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位總統叫卡爾文·柯立芝,在提到批評教育時,講到一個形象的比喻:“你看見過理發師給人刮胡子嗎?他要先給人涂肥皂水,為什么呀,就是為了刮起來使人感覺不到痛?!弊鳛槔蠋煂W生批評教育,又何嘗不應該如此呢?那么,如何才能既讓學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教育,又不至于傷害他們的內心呢?在此,筆者不揣淺陋,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談談個人的做法。
一、以身作靶
以身作靶,就是在學生面前把自己與學生相似的缺點找出來,加以自我批評,借此批評學生,促使其改正錯誤。我們班上有一名學生總是喜歡與老師同學對著干,老師們對他避之不及,同學也不愿意和他交往,人際關系一團糟。我對其批評了幾次,效果都不佳。經過深入的思考設計,趁著一次早操過后,我聊天似的對他說:“我讀高中時,每天早上起來跑步,但在跑的時候經常與其他同學撞到一起,我起初以為是起得早,光線不好的原因。后來才發現,我跑步的方向是逆時針,而其他同學都是順時針。于是我改變方向,相撞的事情也就很少發生了。其實這樣的事情不只是發生在跑步上,在家里我有時和爸爸逆著‘跑’,在學校和老師同學逆著‘跑’,結果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撞得‘舉步維艱’。我明白這個道理后嘗試著順著父母、老師同學去跑,聽從他們的意見,即便他們有不對之處,我也以委婉的方式與他們討論,后來家里少了爭吵,在學校里老師同學也漸漸喜歡我了,愿意幫助我了。”在這次談話中,我雖然沒有直接指出他的缺點,但他已經似乎若有所思,在學校的表現慢慢地好起來了。偶爾又跟同學吵起來,我就笑著對他說:“又逆著‘跑’了?!苯K于有一次他很堅決地對我說:“以后不會了。”如今一個學期了,他的確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
這樣以身作靶,把自己和學生置于同一境地,從教師的切身經驗出發去說服學生,可以避免居高臨下的說教,從而進一步引發學生的認同感,讓他們在平易中不斷感受到一種潛移移默化的力量,從而獲得持續的進步。
二、以退為進
以退為進,就是在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時,班主任老師表現出暫時的退步,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從而更好地達到批評的目的。有一次有一名學生沒有參加升旗儀式,我問他為什么,他回答去搞衛生了,并且說不搞衛生學校就會扣分。我一時比較來氣,于是告訴他不參加升旗也會扣分,而且已經扣了分了。他突然很不耐煩地說:“那你就把我劈成兩半吧,一半搞衛生,一半參加升旗,不扣一分!”然后不管我如何說,他都不再言語,我無奈地揮手讓他離開。當他走到門邊的時候,我靈機一動,突然喊住他:“其實這件事情,我也有錯。聲們的公共區向來只安排一位同學,但現在是落葉季節,清掃任務很重,讓你一個人承擔,實在有點過意不去。以后我會和衛生委員商量增加人手的?!甭犃宋业脑挘⑽⒌剞D過頭,臉上的那種不耐煩的神情消失了J眼角也似乎有點微潤的樣子。我接著說:“不過,不管什么事情都有輕有重,參加升旗表現的是愛國素養,應該是擺在第一位的,無論如何都必須參加的。0a1d63d3f2269290aa1e9d82504812e3再說搞衛生,你也應該作一個比較全面的分析,如果在一定時間內無法完成,你就應該向我和衛生委員提出來,申請增加人手。這樣不管是參加升旗,還是搞衛生都能兼得,又何須顧此而失彼呢?!彼c頭表現贊同,輕輕地說:“老師,我懂了?!?br/> 有些班主任老師,總是喜歡在學生面前強勢表現,這恰好容易激發出學生的逆反心理,使批評教育由班主任的批評指責、說服感化變成了學生的爭辯甚至反抗。因此,在批評之前適當地作出讓步,以軟化其不正確的立場,會使批評教育更容易滲透進學生的心中。
三、以贊代批
以贊代批,就是以贊揚代替批評,通過肯定學生在不當的事隋中或事情后所表現出來的某種優點,從而使他們更清醒地認識到在整個事情中所犯的錯誤bfc47f8e6e7b186ec758317a9de3842c。曾經有一次,我們班有一名學生在寢室里與生活輔導老師發生了爭執,學生科馬上把此事反饋給我,但我還沒有來得及找這位學生談話,他就來找我了。我靜靜地聽他把事情講完,然后說:“這件事情上,我覺得有一點你做得很好。就是第一時間找班主任說明情況,這說明在事情之后,你能夠清醒地認識到事情的結果。一些固執己見的同學,此對肯定沉溺在自己的思維里,既不勞說明情況,也不愿自我反省,甚至還要老師找上門去,即使面對老師的說服教育也是‘要罰就罰的態度’,高傲得很。讓我覺得非常高興的是,你不是這樣?!边@樣一番話后,他本來很沉重的面孔上露出了一絲笑容??纯磿r機到了,我接著說:“如果你做得更好的話,我相信我會更高興。現在你是事后才明白事情的結果,做得更好就是在事情開始時便應該預知事態的發展,而不應該由著自己的性子,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應該三思而后行?!彼痤^,誠懇地問道:“那我該怎么辦呢?”我鼓勵他說:“有些事情是可以補救的,從哪里開始,就從哪里去解決,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之后,他馬上去找學生科說明了情況,向生活輔導老師表示了深刻的道歉;生活輔導老師也反過來給他求情,要求學生科不要處理他。這樣,一件看似棘手的事情最終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一般來說,學生在犯錯誤時或犯錯誤后并不都是一無是處的。如果教師忽略了他們自身的可取之處,只會使他們落入一種冷漠的困境中,從而也就喪失了自我糾正的機會。作為班主任老師,更應該細心地去發現犯錯誤的同學的長處和優點,根據具體的情境,靈活地通過肯定、支持和表揚等不同的方式來更好地引導他們認識錯誤,使他們保持對學習和生活的信心,樂意改正錯誤,不斷取得教育的正面效果。
批評教育并不只是板著面孔的大聲呵斥,也不是絮絮叨叨、索然無味的說教。班主任老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為學生一時的錯誤涂上“柔滑的肥皂水”,也就是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去批評教育,才會取得春風化雨的效果。
(責任編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