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程序設計語言課是許多高等院校開設的主要課程之一。本文重點闡述了該課程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使得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關鍵詞] 程序設計語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楊文琳(1967—),女,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qū)講師。(江西南昌330013)
隨著計算機科學和技術在社會、經(jīng)濟、科技等諸多領域內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全國高等院校各專業(yè)都設有計算機課程,而程序設計語言是許多專業(yè)開設的重要課程之一。從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型和技能型計算機人才的教學目標出發(fā),教學方法的改進已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本文針對程序設計語言教學中的現(xiàn)狀,提出了教學方法的改進。
一、程序設計語言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學習熱情
由于學生學習程序設計語言課,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數(shù)學、英語基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枯燥、乏味,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還會顯得力不從心,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更使得一些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產(chǎn)生恐懼感,缺乏學習的熱情。這樣學生就不能夠很好地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思維方法,學習效果較差。那么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教學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2、忽視實踐課,學生缺乏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目前程序設計語言課程一般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課上講授加學生實驗的形式,教師在理論課上常常是唱“獨角戲”,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缺乏主動思維。而上機實驗課許多學生往往只對書本上現(xiàn)有的一些實例進行編輯調試,一旦調試成功就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缺乏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那么如何加強改進實踐課的教學,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3、教學內容滯后,學生適應能力差
由于計算機知識更新很快,尤其是計算機軟件的發(fā)展更是日新月異。現(xiàn)在的教學內容往往滯后于社會發(fā)展,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更新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新舊知識間構建起新的信息鏈接,形成新的知識與技能,以適應當今的社會需求,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
二、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方法的改進
提高程序設計語言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避免教學方式單一性,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任務驅動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氣氛,有助靈感的閃現(xiàn),有助于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來源于人們對新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為教師應以適當?shù)难孕幸龑W生去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主人翁意識。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顯然是行不通。而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先提出問題,即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地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學生帶著要完成的任務去學習,以探索問題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去不斷探索、容易獲得成就感,這樣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避免了教師唱“獨角戲”,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2、零散實例和核心實例相結合,有助于知識連貫
零散實例教學方法,對每一個知識點的運用和理解是非常行之有效。但是這些實例分散在不同的教學單元中,彼此之間沒有銜接,知識不連貫,學生容易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知識的傳授缺乏整體感。而核心實例是將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有一定實用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核心實例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即它是指從小到大,隨章節(jié)的展開而逐步成長,最后形成一個完成的較大規(guī)模的程序。教師教學時,先不講基本概念,改用從簡單的實例入手,以后每一次課都對該實例提出新的功能和結構的要求,用新知識逐步擴充。例如在教授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語言課時,可以引入一個貫穿全書的問題:設計一個“講師工資管理系統(tǒng)”。首先用前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最簡單的程序結構,給出系統(tǒng)的第一個程序,以后每一次課都用新的知識逐步擴充,對該系統(tǒng)擴展,形成新的程序,這樣隨著教學的深入,形成的實例功能越來越完善,直到課堂結束,完整的實例才最后實現(xiàn)。可見核心實例從小到大,隨章節(jié)發(fā)展而逐步成長,貫穿始終,使學生能加深對程序設計語言的整體理解。
3、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實踐教學
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實踐教學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課程中一個密不可分的部分。對學生來說,也是重要的技能訓練。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必須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在教學中應堅持指導與輔導、教師]示與學生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示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以及活動影像等特點,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形象化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直觀感的不足。每一次上課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精選一些案例,利用多媒體作示范]示,讓學生觀看、模仿,當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制作出與教師的“作品”一樣的作品,就應該對學生提出一些任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去探索,創(chuàng)作出豐富多彩的個性作品,創(chuàng)新能力便可得到發(fā)展。在上機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作品”,可以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給予評論。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我認識、自我進步和自我教育的良好習慣,又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和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結束語
程序設計語言是許多高等院校開設的主要課程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嘗試完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更新知識,走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興趣都大有好處。
[參考文獻]
[1]葉幼林.對計算機C語言教學的探討與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
[2]解晨光.關于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改革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8).
[3]袁鋒.談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改革的幾個轉變[J].中國成人教育,2004,(2).
[4]郝桂英.關于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07,(6).
[5]吳文利,李茜妹.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的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0).
[責任編輯:堯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