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被金融危機擾亂的國內經濟秩序尚未恢復,危機已傳導到發展中國家。這些被認為是世界經濟增長新引擎的新興經濟體正在成為加劇世界經濟衰退的風險。大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早前過熱的經濟在全球經濟危機中可能“硬著陸”,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出口受到經濟環境的擠壓,長期依賴的外國投資和信貸正在出逃,同時背負著高額外債、經常項目逆差或財政赤字。據統計,新興經濟市場的外幣債務已高達47萬億美元,而這些國家的本幣大多貶值嚴重,使債務愈加沉重。雖然很多發展中國家經濟表現仍然優秀并擁有一定的外匯儲備,但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危機只會加劇爆發的危險。
烏克蘭:
烏克蘭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5%,為歐洲之最。銀行不斷提高貸款利率,結果國內貸款和消費需求下降,房地產市場的停滯又使銀行面臨大量呆壞賬風險。其經常項目逆差在今年大幅上升,而出口和內需的下降使其支柱產業鋼鐵受到沖擊,國際油價的下跌也對依靠能源出口的烏克蘭形成打擊。烏克蘭的外債已高達1000億美元,接近GDP的60%,其本幣兌美元匯率在9月份后大幅下跌。進一步擴大的貿易逆差使其外匯儲備岌岌可危。11月初,IMF批準向烏克蘭提供164億美元融資,其政府已預計明年經濟將大幅下滑。
匈牙利:
因銀行體系對外資依賴度較大、企業和居民外幣債務比重異常高和國際資本逃逸,匈牙利在危機爆發后陷入劇烈震蕩。出于對全球信貸緊縮造成該國經常項目融資困難、預算赤字上升的擔憂,其股市、債市和本幣福林的匯率均大幅下滑。7月份以來,福林對歐元等外幣急劇貶值,致使外幣債務負擔激增,但其總理仍表示福林面臨強勁的投機壓力。為提振匯率、抑制投機,匈牙利央行日前將關鍵貸款利率從8.5%上調到1.5%。但借貸成本的上升可能抑制企業和消費者需求,從而出現嚴重經濟滑坡。10月28日,IMF宣布聯手歐盟及世界銀行向匈牙利提供約251億美元救援資金。
巴西:
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依存使巴西資本市場受到極大沖擊。巴西分析機構的數據表明,圣保羅股市的市值從5月份到9月份蒸發了4320億美元,跌幅達30.8%,僅巴西石油公司和淡水河谷的市值同期縮水就達1840億美元。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降使巴西的原料生產和出口企業的業績受到影響,而本幣的大幅貶值使采用跟美元匯率掛鉤的外匯衍生品的企業更是雪上加霜。預計巴西在外匯衍生品上的損失超過300億美元,涉及200家企業。政府將動用部分外匯儲備以幫助外貿企業應對危機。
阿根廷:
經過2001年的重大金融危機后,阿根廷經濟通過出口和吸引外資逐漸恢復。但分析師推算其通貨膨脹率或高達28%,政府預算余額自2004年就不斷下降,明年的支出卻可能因新總統的社會政策而增加。在將私人養老基金國有化后,阿根廷政府宣布將迅速收回本國養老基金在南美地區的投資用于國內項目的建設。
波羅的海三國
IMF在10月中旬即宣布,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面臨國家銀行體系的崩潰。它們的處境與冰島類似,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廉價的外國信貸資本和國內的房地產,金融體系非常脆弱。愛沙尼亞央行已警告,該國將陷入長達兩年的經濟衰退,在2010年前復蘇無望。
俄羅斯:
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使經濟增長有賴于石油、資源出口的俄羅斯面臨風險,甚至有人認為現在的油價已跌至其經濟警戒線水平。隨之而來的大型能源公司股價大跌使已遭重創的俄羅斯股市雪上加霜。因資本外逃、救援國內銀行等,俄羅斯外匯儲備在過去3個月內減少1000多億美元,同時,其銀行、地產和建筑業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陷入困境,開始大規模裁員。
土耳其:
土耳其的股市、匯市和外匯儲備也在外資逃逸中遭受沉重打擊。雖然其政府與IMF在雙方未來合作關系上有一定分歧,其國內經濟學家也指出該國預算赤字、公共及個人負債相對較小,銀行資本也較充裕,土耳其很可能仍需IMF的資金來彌補流失的信貸,尤其是考慮到土耳其公司的外幣債務與資產間的差額高達730億美元和明年的經濟衰退。
印度:
過去幾個月大宗商品價格的高企和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將印度通貨膨脹率推至13年最高,并使其上半年的經常項目逆差猛增。若美國經濟繼續下滑,印度出口將受到更大沖擊,尤其是IT外包。全球市場的萎縮使盧比匯率的下跌對其出口幫助有限,而美元若回落,將對印度出口產生更大負面影響。印度政府估計2008財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7.7%,大大低于去年的9.1%。
沙特阿拉伯:
歐美國家的經濟衰退給沙特阿拉伯的海外投資帶來負面影響,并使與出口及服務業相關的經濟活動放緩。隨著過去幾年油價的飛升,海灣地區的私人投資者和政府都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金融危機使銀行無法再為這些項目提供貸款,許多國內工程面臨延期或取消。
南非:
同許多國家一樣,通貨膨脹和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是南非經濟的主要憂患。占其經濟總量60%以上的豪登省、西開普省和東開普省8月份商業活動指數急劇下滑,接下來的幾個月各個地方經濟的下滑更明顯。房價和投資價值被壓低,原本已努力應付高利率的普通消費者更感貧窮,并進一步縮減開支。但總體來說,非洲資本市場規模不大,金融產業在全球比重非常小也缺乏緊密聯系,因此所受沖擊并不嚴重。但非洲大多數國家計劃通過國際資本市場融資以建設基礎設施,這些計劃可能因為金融危機而推遲或擱置。
巴基斯坦:
受高油價、高通貨膨脹和不穩定政治局勢等多種因素影響,巴基斯坦不僅遭遇外資逃逸,其央行的外匯儲備也從去年的144億美元下降至10月4日的49億美元。政府不得不要求企業在銀行開出信用證前現金支付進口額的1/3,希望以此大幅減少出口。標普日前將其主權信用等級下調為僅高于“破產”的“垃圾”級。同時,隨著巴基斯坦30億美元外債的到期,國家破產也并不遙遠,巴基斯坦新任總統扎爾達里早前曾公開表示需要國際社會至少1000億美元的援助。在IMF原則上同意一項96億美元經濟穩定方案后,扎爾達里最近又向沙特阿拉伯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