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秘書理論與實務》課程是高等院校秘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情景體驗式”教學作為近幾年新興的教學方法一直在高校中頗受歡迎。本文在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從四個方面對“情景體驗式”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索,通過深入挖掘“情景體驗式”教學法的內涵,闡明情景體驗式教學法是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秘書理論與實務;情景體驗式教學
[作者簡介]崔玉霞(1966-),女,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本文為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省級立項課題成果之一(批準號:JXJG-07-70-11)。
柏林工大的教育專家杜霖先生形象地把學習比作“呼吸”的過程,強調學習者不僅要“吸進”,還要“呼出”。他指出:“學習的核心是‘呼吸’,伴隨著思考和分析,把記憶的東西進行融合,轉化成實際問題和任務,然后去解決問題。完整的學習過程至少應該包括思考、記憶、表達、傳遞以及行動。”
“呼吸”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隨著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許多秘書專業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開始引入多種教學方法,出現了啟發式教學、模塊教學、案例教學等,但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尺度,基本上處于各行其是的松散狀態。從教學效果上看,雖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這種能力的延續性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使我們認識到有必要建立一套課堂教學體系與實訓體系并行的新的教學模式。
根據教育部關于《高職高專教育文秘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改革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計劃,參照江西省教育廳關于高職重點建設專業的基本要求,我們在講授《秘書理論與實務》這門課時,嘗試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方法,對高職秘書專業學生能力培養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什么是情景體驗式教學
20世紀80年代以來,“行為導向”一詞頻頻出現在職教文獻特別是歐美職教教學論著中,一時成為追求和提高職教教學質量、改革教學的代名詞。它與其說是一種概念,不如說是一種新的職教教學理論。德國職教專家T·特拉姆對其作了明確的界定:“行為導向……是一種指導思想,培養學習者具備自我判斷能力,懂行和負責的行為。它可視為主體得以持續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展現。”在教學中,行為導向意味著知識的傳授和應用取決于學習目標、內容、方法和媒體等因素的重組,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質上創造出教與學和師生互動的社會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與學的過程視為一種社會的交往情境,從而產生一種行為理論的假設。以“模擬公司”的形式對經濟類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成功探索。而“情景體驗式“教學是模擬公司常用的方法之一。
“情景體驗式”的教學模式正是為了創造有助于師生互動,特別是學生主動參加學習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中,他們通過角色扮演反復練習,進而會預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現實經濟活動要求的行為方式、智力活動方式和職業行為能力,即在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個性方面得到發展。
二、情景體驗式教學的實踐過程
“模擬公司”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德國,是指人為創造的經濟活動仿真模擬環境,作為經濟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場所和組織形式。學生在其中可經歷全部業務操作過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環節之間的聯系,而又不必承擔任何經濟活動風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參照“模擬公司”的運作模式,但因為受教學條件所限,不可能建立一個完整的虛擬公司,所以實際操作上,盡量以教室和實訓室為模擬環境,根據秘書專業的教學目標和學科的特點,安排“情景體驗式”課程內容。
首先采用模塊教學與情景體驗相結合的方法,將課程的全部內容分成幾個模塊,制定出相應的考核要求,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當、有序,并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課堂教學內容體系。
其次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角色定位的方式,確定每個小組學生要完成的工作,讓不同角色的人體會在某個特定的情景中他所扮演角色的思維、語言、動作,然后完整地加以演示。
在每一個新的教學模塊開始之前,以小組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提前設計好場景、擬寫臺詞,復雜的情景甚至可以虛構情節,寫成小劇本。然后在教師一個課時的理論指導之后,由學生唱主角進行課堂演示。
在學習會議管理一節的“簽約儀式”時,筆者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設計出一個完整的簽約過程,包括簽約方案、議程、會場布置(會標、桌椅、桌簽、合同)、電話邀請貴賓、新聞媒體記者、擬寫主持詞等。
情景設置:中國信達公司與美國西門子公司商務合作簽字儀式。上午9:00簽字儀式正式開始。
主方主簽人:李董事長
助簽人:邵秘書
陪簽人:王總經理、
顧副經理
客方主簽人:趙總裁
助簽人:林秘書
陪簽人:錢總經理、
孫副經理
主方是我國一信達通訊公司,客方是國外西門子公司。內容是長期商務合作。主持人由主方陪簽人員中王總經理主持。雙方按預定位置入席簽字。雙方簽字完畢,主方助簽邵秘書推出已斟好的香檳酒,雙方舉杯慶賀,攝影記者合影。
在做這一節的情景演示時,要求小組同學分工協作,文案組的負責拿出簽約儀式方案、議程、主持詞;會務組的負責畫出簽約會場示意圖、布置會場;聯絡組的負責特邀嘉賓、新聞媒體的聯系與接待工作。因為這一演示內容較多,參與者眾,特別要求大家的團隊合作,所以在演示時學生的參與熱情都很高,一個流程下來,學生也就把簽約儀式的整個過程爛熟于心了。
三、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體會
第一,培養優秀的師資力量
秘書學說到底就是人學。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學會怎樣平衡于各式各樣的人中間,學會協調各方面的關系。這就要求教秘書學的老師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從而才能更好地解決模擬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目前我們的師資有一部分是年輕的研究生,從學校到學校,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需要經過一定的相關職業培訓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實踐。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第二,“情景體驗式”教學要求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認真做好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利于誘導學生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因此,情境的創設不能脫離課堂教學目標,而應在一個模塊理論教學完成的基礎上開展情景模擬,不能為“情景而設置情景”。
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不能當導演,更不能當演員,他應起到的是指導和引導作用
啟發學生開拓思路,引導他們把情景模擬圓滿完成。
第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體驗模擬過程
關注不同層次、不同性格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恰當地設置可以激發學習興趣。
目前我們的“情景體驗式”教學還在探索之中,今后我們打算在模塊劃分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模擬公司”的形式,利用現有的實訓室,將整個《秘書理論與實務》課程以模擬公司的形式加以再現。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實訓基地等開展全方位立體式教學。
[責任編輯:李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