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人高校生源數量不足、質量下降、信譽出現危機,其教育教學質量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研究分析影響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的相關因素,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我們《影響成人教育教學質量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課題組設計實施了本項調查。
本次調查涉及的對象僅限于北京市八個城區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不包含其他形式或地區的成人教育機構。調查的主要方式為問卷調查與電話訪談。課題組面向教師、學生和用人單位分別設計了問卷,內容涉及教育教學資源質量、實踐過程質量及其結果質量三個維度的諸多問題。其中教師問卷共發放222份,回收有效問卷215份;學生問卷發放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42份;此外采用電話訪談方式,對東城職大往屆畢業生所在的29個單位進行了有效的訪談調查。
一、教育教學主體因素:教師隊伍現狀
在調查中,教師和學生們普遍認為,師資水平是制約成人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問卷調查的數據統計顯示,教師們將師資水平列為僅次于生源質量的第二位因素,學生則將它看成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第一因素。
1、隊伍結構發生可喜變化,但仍存在嚴重缺陷
這次我們的調查包括教師的年齡結構、學歷職稱結構以及“雙師型”教師所占的比例。
由上表可見,獨立設置成人高校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大致趨于合理,學歷結構也正在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在接受調查的人員中,同時具備教師系列職稱和其他技術職稱的“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達到了35%,這說明為適應成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而進行教師知識結構的調整,已引起了相關領導和廣大教師的重視。然而,獨立設置成人高校教師的總體學歷層次依然偏低,職稱結構不夠合理,尤其是高級職稱者嚴重匱乏。
2、工作負荷與職業壓力較重,培訓提升缺少途徑
在我們給出的目前影響成人高校師資培養的五個相關因素中(限選二項),“資金投入不足”和“教師負擔過重”兩項分別被54%和40%的老師選中,依次成為首選的兩項因素。
由于成人高校的辦學特點和師資數量的不足,加上長期以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不斷更新變化,迫使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們不斷開設新課程,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備課與教學中,造成教師們大都處于負擔過重的狀態。
我們同時還調查了目前教師專業提高的主要途徑。選擇利用網絡資源學習提高的老師有54.2%,另外有50.9%和48.2%的老師選擇參加進修班和閱讀專業書刊,而選擇外出交流、參加實踐和教學研討的教師人數則均低于40%。由此可見,成人高校師資培養尚缺少途徑,特別是缺少與同行交流切磋的教學研討機會。
3、教學水平受到普遍認可,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在回答問卷中“您對所學專業的教師總體教學水平評價”一題時,學生們的答案見表1。
教師的總體教學水平得到了學生普遍的認可,反映較差和極差的是極少數。用人單位的訪談反饋也說明了這一點,51.7%的單位對成人高校畢業生質量的總體評價較好,另外48.3%的單位認為一般。應該說成人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肯定。但同時,成人高校的現有教學水平缺失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及社會的需求,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4、對教科研認識明顯不足,溝通能力亟待加強
本次調查中,在教師影響教學水平的6個因素選項中(限選3項),教師組的選擇依次是:專業知識、社會實踐知識和教學態度。222位教師中只有7人選擇了科研能力,僅占總人數的3.5%。學生們在回答同樣的問題時,也只有14%的人認可科研能力與教師教學水平之間的正比關系。對教科研的認識偏差與教科研水平偏低互為因果,嚴重阻礙了成人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影響教學水平的主要因素調查中,在6個備選項中,學生們將教師的表達溝通能力排在了第一位,有51.3%的人認為很重要,居二、三位的分別是專業知識和教學態度。而在教師們的選擇結果中,表達溝通能力這一項排在第五位,僅有28.7%的人認為很重要。較之教學對象的需求,成人高校教師的溝通意識明顯欠缺,溝通能力亟待加強。
二、教育教學主體因素:學生素質現狀
對學生這一主體性因素的現狀、特點及需求的了解和認知,是提高成人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前提。
1、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學生素質普遍偏低
由表2可見,成人高校生源質量普遍偏低,這是影響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的最直接因素之-針對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還顯示,成人高校的學生在文化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目的,以及學習風氣等方面都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質量,而且還會給成人高校的發展帶來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
2、工學矛盾愈顯突出,文化基礎較為薄弱
本次調查的統計結果顯示,有68.2%的學生和57.4%的教師認為“工學矛盾造成的缺課和精力不足”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文化基礎薄弱”,有40.2%的老師和30.2%學生選擇。
今天的學生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的工學矛盾和更加激烈的心理沖突。迫于現實的壓力,在處理這對矛盾時,學生們會更多地向工作一方傾斜,成人高校普遍存在的出勤率下降、遲到嚴重,甚至“混學”現象等正是這一問題的表征。
文化基礎薄弱是學生們面臨的另一主要學習障礙。成人高校的學生大部分是在職人員,他們脫離學校系統教育時間已久,知識基礎很不牢固。另一些所謂“三校生(中專、職業高中和技校生)”,其學業基礎也相當薄弱。文化基礎知識的薄弱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果,本次針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只有24%的被調查者認為能夠完全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
3、社會實踐優勢獨具,內在學習動機尚需激勵
本次調查中,占接受調查總人數的63.8%的學生認為,較之普通高校學生,成人高校學生的最大優勢是他們具有的社會實踐背景,其次則是他們對社會需求的了解,以及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較為成熟的身心發展。
我們針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了調查,總體看來,是多種學習動機并存,內在動機強度不夠。在被調查的242人中,有69.4%人選擇為了提高個人素質,34.3%出于工作需要,同時也有56.6%的人是為了獲取文憑,還有4.1%的人表示為了家人來學習,甚至有2.5%的學生不清楚為什么而學習。可見,雖然積極的學習動機占有一定比例,但還有為數不少的人出于外界壓力,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就難以支持有效的長期學習。
三、教育教學核心因素:教學過程現狀
成人高校近年來在教學方式的改革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其教學過程的現狀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培養目標定位明確,培養模式傳統單一
從表3來看,關于成人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和學生都已經有了比較清醒的共識,即培養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動手操作能力的實際應用型人才。
從表4數據統計可以看出,雖然成人高校在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有一些進展,如“雙證書”型模式的出現,但傳統單一的培養模式依然占據主要地位,并由此帶來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材選用、教學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2、實踐教學嚴重缺乏,成教特色難以體現
本次調查顯示,目前成人高校在教學過程存在的諸多問題中,最重要的是其辦學缺少鮮明的特色。在調查中,有50.5%的教師和50%的學生一致認為,專業課程設置上缺少實踐操作性內容;40.3%的教師和41.3%的學生認為教材過于理論化、缺少實踐性內容。此外,從用人單位收集到的信息也顯示,成人高校的畢業生與學習之前比較,變化最小的是實踐與創新的能力,這也印證了目前成人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忽視實踐性內容與環節的弊病。
3、網絡教學開展普遍,思想教育凸顯不足
此次調查顯示,有72.7%老師和59%學生所在學校或專業開展了網上輔助教學,有59.7%的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這些數據表明,在成人教育領域,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已經被愈加廣泛地采用,這已進一步引起了教學方式和教育觀念的改變,對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當然,在開展網絡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在學生參與意愿和實際教學的效果上,調查的結果顯示:參與意愿強烈而且收到較好效果的學生只占調查總人數的21.7%,而不愿、不能或偶爾參與并且學習效果不明顯的卻占到調查總人數的39.4%,另有33%的學生表示出有限的興趣和一定的收效,其余極少數人尚處在茫然或觀望中。
本次面向教師的調查顯示,在學生培養中最不被重視的便是思想道德教育,僅有16.4%的教師認為自己所在的學校側重這方面的培養。與此相呼應的是,被調查的學生中,也只有18.2%的人肯定,通過在校學習本人思想文化方面有所提高。
四、教育教學保障因素:學校管理現狀
學校管理工作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課題組對此也作了專項調查。
1、管理制度還需完善,質量監控不夠到位
經過多年的努力,城八區的獨立設置成人高校均已經建立了一整套適合自己特點的管理制度。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其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可見,管理制度的不夠科學合理與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的缺乏,是教師們認為學校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在開放問題的回答中,不少教師和學生都對學校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比較集中的是:第一,現有管理制度缺乏針對性和必要的彈性,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加以修訊第二,教學質量及其環節缺少必要的監控,應盡快建立健全質量監控體系;第三,對教師及教學工作的評價體系尚需調整,以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第四,執行制度不夠嚴格,導致一些制度形同虛設,應加大獎勵和懲罰力度。
2、班主任工作用顯著,管理者素質有待提升
在237個被訪學生中,有119人認為班主任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占總數的50%;85人認為所起作用一般,占總人數的36%;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學生對班主任工作是認可或高度認可的。但是也仍有占總人數6.8%的學生,認為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沒有發揮作用,認為作用很小的也占到了7.2%。這些數據說明,班主任作為教育教學的管理者,其作用是十分顯著的。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看,目前成人高校的管理人員素質雖得到了基本的認可和正面的評價,但還遠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在表5中,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成為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第三位因素,這充分說明,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是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內容。從問卷調查中得知,管理人員素質中最為重要的是敬業精神,其次是溝通和協調的能力,然后是組織管理能力和相關的專業知識掌握。
3、資金投入不足,教學設施亟待改善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有近40%被訪者認為,現有教學設施僅僅達到了勉強維持教學活動開展的條件,另有近4成的被訪者則認為,目前條件還能夠支持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只有1.9%的被訪者認為現有設施是教學活動的有力保障。這些數據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目前獨立設置成人高校的教學條件現狀,教學設施亟待改善。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無論從師資隊伍的結構變化上,還是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上,以及教學管理的改善與教學設施的改造更新上,都可以看到成人高校發展和前進的足跡。但同時,成人高校生源的數量、質量的下降,都是威脅成人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最直接因素。而培養模式的相對陳舊和單一、教師科研意識的極端薄弱、教學過程和管理的低層次徘徊等都是制約或阻礙成人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不利因素。
(責任編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