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春晚廣告味濃重的《好心情》很確切地反映了2001 年。
新世紀的第一年,中國的全球化進程有了關鍵性的進步。7 月13 日,北京時間22:00,2008 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于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 次全會中揭曉。當薩馬蘭奇說出“Beijing”,中國人開始狂歡。
9 月6 日至9 日,APEC 財政部長會議在蘇州召開。APEC 財長會議以及財長會議框架下實施的若干倡議活動,對促進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區域內經濟技術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11 月10 日,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通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決定,國人再次歡欣。
5 月10 日,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在美國檀香山舉行的中國經濟研討會上指出,一個擁有13 億人口的、巨大的、開放的市場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5 月17 日,中國政府15 億美元等值歐洲債券發行簽字議式在倫敦舉行,這開創了當時發行規模之最。
6 月7 日,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發布《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金融類上市公司審計業務臨時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銀行證券保險行業上市公司應同時聘請中外各家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提供會計報表審計服務。6 月25 日,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基金管理委員會正式任命了準則咨詢委員會49 名成員,財政部會計司司長馮淑萍作為亞洲代表名列其中。
11月20 日,財政部決定取消七項涉及企業資產與財務的行政審批事項,如審批投資單位境外投資經營情況的年度財務報告等,財政部將通過建立企業內部議事規則等措施,規范和約束企業的資產財務行為……
另一種變化在財政內部展開。項懷誠在7 月27 日閉幕的全國財政工作座談會上,特別強調了全國財政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更好地改進工作作風問題,并提出了四點要求:第一,實事求是,不做假賬;第二,求進步,促發展;第三,學習新知識,開創新局面;第四,狠抓落實。11月1日,《求是》雜志發表了項懷誠的《切實加強財政工作作風建設》一文。
財政改革的動作喜人。2001 年,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分步實施稅收制度改革”的要求,以“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為原則,進行了1994年之后又一次大規模的稅制調整與改革。2001 年,實施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財政部在1998 年開始全面系統地研究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適合我國政治經濟體制的國庫單一賬戶和財政資金集中收付制度,于2001年起在中央實施改革試點。12 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意見的通知》,以綜合預算編制為出發點,以預算外資金管理為重點和難點,以強調收支脫鉤為中心,以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為保障,明確提出進一步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的步驟與相關措施。
12 月13 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全國社保基金。此舉為中國的社會建設又帶來一大欣喜。
這一年,稅收突破l.5 萬億元,中國經濟開始新一輪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