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改革開放以來,振興革命老區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在對新世紀推進小康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強調了要加大對革命老區發展的支持力度#65377;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為加快革命老區建設的步伐,本文論述了振興革命老區的戰略目標#65380;戰略方針#65380;戰略任務和戰略重點,強調了政府在振興革命老區方面的主導作用,并提出了振興革命老區應建立和完善的反貧困配套體系#65377;
[關鍵詞] 革命老區;區域經濟;社會保障;反貧困研究
[作者簡介]課題負責人: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楊秋寶教授;課題組成員: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張漢飛博士#65380;張玉杰教授#65380;孫小蘭教授#65380;劉振英教授#65380;徐平華副教授#65380;劉艷梅副教授,中國新聞出版聯合集團總編輯#65380;周培源基金會科教扶貧委員會秘書長何洪春,國務院扶貧辦副司長#65380;博士譚衛平;執筆人:張漢飛#65380;楊秋寶#65377;
在我國大規模的反貧困行動中,革命老區的貧困問題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革命老區的反貧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5377;但是,由于種種歷史的#65380;客觀的原因,革命老區同其他地區的發展相比較,經濟社會發展差距越拉越大#65377;黨的十七大對于新世紀新階段繼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戰略部署,強調要加大對革命老區發展的扶持力度#65377;加快推進革命老區的扶貧開發進程,有必要考慮實施“振興革命老區戰略”#65377;
一#65380;實施“振興革命老區戰略”的主要內容
改革開放以后,國家有關部門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立的革命根據地并建立紅色政權半年以上為標準,在全國確定了256個革命老區縣#65377;隨著行政區劃的變遷,截至2004年底,發布在國家有關統計年鑒上的革命老區縣共有237個,分布在17個省份#65377;其中,185個老區縣集中在江西(41個)#65380;福建(21個)#65380;湖北(58個)#65380;湖南(23個)#65380;四川(20個)#65380;陜西(22個)等六省,占全國老區縣數的78%#65377;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截至2004年底,237個革命老區縣國土面積58.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6.1%;總人口13279萬人,占全國的10.2%,其中鄉村人口11162萬人,占全國鄉村人口的11.8%#65377;在237個老區縣中,有97個屬于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65377;我國貧困人口有相當一部分在革命老區,革命老區是我國新世紀反貧困的重中之重#65377;實施“振興革命老區戰略”,加快革命老區的反貧困進程,關系到整個國家新世紀扶貧開發的全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65380;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要求#65377;
實施振興革命老區戰略,要確定振興革命老區的戰略目標#65380;戰略方針#65380;戰略任務和戰略重點#65377;
從戰略目標講#65377;革命老區扶貧開發的戰略目標應該從原來的解決絕對貧困人口的生存問題,轉向在繼續解決遺留下來的革命老區絕對貧困人口生存問題的基礎上重點關注革命老區貧困人口的發展問題#65377;新的戰略目標是適應新時期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和過去革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基礎上提出來的,是新時期革命老區扶貧開發戰略轉型的具體體現#65377;
從戰略方針講#65377;通過中央出臺加強老區建設的決定,推動革命老區貧困問題的解決和長遠的發展#65377;通過人大制定頒布老區建設促進法,將老區建設納入法制化的軌道#65377;通過設立發展貧困線,把扶貧標準從原來的低水準轉向適應我國經濟的新發展與靠攏國際貧困線,同時,擴大貧困對象的范圍,適應新世紀革命老區扶貧開發的發展需要#65377;
從戰略任務講#65377;通過設立國家振興革命老區委員會和辦公室,協調推進各部門工作,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扶持和幫助老區開發建設#65377;建立健全城鄉社會保障制度,解決革命老區貧困人口返貧的難題;充實公共服務內容,如公共醫療服務#65380;義務教育等,建立革命老區溫飽問題解決后的發展保障#65377;
從戰略重點講#65377;重點從原來的絕對貧困人口扶貧轉向同時對遺留下來的絕對貧困人口扶貧和廣大的初步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發展問題上來;扶貧資金的使用從原來的側重于改善自然條件轉向側重于提高貧困人口的經濟能力與人力資本積累,從而建立革命老區人民的自我發展能力的新機制和新途徑#65377;
二#65380;實施“振興革命老區戰略”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
一是要繼續擴大對革命老區的財政扶貧開發力度#65377;中央對革命老區的轉移支付對于緩解革命老區的貧困狀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65377;特別是在地方財力有限#65380;社會扶貧資金分散的情況下,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的投入規模將直接影響到扶貧任務的實現#65377;國家財政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革命老區建設,適當增加中央扶貧資金在革命老區的安排比例,還可以考慮將革命老區上解中央的稅收(增值稅#65380;企業所得稅#65380;個人所得稅#65380;礦產資源稅等)按比例進一步返還給革命老區,增加革命老區財力#65377;此外,要求地方各級政府也增加對老區的投入#65377;
二是要明確革命老區扶貧資金的投向,加強革命老區扶貧資金管理#65377;國家對革命老區扶貧資金投入的渠道多#65380;數額大,地方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合理使用,優化結構#65377;要集中資金,重點解決革命老區的水#65380;路#65380;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不應盲目上工業項目,而應以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為中心,適當增加科技#65380;衛生,特別是教育的投入,減少新文盲產生的可能性,為長期脫貧打下基礎#65377;要改革和完善扶貧革命老區資金分配方式,健全#65380;規范資金管理制度,加強審計#65380;社會和輿論監督,開展績效考評,建立激勵機制,提高革命老區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65377;
三是要因地域因人群的不同采用不同政策,綜合推進革命老區的反貧困進程#65377;要瞄準貧困群體,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65377;對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著力幫助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給予必要的救濟#65380;救助;財政扶貧資金重點向貧困戶傾斜#65377;也要因地制宜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65377;重點抓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建設#65380;提高人口素質的社會事業建設#65380;增加農民收入的產業建設#65380;改變村容村貌的文明新風建設#65380;規范有序的民主政治建設和以村黨支部建設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65377;
三#65380;實施“振興革命老區戰略”要建立和完善反貧困配套體系
實施“振興革命老區戰略”,要建立和完善革命老區反貧困綜合配套體系,主要包括革命老區教育培訓體系#65380;社會保障體系#65380;災害保險和信貸體系#65377;
第一,建立革命老區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體系#65377;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取決于區域擁有的物質資本#65380;人力資本的數量和質量#65377;革命老區貧困人口兒童入學率要明顯低于非貧困人口,這意味著新一代文盲繼續形成,也意味著新一代貧困人口正在形成,將來要幫助這部分人擺脫貧困可能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人力物力#65377;我們決不能坐等經濟發展后能自然而然地提高教育水平#65377;因此,從長遠考慮,要重視和強化教育扶貧工作#65377;強化教育扶貧是指在繼續重視學校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強對以希望工程為代表的失學兒童的直接救助力度#65377;一是要全面開展對失學兒童的直接救助工作,通過免費甚至補貼的形式提高貧困兒童的入學率,保證全體兒童都能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二是要加強師資培訓,提高學校圖書#65380;課桌椅及其它基本設施的擁有率,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三是要加強對革命老區教育的財政投入,嚴禁亂收費現象出現;四是建議調整扶貧資金的使用方向,將扶貧資金重點用于減免革命老區貧困人口學齡兒童的學雜費支出,保障所有兒童都能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爭取接受高中教育#65377;此外,要根據市場需要,建立適應市場的技術培訓體系,加大革命老區勞動力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65377;不斷提高培訓質量,提高革命老區貧困人口的職業技能水平,保證革命老區貧困人口在市場經濟時代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同時,充分開拓就業渠道,努力提供維權服務和信息服務,組織革命老區貧困人口外出打工#65377;
第二,建立和完善革命老區社會保障體系#65377;首先要建立面向革命老區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5377;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建立和完善革命老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勢在必行#65377;可以從現有財政扶貧資金中劃出一塊,支持革命老區建立面向絕對貧困人口的社會保障制度#65377;同時,要支持提高和擴大革命老區醫療保障強度和保障范圍,增加革命老區公共衛生支出,建立革命老區醫療救助制度,防止革命老區貧困人口因病返貧和因病失醫#65377;此外,要盡快建立強制性的革命老區貧困人口的養老保險制度,結合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保證革命老區貧困人口老有所養,避免陷于越窮越生#65380;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中#65377;通過各項保障制度,打消革命老區貧困人口的后顧之憂,從而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發展奔小康的進程中去#65377;
第三,建立和完善革命老區災害保險制度#65377;近年來,因災返貧成為革命老區貧困的一個主要因素#65377;大部分因災返貧人口的特點是長期徘徊在貧困線附近,收入不穩定,無災年份成為脫貧人口,有災年份或遇到連續兩年的災害就返貧#65377;所以,國家應從預防入手,盡量減少農業受災面,提高農戶自身抗災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完善革命老區災害保險制度,使補救措施更加及時#65380;足額到位#65377;
第四,建立和完善革命老區的農村信貸體系#65377;要進一步改革農村信貸體制,完善小額信貸制度,讓革命老區的貧困人口有機會獲得金融服務#65377;革命老區的貧困人口,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資金短缺現象十分嚴重,高利貸盛行#65377;窮人貸款難和農行#65380;信用社放貸難的問題同時存在#65377;經驗表明,建立可持續的小額信貸,是解決缺乏抵押擔保能力的窮人獲得金融服務的一種有效方式#65377;根據窮人信貸需求的特點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法,小額信貸機構可以在5年左右時間內基本實現自負盈虧,從而有可能長期地為窮人提供金融服務#65377;應鼓勵各種形式的小額信貸試驗和推廣,從資金方面為革命老區的發展提供新途徑#65377;
[責任編輯:李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