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隨著電網建設的發展,觸電人身事故時有發生,安全意識不夠,違規違章作業是其主要原因#65377;本文介紹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不同的觸電電壓等級應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電力設施產權人的確定直接影響到責任的承擔;不可抗力或受害人故意,是電力設施產權人法定免責的事由;對觸電人身賠償案件范圍的明確#65380;細化,也有利于妥善解決此類案件,避免糾紛的產生#65377;
[關鍵詞] 觸電;人身損害;賠償
[作者簡介]嚴麗玲(1969—),女,上饒供電公司法律顧問#65377;(江西上饒 334000)
近年來,隨著電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電力產業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由此導致電力設施產權人與用電戶或者第三人之間的案件逐漸增多,尤其是以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最為突出#65377;因法律對這類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存在諸多分歧#65380;說法不一,從而導致現實當中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判決也是五花八門,對此,本文結合多年來的法律實務,就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當中所遇到的問題談一些看法#65377;
一#65380;引起觸電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1#65380;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違法建筑施工導致觸電
一些單位或個人為了自身利益,未經電力管理部門審查批準,擅自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建造或裝修房屋,在施工時引發觸電事故#65377;
2#65380;管理措施不到位,技術規程不標準
一是電力管理部門#65380;產權人#65380;管理責任人對電力設施疏于管理#65377;二是供電部門對電力管理員缺少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定期考核#65377;三是違反法律#65380;法規或有關規章進行電氣作業,電力設備安裝不合格#65377;
3#65380;安全用電知識宣傳教育不夠,缺乏安全用電常識
一些家長對未成年子女缺少安全教育,未盡監護管理責任#65377;未成年子女觸及電力設施發生觸電事故#65377;
二#65380;觸電案件的具體法律適用
1#65380;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性質分類
根據觸電電壓等級的不同,觸電案件應分為兩類:一類為高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其適用范圍是大于等于1千伏的觸電賠償案件#65377;另一類為低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是指因非高壓電(1千伏以下)引起的事故#65377;
2#65380;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就是造成他人損害時,根據何種標準確定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它分為過錯原則#65380;無過錯原則#65380;公平原則三類#65377;在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根據案件性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歸責原則#65377;
在低壓(小于1千伏)觸電案件中,適用過錯歸責原則,即根據各方當事人在事故中所存在的過錯程度進行劃分責任#65377;受害人要獲得賠償,必須證明致害人有過錯或者法律推定致害人有過錯#65377;受害人有過錯的,也應承擔相應責任#65377;如果被告人證明自己無過錯即可免責#65377;
在高壓(大于或等于1千伏)觸電案件中,適用嚴格責任或稱無過錯責任#65377;《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從事高空#65380;高壓#65380;易燃易爆#65380;劇毒#65380;放射性#65380;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他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65377;這條規定,被普遍認為是無過錯責任原則的規定#65377;所謂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損害發生以后,既不考慮加害人的過失,也不考慮受害人的過失的一種責任構成,即只要自己的行為造成損害,就應承擔責任#65377;它是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為平衡大企業和社會弱者的利益關系而發展得來的一項歸責原則,只有在法律有明確規定時才適用該原則#65377;
公平責任原則適用于特殊情況下的侵權行為#65377;《民法通則》第132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65377;這就是公平責任原則#65377;公平責任原則指當事人雙方在對造成的損害均無過錯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原則,在考慮當事人財產狀況及其他情況的基礎上,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給予適當補償#65377;公平責任原則屬于無過錯責任范疇,不以過錯為責任要件,不以懲罰過錯而以補償損失為歸責目的#65377;在觸電人身損害案件中,只有在找不到過錯人的情況下才適用公平責任原則#65377;
3#65380;電力設施產權人的認定
為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因高壓電造成人身損害的案件,由電力設施產權人依照《民法通則》第123條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65377;”可見,電力設施產權人就是無過錯責任主體#65377;電力設施產權是確認責任承擔的重要依據#65377;產權分界點是劃清責任的關鍵點#65377;而對電力設施的產權認定,則是審判實踐中的一個難點#65377;筆者認為,對電力設施產權的認定,應依照下列原則:
第一,根據當事人的協議#65377;供電企業和用電單位訂立了《供用電合同》,明確規定某一處T節點處為產權分界點,產權分界點電源側由供電企業負責運行維護管理,負荷側由用電方負責運行維護管理#65377;
第二,如沒有協議,應根據下列標準劃分產權分界點#65377;
(1)低壓用戶,以用戶接戶線的最后支持物為分界點,最后支持物屬供電企業,如用戶的電表箱#65380;電表箱中導出的線,屬于用戶所有,而導入的線和電表箱則屬于供電企業#65377;
(2)10千伏及以下用戶,以用戶廠界外或配電室前的第一斷路器或配電室進線套管為分界點#65377;第一斷路器或進線套管的維護管理責任由雙方協商確定#65377;
(3)35千伏及以上高壓用戶,以用戶廠界外或用戶變電所外第一基桿為分界點,第一基桿屬供電企業#65377;
(4)采用電纜線路供電的用戶,以供電點或受電點的電纜接線頭為分界點#65377;
(5)供電線路產權屬于用戶的,以公用供電線路上的分支點或公用變電所外第一基桿的分界點,第一基電桿的維護管理責任由雙方協商確定#65377;
4#65380;電力設施產權人免責的幾種情況
高壓電致害責任雖是一種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但不是對任何損害都應負責的絕對責任#65377;電力設施產權人在具備法定免責條件時,可以對造成的損害不承擔責任#65377;根據我國的立法,其免責條件主要有兩個#65377;
一是不可抗力#65377;《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65377;這一規定屬于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對于所有侵權責任都發生效力#65377;構成“不可抗力”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不能預見#65380;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其中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就不構成不可抗力#65377;
“不可抗力”包括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指自然災害,即因自然原因引起的不可抗力,如地震#65380;臺風#65380;海嘯等,一般性自然災害不得作為不可抗力;二是指社會事件,即因社會原因引起的不可抗力,如戰爭#65380;武裝沖突#65380;社會動亂等#65377;
二是受害人的故意#65377;《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損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情況下,可以免除產權人的責任#65377;“故意”分為三種情形:一是直接故意,當事人故意造成自己受損害,例如以觸電方式自殺#65380;自傷#65377;二是從事與電有關的犯罪行為,包括盜竊電能,盜竊#65380;破壞電力設施或者進行犯罪活動#65377;三是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從事法律#65380;行政法規所禁止的行為#65377;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因為過失而違反電力法律#65380;行政法規并造成觸電傷亡的,電力設施產權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法律未作規定#65377;
5#65380;對賠償范圍的明確
賠償范圍共有11項#65377;當然不是每一個案件都應當包括所有賠償項目,法院在審理時只能根據具體案情確定具體的賠償范圍#65377;一般而言,醫療費#65380;護理費#65380;交通費#65380;住宿費#65380;營養費#65380;住院伙食補助費等適用于大多數案件,而死亡補償費#65380;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只適用于某些案件#65377;受害人因觸電而受傷#65380;致殘,可要求殘疾人生活補助費和殘疾用具費,需要配制輔助器具的,其標準只能是普及型,而不能按最先進的標準配制#65377;“喪葬費”#65380;“死亡補償費”只適用于受害人因觸電而死亡的案件#65377;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還可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65377;這一重大變化在人身權民法保護方面具有里程碑的作用#65377;
[責任編輯:李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