見可能帶來的犯罪嫌疑人抗審、拒供,以及訊問涉及的違法犯罪線索保密性減弱,今后,不僅通過訊問深挖犯罪的難度加大,而且可能影響訊問中發現犯罪線索的管理和使用,加大深挖大案要案和窩案串案的難度。
第六,《律師法》的施行,對案件質量工作可能帶來的影響。《律師法》施行后,律師的辯護作用增強,犯罪嫌疑人拒供、翻供和證人改變證言現象等增多,造成一些證據不夠完善的案件,特別是證據“一對一”賄賂案件的處理難度加大。可能會出現多罪變少、大案變小等情況,甚至影響一些案件順利偵結、起訴和審判。
(三)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可能遇到的執法難題
正如不能簡單地認為執法機關的所有執法人員一定會嚴格、公正、文明執法一樣,如果律師在執業中,為牟取私利和單純追求訴訟有利位置而違法、違規幫助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那么,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將遇到更大的執法難題。
司法實踐中,由于律師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律師在高額收費等利益驅動下,與犯罪嫌疑人搞內外勾結、串供串證,幫助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的情況有所發生,直接影響了檢察機關依法公正處理貪污賄賂犯罪案件。
《律師法》施行后,個別律師有可能借助《律師法》關于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的規定,不顧職業道德,在會見過程中就一些關鍵環節問題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點撥”,增加犯罪嫌疑人拒供、翻供情況;有的可能在調查取證過程中對證人巧妙“點撥”,造成證人躲避偵查機關、證言反復甚至偽證等情況;有的可能主動搭建犯罪嫌疑人與外界的聯系橋梁,充當信息傳遞渠道,直接影響偵查機關對本案的拓展和對窩案串案的深挖;有的律師可能利用審查起訴階段可以查閱檢察機關的案卷材料,以及會見犯罪嫌疑人、自行調查收集證據的有利條件,根據調查獲取的證據材料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搞突然襲擊,給案件的公正處理造成不利影響。
二、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適應《律師法》施行的對策思考
(一)更新執法觀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真正適應《律師法》施行的新形勢,必須對現有執法觀念進行深刻反思,按照現代執法理念的要求,審視過去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中存在的認識誤區和觀念問題,實現“五個摒棄”:摒棄片面強調懲治腐敗犯罪,忽視犯罪嫌疑人權利保障的觀念;摒棄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摒棄片面依賴口供、片面注重收集有罪證據的觀念;摒棄追求辦案數量、放松辦案質量的做法;摒棄排斥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觀念。與此同時,也要做到“四個堅持”:堅持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并重;堅持證供并重;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搞好“一個加強”——加強與律師的溝通合作,保障律師依法執業。
(二)轉變偵查模式
轉變偵查模式是反貪污賄賂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偵查改革的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
目前,一些地方反貪污賄賂偵查基礎信息工作薄弱,涉案信息掌握不多;案件初查工作不扎實、不到位;對物證、書證的收集重視不夠;偵查以獲取口供為核心,方法簡單。轉變偵查模式就是要重點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加強信息情報工作。信息情報工作是反貪污賄賂偵查的重要基礎工作,無論是對貪污賄賂犯罪情況的總體把握,還是個案偵查,只有扎實做好信息情報工作,才能牢牢把握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的主動權。為此,必須從機構、人員、機制等方面,全面加強情報信息工作。有必要設置信息情報專門機構、配備專門人員,積極探索開展反貪偵查信息情報工作,逐步建立偵查信息情報數據庫;與工商、電信、銀行、房管等有關部門建立協作機制,解決偵查信息的查詢和共享問題;加強社會層面信息情報工作,提高信息收集運用能力。
第二,實現辦案工作重心前移。初查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立案的質量。為適應《律師法》施行,必須高度重視做好初查工作,并將初查向以獲取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證據為主轉變。初查中應注意隱蔽偵查人員身份、初查的意圖和手段,拓寬初查思路,豐富初查手段,積極探索新的有效初查方式。加強對初查方法、措施、策略的研究,大膽靈活運用詢問、查詢、勘驗、鑒定、調取證據材料等各種不限制被查對象人身、財產權利的措施,盡可能充分收集有關證據和其他涉案信息。對于有價值但時機不成熟的案件線索,要堅持耐心長線經營,正確把握立案時機。
第三,加強訊問、取證工作和對案件的動態監控。貪污賄賂犯罪的固有特點,決定了訊問在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次訊問尤為關鍵。訊問前,要全面吃透案情,周密制定訊問預案;訊問中,靈活運用訊問謀略,加強對訊問的監控指揮和外圍配合,提高首次訊問的質量和成功率。有必要加強訊問專業化建設,配置專門預審機構和人員,加強預審研究,提高預審專業化水平。盡管成功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十分關鍵,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就此高枕無憂,放松辦案節奏和對其他證據的收集,必須切實加強各種證據的收集,加快辦案節奏,提高辦案效率。對于關鍵證人盡量進行同步錄音錄像,補強證據,以防止證人改變證言。加強案件動態監控,發現妨害訴訟行為和翻供、翻證的,及時查明原因,獲取再生證據,保證案件順利查處。
第四,深化偵查一體化工作機制建設。實踐證明,偵查一體化工作機制是加大辦案力度、破除干擾阻力的有效措施。當前,深化偵查一體化工作機制建設的重點應放在加強案件線索統籌、加強對偵查工作的統一組織指揮協調、強化辦案力量的科學調度等方面。注意加強對案件線索的研究分析、統籌謀劃,充分發揮偵查一體化機制統一組織指揮協調的作用,靈活選用提辦、參辦、督辦、指定異地管轄等方法,根據辦案需要,統一調度辦案力量,集中精干人員和先進裝備,加大案件突破力度,提高偵查效率。
(三)加強協調配合
第一,形成內部工作合力。反貪污賄賂部門與偵查監督、公訴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協作,形成捕訴提前介入機制,指導反貪污賄賂部門及時完善證據鎖鏈,保證案件質量;配合做好出庭公訴工作,加強對妨礙訴訟活動的動態監控,有效防范和遏制翻供、翻證,保證出庭公訴成功。加強與監所、控告、瀆檢、法警、技術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第二,加強與公安、法院的溝通配合。就《律師法》施行后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達成共識,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形成懲治腐敗的合力。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調配合,對妨害司法、作偽證等行為依法加大打擊力度,保證刑事訴訟順利進行。
第三,加強與律師及其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的溝通。積極探索與律師加強合作,有效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通過律師來做犯罪嫌疑人的工作,促使犯罪嫌疑人認罪服法、爭取寬大處理。加強與律師行業主管部門和律師協會的溝通聯系,定期通報律師介入偵查過程中的違法違紀情況,促進律師行業管理,防止律師濫用執業權利。
第四,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加大對反貪污賄賂工作的宣傳力度,塑造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形象,提升反貪污賄賂偵查的公信力。
(四)加強偵查保障
第一,加強反貪污賄賂機構建設。目前,各級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部門因人員編制有限,工作任務繁重與人員不足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為保證辦案工作正常開展,上級院在辦理一些重大復雜案件時,不得不大量地向下級院借調人員。而《律師法》的施行,進一步凸顯了反貪污賄賂部門在機構設置和力量配備上存在的問題。為此,應當增加各級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部門尤其是地市級以上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的人員編制,從而更好地擔負起依法懲治貪污賄賂犯罪的職責。
第二,加強反貪污賄賂隊伍專業化建設。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廣大反貪污賄賂干警的業務素質和偵查能力。應當選調優秀專門人才充實反貪污賄賂部門,優化反貪污賄賂隊伍的整體結構;加強偵查技能培訓和實戰練兵活動,有效提高干警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獲取證人證言等關鍵證據的能力,不斷強化偵查隊伍的整體戰斗力。
第三,加強偵查物質保障。檢察機關需要加強偵查信息情報工作,對案件情況加強動態監控,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偵查工作的科技含量,因而需要加大經費投入,解決必要經費和高科技偵查裝備,保障辦案工作需要。
(五)做好立法建議工作
第一,賦予檢察機關技術偵查權。合理吸收和借鑒《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規定,明確賦予檢察機關在查辦重大、復雜貪污賄賂犯罪案件時,有權依法直接使用有關技術偵查措施。
第二,明確初查工作的法律地位。在《刑事訴訟法》中增設初查程序,賦予初查工作法定性,增強可操作性,使初查階段所獲取的證據材料能夠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第三,完善監視居住強制措施。
第四,建立證據開示制度。明確規定律師通過自行取證獲得的無罪證據等,應及時向有關司法機關披露,防止庭上“證據突襲”,實現控辯雙方權利均衡。
第五,將貪污賄賂犯罪關聯案件劃歸檢察機關管轄。為了有效打擊串供、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作偽證等妨害訴訟犯罪,應當賦予檢察機關對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偵查中涉及的此類犯罪具有直接立案管轄權。
第六,明確同步錄音錄像資料的證據效力,發揮同步錄音錄像資料在固定證據和防止翻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七,建議借鑒國外訴訟制度,對辯訴交易作出規定。
第八,吸收借鑒《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有關規定,合理設定貪污賄賂犯罪的證明標準,對明知、故意、或者目的等主觀要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