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互聯網熱議近一個月,而阿里巴巴一直諱莫如深的具有“顛覆性的戰略級核心產品”終于對外亮相了:“Winport旺鋪”。平實的名字,簡單、易懂,也沒推銷什么概念,非常符合阿里巴巴一貫的風格,貼近中小企業。從阿里巴巴官網公布資料來看,這個被阿里巴巴寫進財報計劃中的戰略產品被定義為“企業網上生意第一步”。

“十年不飛,一飛沖天;十年不鳴,一鳴驚人。”這一天,當阿里巴巴邁出了馬云謀劃13年之久的電子商務戰略的重要一步時,沒人懷疑阿里巴巴2008年的凌云壯志。但到底是什么重要產品要馬云醞釀13年?又為什么選擇在此階段推出?這一產品的推出將會對馬云創建的商業帝國和整個電子商務格局有何影響?這一產品是否能真正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做生意難的問題?帶著種種疑問,筆者開始深入解讀這個“神秘的阿里巴巴核心產品”。
13年畫出完美的圓
“旺鋪”!顧名思義,是個生意的載體,處在繁榮大市場中黃金地段,是商人渴望的賺錢工具。從阿里巴巴官方顯示的資料可以看出,“旺鋪”具有為企業建設網站的功能,但是阿里巴巴方面卻一直回避“建站產品”這個概念,據知情者透露,“旺鋪”產品本身雖然具有一部分建站的功能,但由于其在溝通性,互動性,營銷性以及開放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所以“旺鋪”本身在阿里巴巴看來已經遠遠超越“建站產品”的范疇,而更像是一個溝通、互動、營銷、開放的電子商務平臺。加之產品定位面向電子商務初級用戶,所以更多的強調標準化,基礎化的體驗,以詮釋“網上生意第一步”的定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旺鋪”在數據上與阿里巴巴主站共享,可以通過“旺鋪”向阿里巴巴大市場遠程發布供求信息,所以也可以將“旺鋪”理解為更像是從阿里巴巴平臺向外延伸的若干個微型的企業信息單元。它已經完全不是信息孤島。
知情者透露,“winport旺鋪”之所以13年后才推出,主要是因為阿里巴巴創建之初中國的經濟環境與現在不同,改革開放15年,國家積極發展外貿行業,鼓勵出口創匯,阿里巴巴當時推出了“中國供應商”產品,針對外貿,出口企業通過互聯網開拓國際市場,當時國外的互聯網蓬勃發展,這一產品一經推出就被企業認可,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第一步順利邁出。
隨著入世的鄰近,中國在規范外貿企業,增加企業競爭力的同時,提出拉動內需的指示,內貿市場不斷繁榮,2002年阿里巴巴推出“誠信通”,重點針對內貿企業,使得很多率先接受電子商務的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順利完成了兩步走的馬云,此時敏銳的捕捉到“互聯網冬天”到來的信息,于是穩扎穩打、苦練內功成為阿里的首要戰略。
2007年,隨著全球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阿里巴巴在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經過5年的積累也擁有了扎實的用戶基礎。資料顯示,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中英文網站的注冊會員總數已經超過2700萬,超過中國中小企業總數的一半以上,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已經全面建成。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更是將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到全球互聯網的頂峰。天時、地利、人和,讓馬云推出“旺鋪”。
至此,阿里巴巴B2B的三步走已經全部完成,從面向外貿企業,到內貿企業,再到剛剛起步跨入商場的小企業,一個完美的倒敘道出了馬云對中國電子商務的深刻理解!也讓阿里巴巴的B2B業務在13年后成為了一個完美的圓。

拔開電子商務路上的荊棘
阿里巴巴為企業電子商務的未來畫了一個完美的圓,但是這個圓能否象車輪一樣轉動起來,我們還要看看眼下的這條道路是否平坦。
建站市場良莠不齊,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ISP業務轉型,用這種服務簡單的替換電子商務的概念。
雖然有很多建站服務商認真經營,為企業提供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卻很少根據客戶企業所處的實際階段來提供服務。
調查報告顯示: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截止到2007年,42%的企業擁有自己的網站,他們滿意率在65%左右。有的企業不久就停用了,主要原因是營銷效果不理想、維護麻煩、高端服務不實用,很多幾年前建的舊網站,在代碼需要重置時,已找不到當初的制作者了。
而在目前的國內建站市場中,中國萬網、新網、三五互聯(中國頻道)、商務中國、新網互聯、中華數據、時代互聯、你好萬維和西部數碼等主力軍基本是走高端路線,中小企業當前的簡單需求基本上被擋在門外。
互聯網仍需深入普及:市場不規范催生錯誤觀念,最明顯的莫過于企業應用與個人應用的混淆。有的企業聽說有個信箱能發“伊妹兒”,有個QQ能讓人找到你,這就是電子商務,然后就使用個人郵箱,即時通信軟件來代替企業應用。事實證明這種把小學生的書桌當成老板臺的,只要能用就行的觀念是行不通的。筆者采訪了幾個做外貿的企業,他們很明確的告訴記者,國外企業非常重視企業的信譽與實力,如果他們看到一家企業在業務交流過程中使用的是個人郵箱,或是個人即時通信工具,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他們多半不會考慮與這樣不專業的企業合作,更別提做生意了。
更任重道遠的還包括對企業客戶進行網絡化教育,培養專門的人才。雖然目前還有大量地區無法上網,或者企業不知如何上網,上網對他有何幫助,這需要整個國家、社會、互聯網行業以及企業共同來完成的,相信這個進展應該很快。
創造無限可能的電子商務世界
一貫強調社會責任感的阿里巴巴,就是在掌握到上述已經存在的問題而推出“旺鋪”。謀定而動,一向是馬云的作風,他看到一個龐大的“初級客戶”群體,他為這群人度身定做了更加便捷實用的產品。讓那些剛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對相關業務還不了解的各類企業,具有了操作簡單的企業級應平臺。客戶根據需要自行選擇開通功能,操作自主完成,就像一個具有豐富功能的傻瓜相機,操作簡單但功能強大,想賺錢的商人終于擁有一個真正趁手的工具了。
而這招一出,想必又會引起很多企業的不安。不得不承認馬云的想象力是讓人驚訝的,他在13年前就在中國的電子商務道路兩旁埋伏了重兵,一直等到13年后才全軍出動,其眼光,韜略,沉穩著實讓人佩服。回想淘寶的誕生,支付寶的起步,阿里軟件和阿里媽媽的誕生與發展,幾乎都有相同的影子,這就是馬云。天知道若干年以前他的腦袋里面還想過什么?這些古怪的想法會在什么時間實現,也許就在猜測的瞬間,又不知不覺的被一支已經埋伏的奇兵改變了。讓我們登高拭目,盡情的猜想馬云的阿里巴巴電子商務世界吧。
一統江湖,才是酷愛金庸小說的馬云的胸襟。強者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