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者遇到單位欠薪的問題時,可以直接上法院要求執法部門向單位發出“支付令”,不必通過訴訟程序便可追討薪水。這是新勞動合同法1月1日實施以來對勞動者新增的一條簡便辦事程序的保障措施。
2008年4月23日下午,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組織法官在金山區金山衛鎮塔港村對運用支付令為農民工討得的工資款進行發放,13位農民工在“五一”節前從法院領到了企業拖欠他們的工資共13.7萬元。

這是自200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施行以來上海受理的首批支付令案件。
企業無力支付工資被申請支付令
上海锃鋼五金有限公司座落在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塔港村,主要從事鋼鐵鑄造。企業規模不是很大,從事鑄造的工人均是塔港村村民。
夏火林等13名工人從上海锃剛五金有限公司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企業里從事鑄造工作。對于工人的工資發放,該企業一直采用農村分紅的方式,即在年初向工人們預支一部分,其余的工資要等到年底一次性發放。四五年過去了,大家相安無事。然而到了2007年,由于企業經營不善,屢次拖欠貨款,被其他企業告上了法庭,最后因同時陷入了六七起經濟糾紛訴訟案中,企業的資產全部被法院查封,造成企業無力支付工人工資。而夏火林等13名工人一直到年底等待企業發工資時才發現,他們今年的工資已無法準時拿到,薪水支付成了問題。
金山區法院的執行法官在執行上海锃剛五金有限公司拖欠貨款的過程中,了解到該公司尚欠13名工人將近一年的工資13.7萬余元,這是他們辛苦一年的收入。法官考慮到該工資款債權債務關系明確,符合民訴法規定的申請支付令的條件,遂引導農民工根據新頒布的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直接申請支付令,而無須經過常規的訴訟程序。13名農民工聽了法官的釋明后,辦理了申請手續。3月21日法院正式受理了這13起討薪支付令。此舉無疑標志著勞動者維權的尚方寶劍——工資支付令亮劍出鞘。
金山區人民法院院長張斌認為,通過向法院申請支付令追索勞動報酬具有積極的意義:一是簡化維權程序。對勞動者來說,在維護合法權益時多了一項選擇,且這項選擇便捷、快速、具有“直通車”的效應。用人單位不支付工資,勞動者討薪經申請后直接進入執行程序,由法院強制執行,討薪的程序得以簡化,真正為工人討薪打開方便之門。二是降低維權成本。對于一些事實清楚的欠薪案件,勞動者申請支付令解決,較之通過傳統的途徑——申請仲裁、起訴、上訴等,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又節省了申請人追索勞動報酬的時間成本,從而有效降低了農民工維權的經濟成本。
支付令生效后申請強制執行
為了讓申請人能夠盡快拿到工資,法官當即決定上門送達支付令。3月24日,當法官來到上海锃剛五金有限公司發出討薪支付令時,一些農民工激動地說,謝謝法院,謝謝政府,法院的舉措是司法為民的真正體現。
討薪支付令案件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討薪支付令能否生效?這些工人最后是否能順利討回欠薪?自從這批支付令從金山區法院發出后,人們一直在關心著這批案件的走向。
由于企業在法律規定的15天時間內沒有向法院就支付令問題提出異議,這批支付令生效。
4月10日,夏火林等13名員工在支付令生效后的第二天就向法院申請執行,金山區法院審查后當即受理。至此,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上海法院受理的首批支付令案件開始進入執行程序。
“工資支付令是對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發放勞動報酬的情況下提供的救濟途徑。”金山區法院立案庭庭長王仁華表示,支付令具有強制執行力,用人單位在收到支付令15日內,既不提出書面異議也不支付所欠勞動報酬的,勞動者有權向受訴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樣有利于簡捷、迅速地督促用人單位履行義務,維護勞動者合法利益。
本案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人民法院報、法制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上百家媒體進行了報道 ,同時也引起了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重視和關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領導還專電詢問關注首批討薪支付令的進展。
農民工全額拿到工資款
支付令生效后,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義務,為此,法院安排精干法官執行此案,研究制定解決方案,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和傳票。為了能在“五一”節前將拖欠的工資款執行到位,讓農民工們度個安心快樂的節日,法官們想方設法依法對被告單位的機械設備進行了變賣,并開辟綠色通道,把執行款優先及時地發放到13位農民工手中。法官不辭辛苦、不遺余力,高效率執結案件的精神贏得了農民工的由衷欽佩和感激。
農民工代表朱峰激動地說:“感謝法院、感謝政府和村委會,辛苦一年的血汗錢今天終于拿到手了,我心情非常激動。”塔港村黨支部書記黃連忠在接受采訪時說:“法院的舉措充分體現了司法為民。”
金山區法院院長張斌認為,清欠勞動者工資款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關注廣大人民群眾實際利益的現實要求,凸現了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宗旨,進一步樹立起司法權威性。
張斌院長告訴記者,該院受理這批支付令討薪執行案件后,發揮了各種力量的優勢,整合資源,積極尋找對策,做到“快立、快執”,及時有力地保護農民工的利益。一是嚴格審查,耐心解釋,及時、快速地辦好立案手續。二是運用已建立的涉工資款案件快速執行機制,及時受理,及時處理,依法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三是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協助執行網絡,通過金山區金山衛鎮塔港村村委會做好工人的思想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四是完善執行工作機制,加大執行力度,縮短執行周期,提高執行效率。在欠薪企業不主動履行的情況下,對欠薪企業已查封的廠房、設備進行拍賣,優先償付農民工的工資。
從支付令申請執行到農民工領到工資,僅僅用了13天時間,工人的權益得到了保護。
農民工討薪可向法院申請支付令
今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和今年5月1日施行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勞動者在證據充分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支付令進行討薪,由法院強制單位執行。勞動者討薪可直接申請支付令,無疑使勞動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多了一個便捷的法律途徑。
所謂“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向債務人發出的限期履行給付金錢或有價證券的法律文書。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合格合法的,會在受理之日起15日內向債務人發出“支付令”;如果債務人從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內沒有提出異議且沒有執行的,法院可以直接進入強制執行程序。
相對于訴訟方式來說,“支付令”程序是一種較為簡易的程序。《勞動合同法》將“支付令”制度引入了欠薪案件中,并把“支付令”的“債務”限定于“勞動報酬”即工資,這就使勞動者的司法維權手段繼仲裁與訴訟之后,又多了一項新的選擇。
正如金山區人民法院院長張斌所言,討薪支付令的申請、受理和法院發出支付令,對勞動者來說,在維護合法權益時確實多了一項選擇,且這項選擇便捷、快速、具有“直通車”的效應。很顯然,這是《勞動合同法》及與之配套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加強了維護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保護權。
應該說,對于一些事實清楚的欠薪案件,勞動者申請支付令解決,較之通過傳統的途徑——申請仲裁、起訴、上訴等,既提高了效率又節省了司法資源。
然而,也必須看到,支付令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即只要債務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不需要經過任何實質性審查,人民法院就應當裁定終結這一督促程序,而支付令也會自動失效,作為債權人的被欠薪者,要想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能另行提起訴訟。所以,勞動者在選擇申請支付令時,也要有訴訟心理準備;對可能發生的“變故”,不能抱怨或不理解。
同時,《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支付令的適用范圍僅限于“勞動報酬”,也就是指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排除了經濟補償、賠償金、企業發放的紅利和社保費繳納的員工個人承擔部分,這些是不能通過支付令的方式來向用人單位主張的。”
勞動者討薪可直接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應該學會用新法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編輯:靳偉華
金山區法院院長張斌認為,清欠勞動者工資款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關注廣大人民群眾實際利益的現實要求,凸現了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宗旨,進一步樹立起司法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