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糧食是一種特殊商品,糧食流通不僅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穩定社會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黑龍江省作為我國主要商品糧基地,具備了建設糧食物流業的基礎和優勢,但黑龍江省糧食物流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通過對黑龍江省糧食物流的SWOT分析,以此促進黑龍江省糧食物流的發展,使黑龍江省融入國內和國際物流市場,形成強大的競爭力,最大限度地適應糧食市場化和經濟全球化需要。
關鍵詞:黑龍江;糧食物流;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30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12-0113-03
Abstract: Grain is special merchandise, grain circulation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social. Heilongjiang is main marketable grain base in our country, provided with the foundation and the advantage of grain logistics industry, but it has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logistics of Heilongjiang. The SWOT analysis of grain logistics of Heilongjiang that could develop it, make it to integrate in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markets with strong competition ability, to satisfy the need of market-oriented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Heilongjiang; grain logistics; SWOT analysis
黑龍江省是中國耕地面積最大的省份,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不論是糧食的商品率和商品量,還是人均占有量和調出量,都名列全國前幾位,被稱為中國的“糧食市場穩壓器”、“中國最大的商品糧戰略后備基地”。糧食物流在全社會物流中占有較大比重,僅糧食運輸量一項在全國各類物資運量中居第七位。發展糧食物流不僅是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而且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黑龍江省糧食物流發展的SWOT分析對糧食物流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優勢
1.1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已經形成
目前,黑龍江省已初步建成和完善了以哈爾濱為中心,輻射全省,聯結全國及東北亞主要國家,以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構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2006年,哈爾濱鐵路局全年貨物發送量完成20 117萬噸,首次突破2億噸大關;旅客發送量完成9 422萬人;換算周轉量完成l 355.3億噸公里;貨車周轉時間完成2.69天。公路運輸全年累計完成客運量5.1億人次、周轉量280.6億人公里,貨運量4.8億噸、周轉量252.1億噸公里。水運完成客運量252萬人次、周轉量3 243萬人公里,貨運量l 389萬噸、周轉量21.2億噸公里。全年共完成運輸飛行起降3.8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92.6萬人次;實現貨郵吞吐量4.6萬噸。
l.2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
黑龍江寬帶已覆蓋所有鄉鎮以及百分之六十的行政村,采取無線接入、光纖加模塊、光纖加接入網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了全省百分之百行政村通電話。同時,由黑龍江通信公司承建的農業信息網已經建立起省、地市、縣、鄉四級網絡體系,覆蓋122個局域網節點和1 015個鄉鎮節點,實現了近千家農業部門的互聯互通,網絡規模和技術水平均居全國第一位。已經建成了電子商務CA認證系統,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為現代物流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撐和保障。
1.3已經形成和正在建設一批物流中心
已有多家大型物流公司在黑龍江建立和準備興建。如總投資為1億元的公路貨運樞紐——哈爾濱濱江公路貨運站已正式投入使用;實力雄厚的哈爾濱郵政易通物流有限公司已開始運營;哈爾濱香坊糧食物流中心項目占地22.5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2億元,3條鐵路專運線穿梭其中,是集糧食儲備、運輸、加工、批發于一體的全省最大糧食物流中心。設糧食批發交易區、糧食儲運區、糧食加工區和物流服務區四個功能分區。新增糧食發運系統和信息系統,重點建設散糧接收發運系統、糧食中轉站、質量檢測中心,以及電子交易和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等項目。這為黑龍江糧食物流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4商品市場網絡
黑龍江省將建設以糧食批發市場為主,集質量檢驗、信息服務和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糧食流通綜合服務體系。市場體系擬設立以哈爾濱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為龍頭,以區域性的糧食批發市場和大中城市成品糧批發市場為骨干,以遍布城鄉的集貿和零售市場(超市)為基礎的三級糧食市場體系;糧食物流節點建設將以物流節點為骨干,其他鐵路沿線庫為輔形成現代物流儲存、集并和發運網絡。
2劣勢
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糧食管理體制和觀念的影響,黑龍江省糧食物流仍停留在傳統物流水平,與糧食流通需求相對照存在許多問題。
2.1糧食庫存大、流通成本高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商品率超過70%。近些年隨著糧食產量逐年增長,商品量的增加,糧食庫存逐年加大,全國糧食供求長期處于局部、相對過剩狀態,糧食企業順價銷售的難度加大,致使全省糧食庫存逐年遞增,使糧食生產和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庫存量造成糧食陳化降等問題,而且糧食的儲存、管理費用、銀行利息等,造成了財政包袱沉重、新糧接收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甚至個別糧食購銷企業出現了為保補貼儲糧不愿賣的苗頭。
黑龍江糧食南運,走鐵路加水運到廣東,流通費用占銷售總成本的35%左右,如果從大連口岸出口糧食,流通費用占30%左右,撒漏損失一般占3%~5%。而歐美國家流通費用率最高不超過25%,撒漏損失不超過1%。
2.2糧食流通缺乏市場化機制
黑龍江省現有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力量分散、粗放經營。企業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倉庫、車隊,大而全、小而全,重復建設嚴重,自備倉儲和運輸設施利用率低。糧食物流主體還主要是由購銷主體來完成,第三方物流還處在初創和試運行階段。這種狀況難以使糧食物流形成規模,造成物流成本高昂,也不符合糧食現代物流專業化、集約化和社會化的要求。
2.3儲運基礎設施落后
經過幾年建設,黑龍江省的糧食倉儲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按糧食現代物流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如糧食散裝機數量較少,烘干機效果不好等,影響了整體功能的發揮。散糧裝運和接卸設備缺乏,使許多糧食得不到及時中轉,運輸設施簡陋引發糧食在途時間長、途中損耗大、運輸費用高。包散結合、公鐵水路運輸共存的多式聯運還沒有開始應用。另外,一些糧食設施的建設缺乏科學化論證和有效的管理,導致了糧食倉庫、糧食加工廠建設和布局不合理,影響了糧食物流的合理組織,不利于糧食物流的發展。
2.4農業信息不暢
信息貫穿于糧食物流的始終,從產前、產中到產后,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的物流信息都應作及時處理。目前,農業信息網絡不健全,農戶居住分散,溝通渠道不暢,市場供求信息不能快速傳遞,農戶獲得市場信息的成本偏高。少數物流企業只是在局部環節運用計算機管理,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導向,糧食生產和流動具有盲目性,難以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
2.5觀念落后,缺乏物流意識
雖然有關部門對糧食物流高度重視,但人們對糧食物流涵義的理解普遍比較模糊,在觀念上沒有接受現代物流理念,把糧食物流只看作是糧食倉儲、運輸和糧食裝卸等環節,而沒有擴大到糧食的生產布局、種植結構調整、品種流向的確定、收購商品糧食的擺布、實體運動所必需的裝卸以及糧食加工增值和信息環節。在糧食運輸環節,也只是從本企業的角度衡量運輸的合理性,沒有顧及宏觀上的資源利用,致使糧食物流中存在大量的迂回運輸,重復運輸。
2.6農業科技滯后,專業人才匱乏
糧食物流是一個人才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糧食物流企業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全國糧食物流行業普遍缺乏適應現代物流及整個供應鏈過程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黑龍江省由于農業科研發展相對滯后,重大科技儲備不足,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不穩,科研和推廣人員流失嚴重。傳統糧食企業員工素質較低,糧食產品包裝和加工工藝方面的專業人才奇缺。
3機會
3.1市場空間廣闊
“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將繼續大力擴大對外開放,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為糧食現代物流建設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資金來源以及發展需求。尤其黑龍江省是糧食大省,這些糧食除了農民自用以外,大部分都將要變成商品,形成巨大的糧食物流。
3.2政府日益重視現代糧食物流的發展
2002年的國家八部委關于進一步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糧食市場化,客觀上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要求。
3.3加入WTO對黑龍江省物流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
從短期看,加入WTO后,克服貿易壁壘的費用下降,推動進出口貿易的迅速增長,將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空間;從長期看,物流業的本身又降低貿易的運輸費用,從而對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縮小帶來積極的影響,并加速黑龍江省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而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擴張的市場空間。
4威脅
4.1加入WTO,給黑龍江省糧食發展及物流業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
糧食產品“賣難”的問題會進一步加重,國外物流企業將進入我們的物流市場。他們在資金、人才、技術、經驗、客戶群體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造成巨大的威脅。
4.2對現代物流服務的市場需求不足
老企業較多,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相當多的企業仍然保留著“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組織方式,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
4.3政策扶持力度小
物流產業的發展需要各個方面體制的配合。從國家法律制度到省市及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都需要統一協調。但黑龍江省有關物流方面的法律,規章制度還不健全,市場準入與退出、企業產權制度等方面,并不能適應現代物流企業的需要。管理模式條塊分割,各市區之間地區保護現象嚴重,阻礙了物流的統一規模化發展。
4.4糧食物流宏觀調控市場化機制不足
糧食物流管理仍在實行計劃經濟時期制定的一些規則,糧食物流體系建設和物流管理辦法缺乏市場化機制,制約了糧食流通的發展。如糧食流通還在執行《糧食調運管理規則》和《糧食運輸管理辦法》等一些老辦法,沒有結合當前糧食流通的客觀實際和加入WTO后的市場運行規則要求及時進行修改、補充。沒有依據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對不合理的糧食網點布局進行撤并和有效的組合;沒有根據市場行情變化進行必要的信息溝通和提供信息服務,使糧食物流分散而低效率,給實際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參考文獻:
[1] 郭翔宇,曾福生,劉葆金. 農業經濟專題研究[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122-138.
[2] 慕艷芬,朱東紅. 福建省糧食物流現狀及策略思考[J]. 物流技術,2005(12):11-14.
[3] 傅嵐. 江西省糧食物流信息系統建設芻議[J]. 商場現代化,2007(5):153-154.
[4] 趙春雨. 黑龍江省糧食物流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 北方經貿,2004(12):30-31.
[5] 高艷,冷志杰. 黑龍江糧食物流發展的障礙及對策研究[J]. 物流科技,2007(7):35-37.
[6] 韋恒. 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SWOT分析[J]. 物流科技,2006(3):86-87.
[7] 趙勤. 黑龍江省現代物流發展的戰略目標與思路[J]. 商業研究,2004(11):l68-169.
[8] 金曄,劉增凡,魯敏. 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 物流科技,2004(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