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正在研究規范電子化采購的制度,爭取在今年年底之前正式出臺。”
e采購推行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難,12年試點實踐終成正果,全國性制度呼之欲出。
要普及電子化采購絕非一蹴而就,不過也并非前途暗淡,只要掌握行進中的制勝點,規避風險,加之政府部門、經銷商的未雨綢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之日亦不遠也。
8月1日,一位參與全國政府電子化采購制度制定工作的權威人士向《新理財》透露,“我們現在正在研究規范電子化采購的制度,爭取在今年年底之前正式出臺。”顯然,這句話不但為各地政府采購部門的官員打了一針強心劑,也意味著推行電子化采購的難題將正式破解。
客觀難題
目前,我國電子采購推行中,各地政府采購工作改革情況不同,電子化采購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其中,詢價采購電子化是被各地實踐最多的項目,大多數地方以此為突破口嘗試電子化采購,比如內蒙古、廣西等地。還有一些地方則選擇從政府采購管理人手進行嘗試,主要是將采購預算需求、采購計劃審批及下達采購計劃程序來實現電子化和管理手段的變革,比如昆明市、北京市等。
某電子化采購發展相對成熟地區的采購官員表示,他們從2003年開始嘗試電子化采購,現在已經很清晰地認識到電子化采購能給工作帶來很大的便捷。
相反,一位地處偏遠地市的采購工作人員則顯得憂心忡忡。他告訴記者:“對我們來說,除了缺失專業技術人員外,推行和發展電子采購還存在經費問題。電子化政府采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以研發軟件,后期維護也是一筆很大的財政支出。由于地方政府將大量的財力投入到建設項目,因此,推行和發展地方電子化政府采購便成了無米之炊,只能望而卻步。”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資金問題之外,還有一些問題。比如,各地、各部門開發出來的系統是一個個獨立的系統,資源分散于個體手中,沒有公共的標準和平臺,無法與別的系統聯網或實現信息的共享等。
亟待“催化”
“電子化采購作為我國政府采購領域所形成的新現象,新技術和新趨勢。將面對諸多新問題。正確認知和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將是政府采購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實施電子化采購的奠基石。”國際公共關系學院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所副所長張瀾濤教授如是說。
張瀾濤認為,制約我國e采購發展的因素不外乎有以下幾個:首先是制度。從目前來看,現有的法規,如《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等都不足以成為我國政府電子化采購的主要法律依據。相當多的地方政府尚未制定和出臺政府電子化采購的規章制度,推行政府電子化采購仍處在“無章可循”的階段。而采購人、集中采購代理機構,供應商等自身也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因此,電子化采購要順利推廣,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是首當其沖的。
其次,我國現行的政府采購計劃經濟體制管理模式,已經制約了其面向市場和國際化發展的步伐。目前,各部門、各地區電子化采購發展和實施,標準和規模基本上處于各行其道、各自為政的無序狀況。再加上缺乏全國統一的政府采購電子化管理機構,現行采購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
第三是標準化問題。電子化的核心是信息的標準化和格式化。比如,在政府采購商品分類方面,各地區情況不同,分類方式不統一,統計口徑不一致,這樣就會給電子化采購帶來阻礙。各地區信息庫的重復建設,運行隔斷,管理雜亂和非國際化等缺陷也將影響到電子化發展進程。
第四是人力、資金利用不足。政府電子化采購需要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來實現資源重組、優化配置和權責制衡。同時,它涉及到對財政預算、人事組織、審計監察、行政管理和技術業務等方面資源的整合和管理。就目前,政府采購的理論研究,組織管理,人員培訓,利益分配和技術改進等各個具體工作環節,都有還不完善。
最后是市場活動主體的素質有待于提高。比如,缺乏對招標代理商、評標專家、供應商資質的審查等。
對癥下藥
要想政府電子化采購取得突破性發展,還需對癥下藥。
縱觀這項工作,制定相關法規實施的細則顯得尤為重要。再有,強化社會信用度建設和改善政府電子化采購的市場環境也不可或缺。
其次,政府采購體制應進行適當改革。比如,各級政府采購中心的職能、權利以及責任不但要遵循分級管理制度,還應有全國統一的規范定位。呼吁應當盡快組建國家層面上具有統一性、權威性的組織機構,加強全國政府采購電子化的宏觀協調管理和國際合作能力,實現全國性資源配置管理體制。
另外,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化標準平臺,加強政府采購電子化的科技研究和創新同步發展。與此同時,國家應當重點支持高等教育中政府采購專業的設立,加強對政府采購專業和政府電子采購的人才培養。
張瀾濤說,目前,政府采購實務界和理論界對電子化討論的重點問題是,實際工作中,全國統一的中央政府電子采購平臺與各地區政府電子采購平臺,哪個將作為運行的主導平臺。
他和其他專家都認為,這實質上是一個管理體制問題。建立全國統一的中央政府采購平臺,目的是實現全國政府采購市場統一化、規范化和標準化。而兩者誰做主導平臺,張瀾濤認為,由于中央平臺具有宏觀協調和控制的作用,所以,具體的實際業務運行操作和管理控制,則應當以地區平臺為主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張瀾濤表示,在電子采購方面,許多國家起步早、技術水平高、制度健全,已經具有很好的成果和經驗。我們要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取其精華,促進我國政府采購電子化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