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成人博客熱后,小學生博客悄然興起,并以破竹之勢,茁壯成長。檢視多數小學生的博客,主要記載學校里的情況,比如老師今天的情緒變化、同學的經歷遭遇等等,也有記錄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瑣事,還有些小學生把自己的作文搬到了博客上,不過大多比較簡短。
小學生寫博客的原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是心理傾訴。孩子們總是渴望溝通,尤其是遇到一些朋友關系、學業壓力等難以處理的問題,跟老師家長不好意思說,和同學說又擔心消息外泄,在博客上通常用的是網名,可以不受約束地寫出自己的煩惱和不快,在博客上還能夠得到同齡人的勸慰與鼓勵,博客就成了一個卸下心理包袱的地方。其二是展示自我。孩子在學校里給大家看到的是一般程式化的東西,在大的規訓下,他的個人愛好、興趣傾向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通過博客,可以展示愛好,張揚個性。其三是網際交流。網絡資源豐富,給志趣相投者提供更大的虛擬空間進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倘若有正確和及時的引導,小學生通過博客,可以達到愛與智的身心和諧發展。
博客給小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心靈花園,但也潛伏著危機。小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重,自我保護能力不足,分辨能力較弱,在虛擬的世界中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群體,如果缺乏監管,甚至會誤入歧途。網絡交流畢竟是虛擬的,網絡語言與日常語言表達有很大差別,時尚的網絡語言不能夠代替日常生活用語,網絡的交流也不能替代現實的溝通,長期在網絡上交流,容易和現實生活的人際交往發生不一致沖突,引發心理疾患;博客的撰寫與編輯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情,小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寫博客用時過長,必將影響學習;由于缺乏成人的分辨能力,小學生往往在進行沒有原則的盲目跟帖,網絡上發言的隨意性,導致生活中說話的隨意性,這也是“網罵”形成的緣由;博客暴露在公眾互聯網上,很多小學生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就隨意將自己的重要信息發布在網上,造成安全隱患。
小學生寫博客是利弊兼具,小學生博客的發展只可能參與者越來越多,因此我們不能無視其存在,更不能強行限制。其實,只要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把握好度,就應該支持,家庭、學校也應因勢利導,使博客成為一個和孩子進行有效交流的良性載體。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家庭要致力于在孩子周圍營造一個健康而有益的博客群體。父母與孩子分工合作,可以打造出有特色的家庭博客。家長在其中可以有選擇地屏蔽一些不健康的內容,推薦一些內容積極的轉帖,建立一個健康而有益的博客群體。
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自建博客,鼓勵和引導小學生的博客行為。學校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濫用網絡,學校的后臺管理系統還可以對學生的信息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而且,通過博客,學校可以搜集合理化建議,對學校和班級的建設都將起到促進的作用。
再次,調動多方力量,關注小學生博客的走向。調動多方力量關注小學生博客的成長,可以使其朝正確的軌道上發展。孩子常常會以極端的方式在博客上進行情緒宣泄,如果有疏導的語言及時出現,對孩子和看博客的人來說,都是有效的。
最后,引導小學生對博客進行自我規范和管理。任何外因都是條件,關鍵還是內因起作用。提升小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尋找教育契機,引導孩子對博客進行自我規范和管理,這也是博客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有人把博客比作菜刀,菜刀用來殺人是不對的,但要用來切菜就會恰到好處。博客的作用不在于人們評價的好壞,關鍵在于利用對象和方法合適與否。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王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