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個兒子,那股高興勁都還沒過,轉眼間孩子就被人偷走了,你說這人該有多難過。”7月4日,已從法院領到判決書的梁志林郁悶地對記者說。一年前,他出生才20小時的孩子在醫院被人偷走,讓他郁悶的不僅是孩子至今杳無音訊,他將醫院告到法院,法院只判醫院賠償2萬元。“我打官司請律師就花去了1萬多元,還有1000多元訴訟費,判決我們只得這點補償,好像骨肉分離算不得什么痛苦一樣。”
孩子出生20小時就被偷走
生活在廣西橫縣的梁志林、黃秀敏(化名)夫婦,幾年前就到南寧市打工。
2007年8月9日凌晨,梁志林帶著快分娩的黃秀敏去了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衛生院大沙田分院婦產科。醫生將黃秀敏安排進了二樓7號床,第二天中午1時25分,黃秀敏生下了一個男嬰。生了個兒子,梁志林別提有多高興了,他一直忙碌到傍晚6時才回租住屋做飯。晚8時,吃過飯的梁志林帶了些妻子的衣服又來到病房,他問起孩子的情況。黃秀敏告訴他,剛才有個醫生來看孩子了。這是一個約30多歲的婦女,身材偏矮偏胖,身穿黑色短袖衫,她走到7號病床,告訴黃秀敏她是醫院的醫生,來看看孩子。她端詳了一會嬰兒后,直夸孩子長得好看,又關心地問黃秀敏是什么時間生產的,身體狀況怎樣。既是醫生提問,黃秀敏也就一一回答。這名婦女又問了另兩床產婦孩子的健康狀況,之后坐下來,有說有笑地跟黃秀敏聊天,還教她如何照料孩子。
第二天早上10時,醫院護士抱了孩子去洗澡,幾分鐘后又抱了回來。看到沒什么事了,陪護了一夜的梁志林離開病房,去菜市買菜讓醫院給妻子做吃的。他剛走,昨晚那個婦女便進來了,仍身穿黑色短袖衫,她走到黃秀敏的病床邊,問孩子打預防針了沒有,黃秀敏說還沒有,她便說:“我幫你抱小孩去打預防針吧。”醫生要做什么,她哪好拒絕?于是任由這個婦女抱起孩子走了出去。

不一會兒,一名穿白大褂的醫生進來了,看到黃秀敏身邊沒有孩子,便問孩子去哪了?“醫生抱去打預防針了。”黃秀敏答。“是誰抱走的?”醫生問,黃秀敏說不知道名字,醫生馬上跑出去查,很快轉回來了,告訴黃秀敏,“醫院沒有哪個醫生幫你抱小孩去打針,你的小孩可能被人偷了!”黃秀敏一聽,嚇得頓時哭起來,醫院馬上報了警。10分鐘后,警察趕來,在醫院里展開搜查,然而一無所獲。
告上法庭索賠7萬元
孩子出生才20個小時,還沒給他起名字,也還沒告訴親朋好友呢,轉眼間就被人偷走了!夫妻倆不知有多難過了。躺在病床上的黃秀敏無時不在思念著孩子,淚流滿面;失魂落魄的梁志林除了照顧妻子外,每天都要到附近尋找兒子的線索,尋找那名神秘的中年婦女。幾天過去了依然一無所獲,估計是找不到兒子了。8月13日上午,梁志林到良慶衛生院大沙田分院討說法。但醫院認為他們沒有責任。
在民警調查時,大沙田分院有關人員說,大沙田分院成立有10年之久了,從來沒有發生過嬰兒被盜的事件。在病人入住前醫院都會提醒對方注意財物安全,盡量少帶人來探望,晚上只能留一個陪護人員留宿;產嬰后到出院期間不得抱嬰兒外出;晚上都安排有專人看守大門,白天則由在一樓的醫生和護士注意看守。醫院工作人員上班都要求著工作服,醫生是白色的工作服,護士是粉紅色的工作服,護工則著藍色工作服。
醫院方認為這次意外,主要原因是嬰兒的監護人在沒有核實對方身份的情況下,盲目輕信他人。分院共有3個醫生,6個護士,產婦住院后一般很快就認得他們,而且他們工作時都穿制服,制服上寫明醫院名稱和醫生代號,黃秀敏怎么如此輕易就相信那名中年婦女是醫生呢?失蹤的嬰兒是在其母親手中被人抱走的,責任應由對方負責,醫院方不應該承擔責任。
對醫院的管理,梁志林卻有自己的看法。他說,事發后他觀察過幾天,發現醫院的醫生沒有掛胸牌,有些醫生也沒有穿工作服,很難分辨他們是不是醫生。更主要的是,分院沒有在醫院主要出入通道、產房里安裝錄像監控等防盜措施,也沒見有保安在醫院里值班,陌生人可隨意進出產房,沒有人檢查和核實身份。梁志林認為,醫院未盡到合理的安全管理義務與責任,是嬰兒被盜的主要原因。
梁志林夫婦要求醫院給予賠償,經多次與醫院協商,但雙方無法談攏。2007年12月,他們一紙訴狀告上良慶區人民法院,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7萬元。
激辯嬰兒被盜的因果關系
2008年3月4日,良慶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對于嬰兒在大沙田分院被人假冒醫生抱走這件事,良慶衛生院表示沒有異議,法院當庭認可這個事實。
法庭上,梁志林夫婦認為,黃秀敏到大沙田分院生產,雙方之間形成了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因醫院未盡到合理的安全管理義務與職責,導致嬰兒被盜,給他們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和精神上的痛苦,對方應該對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梁志林夫婦認為,大沙田分院在管理上存在瑕疵,是導致嬰兒被盜的主要原因。比如,醫院的工作人員沒有掛牌行醫,有的醫生沒有穿白大褂,使原告無法區分醫務人員與非醫務人員,是造成小孩被騙走的主要原因。其次,醫院沒有必要的保安或值班護士巡邏和巡視,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便利條件。三是醫院對探視人員、送餐人員沒有實行登記制度,對嬰兒出入醫院大門沒有實行查詢檢查制度,容易造成嬰兒被盜。四是醫院沒有履行告知患方防盜、防騙的義務。
醫院的代理律師則認為,原告對“醫務人員掛牌行醫”的理解是片面的,“掛牌行醫”只是要求醫務人員就診時掛牌,并不是要求時時刻刻掛牌。再說,胸牌和大白褂也可能被人偽造。在這起案件中,黃秀敏缺乏應有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才是造成嬰兒被人抱走的主要原因,與醫院的醫療服務沒有因果關系。
另外,醫院的安全保障義務也是在合理限度范圍內的,而不是無限擴大的、絕對的。醫院就是醫院,不是看守所也不是監獄,醫務人員是給患者提供醫療服務,而不是把每個到醫院來的人先設定為犯罪分子,一一盤查。在此案中,如果說嬰兒是從護士手中被人抱走,那屬于醫院未盡到謹慎注意義務,但騙子是從產婦手中騙走嬰兒的,那責任在于原告本身,而不是醫院的責任。
醫院是個開放的公共場所,必然造成人員來源復雜,患方自身提高防盜意識非常重要,否則,醫院提供再完善的服務也起不到作用。
醫院存在過錯,賠償2萬元
法院經過二次開庭審理后查明,大沙田分院能做到各項規章制度上墻,醫務工作人員能按規定穿著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服裝上崗,但沒有佩戴表明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身份的標牌;醫院配有保安,主要是晚上值班,但沒有進行治安保衛巡查;在母嬰同室區,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實行防盜門鎖匙交接、規定探視時間、對進入母嬰同室區探視者進行簽名登記制度。據此法院認為,大沙田分院沒有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在醫院安全保障等制度上存在疏于管理,主觀上沒有盡到謹慎注意,切實保障原告及其初生嬰兒安全的義務,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法院同時認為,原告作為嬰兒的父母,是法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本案中抱走嬰兒的案外人員兩次進入母嬰同室病房,均沒有穿醫院工作人員服裝和佩戴標牌,但原告輕信她是該院醫生,在其要求抱嬰兒去打預防針時,原告毫不懷疑便同意其抱走,原告對嬰兒被案外人員抱走,主觀上也存在過錯。
法院認為,原告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理由正當,但請求賠償數額過高,賠償數額應根據被告的過錯程度、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和當地平均生活水平來確定。判決:良慶鎮衛生院賠償梁志林、黃秀敏夫婦精神損害撫慰金2萬元。
梁志林夫婦對這個判決結果非常失望,“孩子估計是永遠找不回來了,我們會在對他的思念中度過一生,精神上的傷痛是一輩子也消除不了的。現在判決我們只得這點補償,好像骨肉分離算不得什么痛苦一樣。”可是他們沒有錢再上訴,只得接受了這個判決結果。
此案中,誰應當為嬰兒被盜承擔責任或說承擔更多的責任,也在市民中引發了爭論。有人認為,嬰兒被盜案在醫院里,責任就應當是醫院和醫生的;也有人認為,主要還是醫院和醫生的責任,因為家長在醫院一般對醫院是有些依賴的,醫生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只要醫院已經盡到告知義務,就是家長的責任了。
對于醫院的安全管理,醫院也是心有苦衷。一家醫院婦產科醫生這樣說:“現在提倡母嬰同室,醫院全開放了,允許家屬陪護,理念是更新了,但對醫院的管理難度卻是大大增加了,人來人往的,真不好監管。雖然可以利用智能化高科技手段保障醫院病人安全,但也存在安全盲點。如病房內由于涉及病人隱私,就不好安監控探頭。”■
編輯:孫薇薇
案后
醫院嬰兒被盜案頻發不可忽視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初生嬰兒在醫院被盜案時有發生,如:2007年3月5日凌晨,廣東佛岡縣某醫院,一名孕婦在醫院產下一男嬰不到12小時,嬰兒即被一名護士裝扮的人從病房抱走;2007年3月11日凌晨,江西臨川某醫院病房內,一名出生才三天的嬰兒在陪護的奶奶熟睡時被人抱走;2008年2月29日晚上8時多,山東省膠南市某醫院,剛出生不到24小時的男嬰在醫院被人抱走。40小時后警方將嬰兒追回……
嬰兒被盜案頻發,給醫院的安全管理敲響警鐘。販賣嬰兒的犯罪分子,若從民間非法購買嬰兒販賣,往往要花上萬元的成本,而從管理不嚴的醫院盜竊嬰兒,則是零成本,可以說,醫院產房成為人口販子時刻盯住的目標。醫院對初生嬰兒的管理來不得半點疏忽。
據了解,在保護嬰兒的安全措施上,日本一些醫院給新生兒戴上了存有個人信息的IC芯片標簽,以隨時監測嬰兒的去向,防止嬰兒被盜。標簽內的IC芯片可存儲嬰兒的姓名、父母姓名、醫療記錄和其他識別信息。標簽長約2厘米,由醫院“藏”在嬰兒身上某處。萬一有人試圖把嬰兒帶出醫院,醫院里安裝的傳感器就會反應,還會發出命令自動關閉大門,值班護士處的警鈴也會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