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1 月,總設計師鄧小平被評為1985 年度世界風云人物,成為美國《時代》周刊1986 年首期封面人物。
改革幾乎在所有領域內不斷向禁區沖鋒:3 月,以追趕世界科技新潮流為內容的“863 計劃”在小平同志的倡導下啟動。6 月4 日,國務院第一次以《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勵條例》的形式,對企業職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意見進行獎勵,與此同時,國營企業開始實行勞動合同制、招用工人、辭退違紀職工和待業保險等項改革;8 月3 日,連續虧損10 年的沈陽防爆器械廠破產,這個中國第一起破產案無疑是一聲驚雷;為了激活企業,國務院在國內要求進一步推動橫向經濟聯合,意在促進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和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的格局;證券市場快速成長,中國第一家債券股票市場在沈陽市開業;對外,10 月11 日發布《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引進外資”由特別的政策成為全國性的政策……
所有這些改革和開放政策,仍以減稅讓利為主要內容。財政,兜著利益格局調整的底。僅僅是調減企業調節稅、增提折舊、增加補貼,就增支減收近百億元。因而,政策力度越大,財政收支壓力就越大。3 月15 日,王丙乾在全國國庫券工作會議上強調,國庫券發行工作今后要長期進行下去。
8 月3 日,田紀云副總理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告誡,去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相當高,財政收入和支出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但這個過高的速度不可能持久。
財政困難剛剛緩解,又面臨著客觀挑戰。為此,財政一方面采取措施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加快稅收改革的步伐。
1 月7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頒布實施;9 月15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使用稅暫行條例》同時頒布;9 月25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出臺……但是,因為新稅種征收成本高、稅源小而分散,對緩解財政收支壓力作用不大。
國家同時加強了對經濟領域的財政監督。1 月27 日,國務院發出《關于清理和整頓“小錢柜”的通知》,決定結合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進行一次認真的清理和整頓。4 月13 日,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通知》。7 月3 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條例》,使之能真正起到社會監督的作用。7 月11 日,財政部向國務院提出《關于派設中央企業財政駐廠員機構的報告》,8 月18 日,國務院批轉了這個報告。
但財政狀況繼續惡化,財政收入占GDP 比重比上年下降近兩個百分點,達到20.8%,此后一路下降,中央財政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也由過去的穩定徘徊在50%以上一降而為47.5%,此后更是一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