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的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宣布,遵義市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被評為全國十佳反瀆職侵權局。
關于名城遵義,有這樣一段話描述它:
一段歷史,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一種精神,穿越時空,輝映未來。
而今,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那種精神,在一些人身上墮落了,正蛻變成一種罪惡;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卻依然煥發出當年的風采。于是,就有了發生在大婁山下那些日日夜夜的執法者與“執法者”的較量——
這里的“反瀆”捷報頻傳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停止?!碑斎?,如果真是“遇到界限”而止就好了。問題是這些人遇限而不止,還要執法犯法,為所欲為——
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原公安局長覃某某,非法審批炸藥10余噸,倒賣炸藥30件,從中受賄。
遵義市質監局原副局長徐洪燦將在執法活動中收繳的國家明文禁止的幾百噸劣質“地條鋼”,在收受他人賄賂后賣給非法廠家,使這些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的建筑材料重又流入市場。

遵義市紅花崗區法院執行局原局長楊家茂非法將四川瀘縣法院在遵義凍結的一棟價值100萬元的房屋解封,使當事人私下將該房轉賣,卷款潛逃,導致債權人無法主張,紅花崗區法院被迫賠償當事人28萬元。
習水縣工商局原局長董應龍受賄10萬元后,未經國家評估而將局里的一棟老辦公大樓賣出,本應值120萬元卻只賣了80萬元,國家資產瞬間就流失了40萬元……
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告訴我們:玩忽職守正在玩,濫用職權仍在濫。這樣的丑惡正伴隨著我們今天的繁榮和昌盛不斷地從不同的角落里冒出來。
這正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但是,這種行政執法方面的玩忽職守和濫用職權,卻不像貪污受賄那樣容易發現和查處。這類瀆職犯罪大部分是“九七刑法”修訂后設立的新罪名,群眾了解不多,舉報甚少,一方面是人民群眾反應強烈,另一方面反瀆部門卻很難找到他們的線索。人們看到的只是他們在主席臺上風風光光,在大小會議上義正詞嚴。
這正是我們今天在反瀆職侵權戰線上面臨的嚴峻考驗。
但是,從2004年以來,遵義市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卻在這條戰線上捷報頻傳。直接立案查辦和指導基層檢察院立案查辦了各類瀆職侵權犯罪案件128件146人,其中,重特大案42件,要案4件4人,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近千萬元。辦案數量占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辦案總數的五分之一,多年排名全省第一。在這里,當年的那種精神正在遵義市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的檢察官身上,煥發出奪人的光彩。
善于碰硬 僧面佛面皆不看
“一種精神”就是“長征精神”。檢察官們在查處那些大大小小的職務犯罪案件時,也猶如當年紅軍攻克婁山關,突破烏江險,有著說不盡的千難萬險。大家都是執法者,執法者與“執法者”的較量尤為艱難。這些特殊者都身居要職,不僅有錯綜復雜的關系網,而且哪一個沒有層層耀眼的光環?在他們極善偽裝的背后,更有我們一些同志對他們犯罪的庇護,總認為是“因公犯罪”、“工作失誤”、“情有可原”等等。過去的“遠征難”來自我們的敵人,今天的“難”則來自我們內部那些看不見的暗堡。
反瀆局查的案子都是摸的老虎屁股。
如查處那濫用職權的工商局局長曾先良,就是摸的老虎屁股。遵義市房管局直屬分局副局長冉義在收受他人72.5萬余元的賄賂后濫用職權,在房產商虛構的房屋拆遷面積上,明知有假,大筆一揮,簽字同意,為房產商騙取國家資金300萬元大開方便之門。曾先良也是在收受他人5萬元賄賂后,為冉義所求,利用局長的權力違規恢復了被吊銷的某公司執照。冉義和曾先良都不是等閑人物。冉義之所以坐上這么一個“肥缺”,這么膽大,是因為他原來是一位市領導的秘書,他認為,檢察官即便不怕他冉某,但打狗還看主人面。但是,殊不知檢察官們僧面佛面皆不看,毫不留情地對他下了手,并迫使他供出了向曾先良行賄之事。
曾先良何許人?他是老山前線的赫赫功臣,上世紀80年代曾被中央軍委授予特級戰斗英雄稱號,曾身披綬帶胸戴紅花全國上下做過無數場動人的報告。只可惜他自從步入官場后就墮落了。他在遵義當了10年的工商局長,真是呼風喚雨十分了得。早在十年前,就有人舉報他有受賄行為,檢察院也曾明察暗訪過,卻沒能抓住他的狐貍尾巴。可這次,沒想到剛收下那5萬元賄賂,還鎖在辦公室的鐵皮柜里,不料檢察官就像當年紅軍搶渡大渡河和金沙江一樣兵貴神速,冉義那里剛一招供,搜查人員就光臨他的辦公室了,5萬元贓款當場繳獲。
不怕硬,敢碰硬,善于破硬,這可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遵義市老城派出所所長李永紅、見習民警黃琨的“創造案件”一案也是天下一奇。
保安員何某在公交車上發現自己的手機套不知何時被人用刀劃破,便主觀認定是坐在他后排的邱某所為,就將邱某強行抓到派出所。接待此案的見習民警黃琨聽罷雙方陳述,認為當以治安案件處理,于是向所長李永紅作了匯報。李永紅聽后,當即指示黃琨將此案作為搶劫案辦理。而為了辦成一個“搶劫”的鐵案,便對邱某施以耳光、橡膠棍等刑訊逼供,偽造了邱某的招供筆錄、受害人的陳述、證人證言等等,并讓派出所的協管人員繆某、郝某冒充“證人”簽名捺印,致使邱某一審被無辜判刑10年,關押200余天。
后來,反瀆局開始介入調查,李永紅對檢察官的傳喚拒不理睬,而另一個民警的父母都是市里的領導,且在一些方面直接決定著檢察院某些業績的考核。案子一立,就有人到處告狀,說某民警是為了抓小偷才被檢察院抓的,檢察院助紂為虐……一時間,仿佛到處都在聲討檢察院。這案子還辦不辦?檢察院的領導只好橫下一條心,就算我們年底考核全被扣分,大家一分錢獎金也拿不到,這個案子也要辦下去!他們說:“辦案就是要一往無前,舍得一身剮的精神,老是左顧右盼,就一件案子也別想辦!”
能征善戰個個“手熟爾”
對于這樣一支隊伍,貴州省人民檢察院反瀆局局長周小軍有這樣一段評語: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一支攻無不克的隊伍?!?/p>
確實是能征善戰,攻無不克。有一段來自一位公安局長的肺腑之言當是最好的注解。
那是2003年9月,習水縣發生一起公安干警刑訊逼供致死人命案。人死后,有關人士馬上以畏罪自殺為由安排火化,遵義市檢察院反瀆局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偵查員趕赴習水。同時,公安局那里也在積極部署,有人在全局干警會上以組織名義強調應該如何統一口徑:“打是打了,誰打的?沒看見。不知道。誰也不許當甫志高!”
就這樣,遵義市反瀆局的檢察官到了那里后,處處碰壁。然而,面對這統一了口徑,誰也不許當“甫志高”的銅墻鐵壁,檢察官們只五六個小時就全線告捷了。案子突破后,習水公安局一位領導在全局干警會上說道:“你們自己就是執法者,什么場合沒見過?可是,人家檢察機關并沒有對你們刑訊逼供,案子卻辦得清清爽爽,你們為什么就非要搞刑訊逼供才能破案呢?”
是呀,這是為什么?
他們之所以知法犯法,就是因為他們全是些玩法的高手。要讓這些“高手”低頭認罪,沒有道高一尺,就壓不住那魔高一丈。近三年來他們立案查處的這128件146人瀆職侵權案,除了不怕硬,敢碰硬的精神勇氣外,田永陽、張杰他們用的是什么法寶呢?
談起破案的絕招時,副局長張杰如是而言:“也沒什么,案子辦得多了,審人時底氣足,有信心,以理服人而已。”聽起來好像有點大失所望。但細想起來卻頗有道理。如那古人之賣油翁笑對射箭高手曰:“無他,但手熟爾?!鄙浼呤植环?,老人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張杰的話與之何其相似,只要依法審案,日久天長,便“手熟爾”,哪里有什么高招?要說高招,便是審案的高招了。
每一次審案,就是面對一道新的堅實的防線,那么,那巍然防線,它的簿弱點在什么地方?第一次訊問該從哪里入手?如果找不到對方的薄弱環節,找不準突破口,不能一舉突破,你就十有八九會失敗。張杰們的“手熟”就在于能很快找出對方的薄弱環節,從而確定突破口。那一次,他審一個縣法院院長,這院長一次次收了當事人的錢后濫用職權,在一審時枉法裁判,然后又向中院的二審法官打招呼維持原判。法院院長,豈不懂證據學?于是,張杰從他若干濫用職權枉法裁判中找出一次證據最為有力的受賄入手,問:“前面給你談的那個案子,你已承認確實判決不公。那么,你收了某人的1萬元沒有?”那院長不慌不忙地說:“我沒收他的1萬,他當時給我5000,我沒要,只是讓他自己去找二審法官打點?!薄拔疫@里有證據,人家當事人說,他只認識你,因而都是請你去打通二審法官。中院的門朝哪邊開他都不知道,他怎么會用五千塊錢去打點中院的人?”當時,那院長便無話可說了。張杰之所以選此為突破口,在這一樁上,既有行賄人的證詞,又有第三人的中間證據,證據當是最充分的。聰明的院長想,行賄的不是孤家證詞,而二審法官也沒收到錢,自己已被逼到死角,還能往哪里跑?只得承認確實收了當事人的1萬元。
世界上再強大的對手都有其薄弱點,找到了這個薄弱點就是選準了突破口。這就叫“摳細節”,摳他的自相矛盾,找到他的矛盾點后,將他的矛戳他的盾。只有摳到他的要害了,他才會投降。張杰們的案子就是這樣“摳”出來的。
說起“摳”,遵義市檢察院反瀆局的檢察官個個都是“摳”案的高手,偵查科科長張明波是從公訴科調來的優秀公訴人,早在進入案件的初期階段,他就能從訴得出、判得了的證據要求搜集證據。故反瀆局辦的案件沒有一件錯案。就連內勤丁燕南也是在全國司法考試中一舉過關的法律通,局里的大多數筆錄都是她做的。
案子一旦撕開口子,只要進攻策略不亂,往往就是勢如破竹了。
一身正氣+足智多謀=所向披靡
之所以能征善戰,攻無不克,是因為這是一支獅子帶領的隊伍。
先說一個副縣級局長每天步行16公里上下班的事兒。
田永陽已近天命之年,卻比年輕人還來勁。這個來自基層院檢察長的反瀆局長似乎從來不知什么是疲憊。每一個案子,自始至終,他都是身先士卒。其實,作為一個市檢察院的反瀆局長,大小也是副縣級的一局之長,大可以“君子動口不動手”。但是,“田局”卻是常常親自做筆錄。少見吧?而且,往往是年輕的同志支不住了,似乎真是“人老骨頭硬,越老越展勁”,這時,他就說:“你們休息,我來審?!迸e個例,去年9月,他帶人前往福建抓一個犯罪嫌疑人,那時,他正感冒在床,渾身乏力。說聲要走,他讓醫生打了一針就出發。隨身帶了個包,包里除了洗漱工具,全是藥。此行四天四夜跑了3800多公里,其中還有半天在茫茫人海里找人。四天四夜里他只上床睡了一宿,而且,這一宿他沒因自己既是領導又有病而讓其他同志守那嫌疑人,而是讓其他同志在另一間屋弛然而臥,他自己則和那嫌疑人同睡一間房,實際是一夜沒敢合眼,生怕有半點閃失。他唯一的休息就是在車上瞇了會兒。這年頭,我們常常讀到的領導形象是:“決心在嘴上,行動在會上;拍腦袋決策,拍屁股走人”。像這樣又當長又當兵,一事當前先把累的苦的挑上肩者,實在是難得。要問田永陽哪來這么充沛的精力,這與田永陽局長天天練功分不開。練什么功?“走功”。田永陽從他家里到院里,有約4公里路程,田永陽每天堅持步行走路上下班,且從不遲到早退,一個副縣級干部,每天上下班要走16公里路,這哪有什么官架子?沒有官架子的官多半是勤政的好官。有這樣的局長還帶不出一支“獅子的隊伍”?
在這只“獅子”后面,還有一個人也是常常和同志們一道熬更守夜地辦案,那就是分管檢察長石志友。
身先士卒是廉,一身正氣也是廉,廉即是德,德則生威,威能服人。
副局長張杰是局里的“主攻手”,已是四十而不惑了。和他一道共事的,有的早已是副縣、正縣,甚至還有副廳的,但他至今依然坐在正科的地方,他也知道自己沒了年齡優勢“長不大”了。但是,已干了15年偵查工作的他,卻從來不因此而憂,為此而怨。院里的許多大案、要案都是他為主攻手拿下的。因此,他職位不高,但在社會上的名氣卻不小。故每每一上案子,就有人來找他說情,送禮,行賄。這些年來,向他送上一萬兩萬、三五八千而被他拒絕的他記不清有多少了,也從來沒統計。單是一次送上四五萬元而被他拒絕的就有近20萬元。而且,張杰不是那種先收下別人的錢,然后把它作為自己拒賄的證據而上交組織,繼而以行賄罪治罪他人的人。張杰是不要就不要,一萬兩萬,三五幾千,不要就算了,也用不著報告組織。只是到了數額有些巨大,四萬、五萬時,這種定是來頭不小者,這就需要報告領導,有那么一回事。但也不是把錢收來上交組織,而是堅決退還本人再告之組織。這就是廉政執法的人性化了,他不想讓自己的對手一錯再錯,落得個賠了夫人又折兵。
正是張杰這種人性化的廉政拒賄,使他贏得了“敵人”的信賴。2004年,他們在查處遵義市質監局原副局長徐洪燦濫用職權一案時,發現一個老板有偷稅100萬元的重大嫌疑。這老板急了,找到一個與張杰很熟的人來求張杰,許諾只要張杰不向有關部門說出自己偷稅的事,先給張杰10萬元,待事成后,再給張杰10萬元。可張杰還是讓來人給那老板退回了10萬元,并要他如實補交稅款,然后向組織報告了此事。后來,這老板自己補交了那100萬元稅款。為張杰精神所感動,這老板主動向張杰舉報其他的犯罪,經檢察機關查實,其舉報屬實。以后,他又向檢察機關舉報了一些線索,也全都屬實。原來,以誠感人也包括感動自己的“敵人”。
“以情感人”是遵義市檢察院反瀆局偵破一個又一個瀆職犯罪案件的有力武器。
只有贏得對方的信任,對手才會低頭認罪。只有以情感人,奇跡才會出現。局長田永陽在審某局長時,對方一直一言不吐,于是,田局長問起他父母身體如何?兒子學習怎樣?漸漸地,那人說了第一句話,“有點冷。”田局長就把自己的外衣脫下給他披上;那人又說,胃有點疼,田局長馬上叫人買來胃藥讓他吃……是這樣的真誠感動了那人,乃徐徐道出了自己的問題。
2005年,張杰們前往北京抓某行賄嫌疑人,當他們在浩浩人海中終于找到那人時,那人已如驚弓之鳥,正從一棟七層高的樓上往另一棟房的陽臺上翻過去。那時,檢察官們立時停住了喊聲,等那人平安落了腳,才上去敲門,將那人抓獲。事后,張杰們和他談心說:“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你剛才在七樓翻陽臺逃跑,多危險”?!芭?,你們看見了?”“看見了,我們都替你捏了一把汗,沒敢驚動你,怕你一慌出事。你要有個萬一,我們并不負任何責任??赡隳??你還有妻子和孩子?!蹦侨祟D時深感后怕,也為檢察官們的真誠所感動,一膝跪在檢察官面前,流著淚說,一定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
編輯:盛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