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人們把權證叫做“窩輪”,而即將到期的權證,則被稱為“末日輪”。您如果有興趣投入這最后的瘋狂,那么在參與之前,不妨閱讀一下如下的縝密的分析套數,或許能不至于“上當”甚至粉身碎骨。
以末日輪的“南航認沽證”為例。
于2008年6月20日到期的南航認沽證充分演繹了一波轟轟烈烈的“末日輪行情”:在最后的交易時段內,一群瘋狂的人在自以為是的思想主導下進行了一場體無完膚的“大搏傻”。
談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南航認沽證的相關條款:
1 權證交易代碼:“580989”,權證交易簡稱:“南航JIP1”;
2 初始行權價:7.43元;
3 初始行權比例:2:1(行權比例數值為0.5),即每2份認沽權證可以向南航集團出售1股股份;
4 行權日權證到期日,即2008年6月20日;
5 權證結算方式.現金結算方式。標的證券結算價格為到期日(不含到期日)前十個交易日標的證券每日收盤價的平均數。如果在該十個交易日內標的證券發生權益變動,則證券結算價格的計算做相應調整。
仔細研讀上面的“南航JTP1”條款,我們可以看出:6月20日是權證到期日,之前的十個交易日(即6月5日至6月19日)南航正股的收盤價的平均數和行權價之間的差,即為權證的最終結算價。而作為一個即將到期的認沽權證,它的時間價值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它的內在價值就應該代表它的實際價值。因此,即將到期的認潔權證的價值應該等于“(行權價一結算價格)×行權比例”,如果結算價格低于行權價,則這個權證是有價值的;如果結算價格高于或等于行權價,則這個權證的價值為零。因此,我們判斷該南航的認沽權證是否有價值,則需要看這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均價是否會低于行權價7.43元,如果不低于行權價,則權證的價值為零,否則,權證就是有價值的。
本著這個思想,我們可以對權證的“價值”進行提前判斷。舉例來說,比如,我們就應當在6月5日開盤前去進行判斷“今天南航認沽證價格到多少我就可以進去買入了?”
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6月4日的南航正股收盤價,是10.75元/股。那么如果想讓權證的價值達到最大化,則需要從6月5日起該股天天跌停才行。當然,這是個極端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似乎不大可能出現,但我們可以把它作為計算權證價值的一個邊緣值,也就是說,在6月5日開盤前我們可以做出判斷“權證的價格應該低于這個邊緣值,我們或許還可以考慮進去搏一下,如果高于這個邊緣值,則無任何參與的意義”。
好的,我們看看,如果從6月5日天天跌停,權證價值幾何呢?6月4日10.75元,6月5日跌停價為9.68元,依此類推,詳見下表,可得出,十日均價為6.31元,權證的價值=(7.43-6.31)×0.5=0.561元。這個“0.561元”即為權證的最大化價值。也就是說,在6月5日開盤前,我們根據6月4日的收盤狀況就可以直接判斷出,權證價格如果在6月5日當天能夠在0.561元以下,或許還可以進場去搏一搏,但如果價格超過0.561元,則就是完全在搏傻了。

我們發現,只有6月5日當天權證的市價表現曾出現低于我們計算的“權證最大化價格”,但也沒具有較大的價格優勢,所以這天的價格表現并不具吸引力。而其他交易日的權證價格表現則都遠高于當日的“權證最大化價格”。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最后的交易時段,權證買入者全部都在“搏傻”。
實際上,如果看過了已經到期的“末日輪”表演您就會發現,在這最后的時段,權證的表演是相當的瘋狂,波幅相當巨大,而且,從上面連續幾日的權證價格表現您也可以看出,幾乎是“一天一價”,不適合正常投資思維的人來參與。當然,在末日輪當中也不乏有個別機會出現,但能從它身上獲利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因此,這里我奉勸大家還是少碰末日輪,至少,您在參與之前,應當有上述縝密的計算過程,這樣才能夠避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