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葛洲壩和三峽工程的機遇,宜昌順利實現了第一次、第二次振興。隨著國家深入實施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境外和沿海產業加快向中西部轉移,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宜昌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峽工程即將全面建成發電,宜昌正努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發展的新跨越。
與前兩次外力推動型不同,宜昌實現新的跨越,必須依靠內生性的科學發展,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建世界水電旅游名城的總體目標。
思想再造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宜昌要實現一次內生性的全新發展和科學發展,必須進行新一輪解放思想,必須進行新一輪改革創新。
新一輪解放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確認識和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著力轉變不適應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要堅持在學習比較中解放思想,在改革創新中解放思想,在工作實踐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要在深入學習中創立新知。要堅持用先進理論武裝頭腦,要善于學習先進地區的先進經驗,要認真學習科學知識和政策法規,要深入學習基層和群眾的創新實踐,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
解放思想,要在科學比較中超越自我。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宜昌正面臨著“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逼人態勢,不進則退,慢進亦退。我們必須毫不猶豫地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即滿、自我感覺良好的思想觀念,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和緊迫意識。
解放思想,要在具體實踐中奮發有為。解放思想重點在實踐,目的在發展。思想解放不解放,最終要通過實踐和發展來檢驗。我們必須把解放思想與解決影響發展的具體矛盾、具體問題結合起來,切實把解放思想落實到奮發有為的行動里,落實到推進發展的舉措中,落實到改善民生的效果上。在抓發展、抓項目上,做到堅定不移、鍥而不舍。
當前,宜昌最大的政治,就是要加快發展,就是要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我們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在這些困難和問題面前,有些老路是走不通的,回避也是不行的,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用改革的辦法、開放的辦法、市場的辦法趟出一條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新路。
要不為傳統思維所困,不斷創新發展理念。要強化搶前爭先的理念、共謀發展的理念、和諧發展的理念。要不為舊有模式所縛,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在不斷變化,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從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入手,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要不斷創新區域統籌發展機制、開發區園區持續發展機制、創新項目和企業服務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要不為過去經驗所限,不斷創新思路辦法,破解發展難題。
發展要策
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根本目的是科學發展。當前,宜昌最緊迫的任務是加快發展,最根本的要求是又好又快,最關鍵的舉措是統籌兼顧。堅持一手抓縣域經濟,一手抓城區經濟;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城市建設;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現有企業做強做大;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社會發展。下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快發展步伐。
推動科學發展,必須緊扣發展目標。宜昌的總體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建世界水電旅游名城。實現這個目標,關鍵是要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要始終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著力提升經濟總量,切實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推動科學發展,必須突出發展重點。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須堅持科學安排、統籌謀劃,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牢牢抓住四個方面的重點,要在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加快項目建設上實現新的突破;要在培育市場主體,提升產業競爭力上實現新的突破:要在打造城市品牌、提升承載能力上實現新的突破;要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上實現新的突破,以重點的大突破推動全局的大發展。
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增創發展優勢。當前,全國各地招商引資競爭日益激烈。我們要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就必須下大力增創新的發展優勢。要增創產業配套優勢、物流成本優勢、服務環境優勢。
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強化組織保障。要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努力把全市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堅強堡壘,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集體,把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力量,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要堅持科學的用人觀,不唯資歷、不唯學歷、不唯年齡,切實把綜合素質強的干部放到主要領導崗位,把肯干事、會干事的干部放到打不開局面的崗位,把有膽有識的干部放到急難險重的崗位。
核心作為
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宜昌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目標,我們要準確把握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深刻內涵,著力打造“三個中心一個龍頭”,要跳出宜昌看宜昌,面向湖北、面向中部、面向全國,著力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著力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要做強做大支柱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產業集群,壯大產業規模,增強核心競爭力。下大力引進和培育產業龍頭企業,使它們真正成為輻射帶動區域內相關產業發展的推進器。加快建設1至2個千億元產業和一批百億企業,一批百億園區、一批百億縣市區。要積極發展“總部經濟”,一方面大力引進國內外優強企業到宜昌設立區域性總部另一方面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擴大輻射和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把宜昌建成鄂東渝西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商務中心和金融中心。
著力打造區域性交通中心。加快滬渝高速宜昌段、江南翻壩高速公路、云池深水港等重點工程建設,確保滬渝高速宜昌段主體工程年底開通,抓緊建設宜華、陸漁、滬渝高速長陽連接線3條一級公路,著力構建市域1小時經濟圈。爭取滬蓉高速公路宜巴段明年上半年開工。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凸顯宜昌濱江特色優勢,有效整合岸線資源,建設宜昌新港,打造三峽航運中轉中心。全力支持宜萬鐵路、漢宜城際高速鐵路建設,形成南北暢連、東西貫通的鐵路樞紐格局。力爭通過三至五年努力,形成公路主骨架、鐵路大動脈、水運大通道、空中大走廊、港站大聯運的交通新格局,成為長江中上游的重要交通樞紐。
著力打造區域性科教文化中心。支持三峽大學不斷提升特色競爭力,加快發展職業技術學院,著力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輻射范圍大的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切實為區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和科教支持。
著力打造三峽旅游龍頭。緊緊依托三峽旅游這一核心品牌,圍繞“中國頂級、世界一流”的目標,高起點、大手筆整合旅游資源,加快建設三峽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和中國最佳觀光旅游城市,努力把宜昌旅游打造成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打造成三峽旅游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