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是一縷春風/ 輕拂百姓的心懷/ 我愿是一道彩虹/ 把小康金橋架起來……”一曲財政歌唱出了吉安財政文化理念,服務型財政打破了“財神爺”的民間形象。
先行
2003 年以來,江西省財政系統開展“八項服務承諾”活動,為進一步深化“八項服務承諾”,2006 年江西省財政廳又提出了“效率· 溫馨”的主題活動,加強機關建設。抓住第一次契機,吉安財政提升了服務水品:“這幾年,我們通過貫徹落實‘八項服務承諾’、建設‘效率· 溫馨’財政文化等活動,機關作風好多了,群眾滿意度也上來了”,吉安市財政局局長劉衛國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2007 年,江西省財政廳組織了全省財政系統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吉安再次抓住契機,將財政服務做成了一種文化。吉安財政局工作人員說,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之初,他們廣泛地征詢意見、接受監督。他們倡議全市財政系統廣泛動員、積極參與,通過電臺、電視、報紙等媒體,公布投訴熱線電話和投訴信箱郵箱,接受群眾監督。最終,吉安財政局向社會各界發放5000 余份意見征求函、召開10 余次專題座談會、發放宣傳資料6000 多份、征求意見表1500 多份、接待來訪群眾500 余人次。
溫馨
“微笑從我開始”,這是吉安財政微笑服務的口號,平和簡單中滲透著溫馨。2008 年,吉安財政全面推行微笑服務,一張張美麗的笑臉成為吉安財政的名片。“門口就看著他們笑,本來火急火燎的心也平靜了,覺著事兒應該能辦成!”,遂川李某談到補辦“一卡通”時如是說。“一卡通”是吉安市財政統一頒發給農民的“綠色存折”,各種惠農補貼資金直接打到里面,李某弄丟了“一卡通”,立刻“火急火燎”地趕到財政局,“事情很快解決,還沒看到想象中的冷臉,辦事的姑娘笑得像朵花兒一樣”。
其實,并不是“辦事的姑娘”,在吉安財政局,這種微笑已成為常態。通過對服務工作“八比八看”,全局上下積極開展爭先創優活動,評選出“微笑先生”和“微笑天使”。目前,“微笑服務”理念已成為典型經驗在全市推廣,而吉安財政局已連續六年榮膺全市“最佳文明服務窗口”稱號。

此外,“請、您好、您走好”等文明禮貌用語,統一的桌牌,整潔的環境,吉安財政局從細節創造溫馨的環境,讓每個來辦事的人如沐春風。
效率
“一般事項要求科室、單位3 個工作日內辦結,特殊事項必須在7 個工作日內辦結。”吉安財政局工作人員說這是他們辦事的時間要求。
近年來的政府機構改革中,“效率”一詞頻頻出現,也是衡量一個政府部門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吉安財政建設服務型財政文化,效率的提高成為必然。2008 年,吉安財政全面開展機關效能建設,落實首問責任制和工作限期辦結制,明確各項工作辦結時限和責任要求。對本局行政許可事項及辦理事項進行了梳理,重新擬定了辦理依據、辦事流程及辦結時限等要求,減少審批程序。同時還修改完善了《擬辦意見辦理程序》、《財政資金撥付流程》及《行政服務事項辦理程序》等一系列業務工作規范。
此外,辦公系統信息化也成為吉安財政提高服務效率的招數之一,在《吉安財政信息網》上,網上辦公大廳方便了財政事務的辦理,網站點擊率長期位列市直單位網站前茅。
公開
“財政需要建立一種陽光性的文化,公開才能做到公平、公正!才能方便廣大與財政有關聯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社會各界的查詢與監督,才能使財政人更好地做到‘心系群眾,財政為民’”。江西省財政決策咨詢研究中心陳向明認為,財政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健康發展。
為做到政務公開,局辦公樓大廳設置了電子顯示屏和樓層示意圖,在每個樓層設置了政務公開欄,編印了《吉安市財政局行政執法職能》和《吉安市財政局政務公開目錄》。在市政府網站和吉安財政網站設立了政務公開欄,將政策法規、辦事指南等政務公開內容通過多種形式及時、全面地進行公開。
同時,廉政文化建設也增加了吉安財政公開的“底氣”。2008 年6 月,吉安財政局開展了廉政文化建設,將廉政文化普及到機關和工作人員的家庭。每個辦公樓層張貼了廉政格言,引導員工自律自警,干部家屬簽定了《家庭助廉責任書》,打造堅強的廉政后盾。
肯定
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吉安財政文化建設獲得了肯定。吉安財政局工作人員透露,在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組織的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吉安財政局在公開辦事程序、服務態度、政務公開、辦事效率等方面的滿意度達到100%,總體滿意度也達到100%,在全省區市財政局滿意度調查綜合得分排名第一,在全省財政系統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綜合考核中,也榮獲第一名,并被省政府評為“2007 年全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人民群眾滿意的行政管理部門。”
財政服務獲得肯定,財政文化是否也能通過合適的方式得到鼓舞?吉安市財政局局長劉衛國說:“我考慮的是讓這種工作作風保持下去并發揚光大,真正形成一種財政文化。受到革命老區紅歌影響的啟示,就想到創作財政文化歌曲。”于是,一曲《陽光財政頌》誕生了。
解析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關于財政文化的論述中提到,財政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財政部門在長期的財政實踐活動中積累的各種物質形式、行為規范、管理制度、價值觀念、職業道德的總和。
江西財經大學財政系肖建華認為,財政文化應當融入當地經濟社會文化之中;陳曉明則認為除了服務,財政文化還要注重誠信文化建設,花好納稅人的每一分錢,保證政府理財的安全、效率。采訪過程中,陳曉明反復強調財政文化建設的公開透明原則,“堅持公開透明,不管是對外服務,還是對內制度制定、資金安排都要放在陽光下接受監督,這樣才能構成健康的財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