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倉港自從1992年初開發建設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國家從宏觀層面上把太倉港定位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干線港。江蘇省要求把太倉港建成集裝箱干線港、江蘇第一外貿大港。盡管太倉港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時機,但其面對的競爭和挑戰也是非常巨大的。太倉港目前與長江下游的張家港港、泰州港、常熟港、江陰港、常熟港在經濟腹地、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方面各有優勢和劣勢,各港之間也為自己的競爭地位做出不懈的努力。為此,文章通過模糊分析法比較太倉港與長江下游幾大港口之間的現狀,來探討提升太倉港口競爭力的策略。
關鍵詞:模糊分析法;太倉港;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2-0085-05
Abstract: Sinc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cang port on early of 1992, it was given great attention and full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 The country takes the Taicang port as th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port of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ailing center from the macroscopic view. Jiangsu porvince wants to develop Taicang port as th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port and the primary foreign port of Jiangsu.Now Taicang port faces the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but the face of competition and challenges are still very great. Taicang port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economic hinterl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with the other port like Zhangjiagang port, Taizhou port, Changshu port and Jiangyin port. And each port makes unremitting efforts for improving its competitive posi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icang port's strategy by comparing the Taicang port and other port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zi River through fuzzy mathematics assessment.
Key words: fuzzy mathematics assessment; taicang port; development measures
0引言
長江中下游河段主要位于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具有綿長的深水岸線、通江達海的優越條件,且長江沿線是我國生產力布局的重點地區,長期存在著較強的運輸需求。因此,長江水運較為發達,港口建設和發展也走在前列。
目前,長江下游已形成以上海港為中心,南京、張家港、南通和鎮江等四港為側翼的集裝箱港口地域組合雛形。根據各港口的發展規劃中吞吐量預測,到2010年:上海港為2.8億噸屬超巨型港,寧波港1.5億噸、南京港1.01億噸為巨型港、舟山港8 200萬噸為超大型港、南通港4 790萬噸、鎮江港4 500萬噸、泰州港1 930萬噸、張家港港2 000萬噸、江陰港1 407萬噸、常熟港1 170萬噸、太倉港1 010萬噸為大型港。
為了能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獲得更高的利潤,這些港口企業采取了各種競爭戰略,如加大碼頭的建設,擴大港口生產能力和規模等。太倉港位于長江經濟帶與沿海經濟帶的“T”型交匯處,具有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但是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如何才能發展成地區中心大港,也是太倉港需認真研究的課題。
本文通過模糊分析法,從對2010年港口吞吐量的預測,就太倉港與長江下游吞吐量相似的港口,如泰州港、張家港港、江陰港、常熟港進行分析比較,來研究太倉港的競爭力,探討影響太倉港口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從而尋找提升太倉港口競爭力的途徑。
1模糊分析法的運用
1.1模糊分析法的概念
模糊分析法是以模糊數學為基礎,將邊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這種分析法的特點是簡單易操作,所以被很多行業采用。但是,模糊分析法要建立權重集,這個權重一般都是通過專家打分所得,受主觀影響較大;另外,其采用的絕大部分指標都是定性的,指標的采集受專家知識結構和主觀性的影響太大。因此,鑒于這一缺點,在指標體系的確定方面,在保證指標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必須盡量采用定量指標代替定性指標,從而很大程度上消除專家打分的主觀性,增強指標數據的客觀性與可靠性。
1.2模糊分析法的運用
采用模糊分析法來評價港口企業的競爭力首先要確立指標體系。本文是對泰州港、常熟港、張家港港、江陰港、太倉港港口集裝箱運輸方面競爭力的評定,所以指標體系的選擇主要是對集裝箱運輸有重要影響的因素。
這里主要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與綜合分析,最終確定的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此外,還要確立指標權重,即確定指標體系中各級指標對于評價目標的相對重要性程度系數。主要選用直接評分法為權重確定方法,采用先設計好指標體系,以表格的形式由行業專家賦予II級指標體系中各層次指標的權重,然后進行平均統計和歸一化處理。方法如下:
(1)第I層指標權重的確定
首先,由各位專家在給定的值域區間內就指標的重要性評分:
再次,第j項指標的綜合重要性評分為:
再次,通過對相關專家的問卷調查與訪談,綜合整理專家評價結果和建議,并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修正,利用上述步驟可得到權重結果見表1。
本文中用到的數據以2008年中期為準,具體指標數據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具體指標的一些說明:①在這里直接腹地統計中,因為港口在部分腹地上有重疊,這里只統計其不能交叉到的部分。泰州港、張家港、江陰港、常熟港、太倉港只統計本地區的數據。②港口自由度作為這里的唯一的定性指標,出于太倉港、張家港港都實行了區港聯動,在港口自由度方面賦予其統一的5分。③在裝卸效率方面,這里取各港曾經創造的最高單船裝卸效率紀錄為準,因為其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港口裝卸的水平。
為了使各指標數據具有可比性,采用下面的標準化處理方法對指標進行處理。標準化處理就是將屬于同一類的一組數據的數值進行加總,然后用各項具體指標數據除以加總數,得到各項指標的具體的標準化結果,用來表示其在這一同類指標中占據的位置。其具體數學表達式如下式所示:
標準化處理方法可以對不同種類的指標數據進行規格化處理,使其具有可比性,并能夠很好地體現各項指標在總體項目中的相對位置。為了體現指標對競爭力影響的正反方向,在處理過程中,對那些有競爭力最終評定結果起削弱作用的指標要取其相反數,以體現其對最終評定結果的反向影響作用;同時,為了提高評價結果的可觀察性,還對處理后的結果統一乘以100,使最終評定結果介于0-100之間。
運用此方法對指標數據的處理結果如表3所示。
用指標權重乘以對應的指標數據,然后進行加總,就可以得到最終的評定結果。競爭力最終評定結果如表4所示。
1.3評定結果分析
以上評定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太倉港與其他港口之間的競爭力差距都不很大,太倉港在綜合評分上略高于其它港口。其中從各分項指標來看,他們也是各有優勢,且差距并不明顯,這也是長江下游這幾大港口之間一直激烈競爭的原因所在。
從各項二級指標數據來分析,還可以看到:
(1)港口經營環境方面,太倉目前看來自身的經濟發展還比不上常熟、張家港、江陰,但是太倉港是以蘇州地區為其經濟腹地,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且隨著太倉市臨江產業的發展,太倉港腹地的GDP會迅猛增長。因此,太倉港還應大力發展臨江產業,并依托港口資源優勢,吸引蘇錫常貨源。同時,在港口費率和船舶平均在港停時這兩個具體指標上,太倉港也存在發展改進的空間,這就要求太倉港要大力推進信息化工程建設,實施科技興港戰略,并加快推行“區港聯動”,盡快實施大通關工程。
(2)在港口基礎設施方面,太倉港集裝箱泊位和堆場面積比起其他港口優勢明顯,但是應加強集裝箱泊位的建設和堆場面積的有效利用,大力宣傳太倉港,并放低物流企業進駐的門檻,建立物流中心,讓更多的貨源從太倉港進出,從而有效利用太倉港優良的港口設施,使自身競爭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3)從航線覆蓋面上來看,太倉港雖然比起泰州港、張家港港、江陰港、常熟港航線覆蓋面廣,但是只能在近洋航線和支線的基礎上適量開通遠洋航線,如臺灣線、韓國線、日本線,外貿航線開發不足,主要還是以內貿為主近洋航線。
(4)在其他具體指標上,可以看到太倉港和其它幾大港口相比,優勢也并不明顯,對于打造“長江第一港”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對港口競爭力影響程度大的指標,一定要努力加強,不足之處應當努力改進,才能使稍微的競爭優勢逐漸增強,從而在激烈的角逐中勝出,在后面的具體對策分析中將得到具體體現。
2太倉港口發展戰略定位
太倉港要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鐵礦石海進江中轉運輸體系的重要節點,以國際集裝箱干線運輸和外貿進口鐵礦石轉運為主,相應開展石油化工品中轉貯運,并兼顧臨港工業開發功能。
(1)打造長江第一港
目前,太倉港已先后被批準為國家一類口岸、集裝箱運輸中轉港、江蘇省重點建設的第一外貿大港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干線港。
(2)將太倉建設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相配套的組合港
太倉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組合港,與上海大小洋山錯位發展。將經濟發達的腹地內生成的集裝箱貨物,一部份中轉到大小洋山港作為遠洋航線的出口貨物,另一部份直接開辟近洋航線出口,同時可以作為長江中上游內外貿貨物的中轉港。
(3)全面帶動太倉市及蘇州市經濟的發展
太倉港碼頭群的建設需要更大的產業支撐,太倉要加大招商引資,發展臨江產業,實施水陸并進式的開發。
(4)將太倉港建設成為物流中心
隨著碼頭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港口通過能力的不斷增強,必將引來大量貨物進出太倉港,貨物的集散使貨主把港口作為交易的場所,這將帶動物流增值服務業務的擴大,如報關、報驗、倉儲、分票、包裝、加工等,同時需要相關的物流配送運輸服務,從而帶動物流業的發展,成為物流中心。
3太倉港發展對策
3.1大力發展臨港工業
臨港工業是依托港口資源優勢、在港口附近區域開發建設起來的臨港企業群。在跨國公司的全球資源優化組合過程中,臨港區域是現代化產業密集布局的理想地帶。
目前,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緊緊抓住國際產業轉移機遇,按照自身產業發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一批基地型項目,臨江產業集聚效應已經顯現。到2004年底,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累計引進項目169個,總投資約66億美元,注冊外資約1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3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120億元,完成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60億元人民幣。
太倉港口拉動臨港工業,臨港工業又帶來巨大的物流需求,臨港產業因港口而興,同時又是港口物流發展的重要依托,臨港工業和港口實現雙贏。因此,必須充分發揮太倉港臨港產業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積極開拓蘇錫常地區的貨源,使太倉港成為該地區企業首選的進出口港。
3.2加大港口設施的利用率
一方面要加強港口宣傳公關,使國內外的航運公司、物流企業和貨主等加深對太倉港的了解,擴大對外影響,以便開辟更多的航線、吸引更多的貨源,從而加大碼頭集裝箱堆場和泊位的利用率。
港口的宣傳必須提前謀劃,精心準備,針對報紙、電視臺、網絡、專業報、行業報各自的特點和優勢,提供不同角度的新聞背景資料,利用不同媒體的優勢來增強宣傳的效果。
另一方面還要以企業為主體,以資本為紐帶,努力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實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或企業集團。
3.3吸引全球承運商開辟亞/歐和跨太平洋干線航班
太倉港要努力發揮好擁有蘇南豐富貨源腹地、地處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線交匯點的優勢,加強與上海港以及長江沿線港口的合作,緊緊依靠市場和行政推動兩種手段,協調推進貨源開發和航線航班開辟,爭取更多大型班輪公司落戶太倉港經營航線。力爭到2010年,太倉港要擁有韓國、日本、臺灣、香港、東南亞、新加坡、澳洲、美國、加拿大等10條以上近洋和遠洋外貿干線,內貿航線覆蓋國內主要港口,長江支線基本覆蓋沿線所有港口,建成名副其實的近洋干線港、內貿樞紐港、江海中轉港,并凸顯遠洋干線港雛形。
3.4錯位競爭,提升整體競爭力
長江下游港口因多年來缺乏合作協調,出現了許多對抗性競爭。據統計,南京以下的長江段,已建、在建和待建的萬噸以上碼頭泊位共100多個,造成貨源不足,浪費巨大,港口的設施能力也未能充分發揮。
因此,為了提升長江下游港口群競爭力,必須要加強合作,合作最重要的是功能分工明確,促進錯位競爭。
太倉港是體現蘇州港競爭力的樞紐性核心港區,未來發展應以國際集裝箱和鐵礦石運輸為重點,充分合理開發利用優良的深水岸線資源,發展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干線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鐵礦石海進江中轉運輸體系的重要節點,并相應開展長江沿線石油化工品中轉貯運及臨港工業的能源、原材料、產成品運輸。
參考文獻:
[1] 張聯軍,宗蓓華. 港口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綜合運輸,2004(6):50-53.
[2] 張聯軍. 港口競爭力的主要影響因素評價[J]. 港航研究,2007(6):25-29.
[3] 胡大立. 企業競爭力決定因素及其形成機理分析[D].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4] 蘇州市港口管理局.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 蘇州港總體規劃[Z]. 2006.
[5] 太倉市發展計劃委員會. 太倉市現代物流業“十一五”規劃研究報告[Z]. 2004.
[6] 張麗君,侯超惠,胡國強,等. 現代港口物流[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7] 國家信息衷心中國經濟信息網. 中國行業發展報告港口業[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8] 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管委會. 太倉港總體規劃布局[Z].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