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重建將是一條漫漫征途,在自身實力和政府扶持下,相信上市公司很快就會恢復生產,并將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與災區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的重建
最近,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在媒體與坊間流傳:55歲的都江堰市民楊國華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被掩埋在廢墟里5天,當被救援人員抬出來的時候,他提出了第一個要求:“有電腦能上網嗎?能幫我看看今天的股市情況嗎?”所有在場的人不禁啞然:這老頭兒,愛惜股票甚于愛惜自己的生命!
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和國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那些身處地震災區的上市公司,更背負著股民、職工等眾多利益相關者的生計,其重建工作也牽動著更多人的希望。
據統計,汶川地震受災面積高達10萬平方公里,超過國土面積的1%,受災人口則超過45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3.4%,幾乎相當于一些中小國家的人口。據四川官方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四川全省有22428家企業受災,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有業內人士估計,災區上市公司的直接財產損失已經達到100多億元,間接損失則可能會超過500億元。
幸運的是,占四川上市公司總數92%的公司受地震災害的影響較小。60%的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沒有受到影響,32%的公司老廠房出現裂縫,經過短暫停產后也很快恢復生產,只有8%的企業由于主要資產位于震中,受災損失嚴重。
受災嚴重的上市公司直接經濟損失大多分別超過了1億元:岷江水電2.7億元;四川長虹1.49億元;宏達股份1.6億元;金路集團1.3億元;*ST長鋼接近1億元。
地處川渝的東方電氣盡管未以數據公布損失,但其旗下的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作為重災區漢旺鎮的支柱企業,是我國三大汽輪機廠之一。他們的損失最為慘重:固定資產全部報廢,直接經濟損失超過70億元。地震發生時,該廠2萬多職工中有1/3正在上班,死亡人數已超過千人。東方汽輪機廠的損失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必然會影響東方電氣未來的股價。
災后重建,樹立信心是關鍵,而政策信心能夠造就企業和股民最大的利好。政府在災后重建規劃中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考慮,給予公司一些優惠政策和相關資金補助,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生產能力。在此方面,曾經面臨同樣災難的日本,其經驗值得借鑒。
1995年1月17日凌晨5時46分,以日本神戶為中心的阪神地區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許多人尚在睡夢中就被倒塌的房屋壓住或被大火吞噬。地震造成6430多人死亡,3萬多人受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阪神大地震發生后,日本一度出現了信心下降的情況。受災嚴重的大阪和神戶是日本重要的制造業中心,雖然震級遠低于汶川大地震,但造成的企業財產破壞卻不亞于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萬億日元(當時約相當于1000億美元),總損失達國民生產總值的1%—1.5%,拖累日本經濟增長2.5個百分點。日經指數連續下跌,期間,著名的巴林銀行也因此受累破產。
阪神地震后的重建工作艱辛漫長,耗費了近10年之久,花費近10萬億日元。但在此過程中,日本的相關金融法律體系和地震經驗教訓總結機制都得到了完善。日本對于受災地區上市公司的補助沒有停留在表面上的直接補助,而是采用了一些財政政策手段支持受災公司和產業的長遠發展。如減輕稅賦,政策傾斜,鼓勵金融機構放寬融資手續,減少貸款利息來減輕企業負擔,適當延長受災企業貸款的償還期限,并免除因此而增加的利息負擔等。在其強大的災后重建政策扶持下,日本社會經濟迅速恢復。
在我國,目前彌補重建資金的缺口,落實重建資金到位是當務之急。中央財政已經表態,今年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后恢復重建基金,明后年繼續作出相應安排,很多受災的上市公司將因此受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也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級財政稅務機關將企業實際發生的因地震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并制定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然而,整個災后重建所需資金可能在2000億到3000億元。僅靠中央財政撥款、財稅的減免依然是杯水車薪,拓寬受災嚴重的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以促進其盡快恢復生產能力是許多國家共同的做法。目前,我國有關部門的金融機構也在積極行動,支持受災上市公司開展重建工作。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近日在四川實地查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上市公司的受災情況時表示,中國證監會正在研究和制定具體的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災區企業開展災后生產恢復和重建工作,在職責范圍內不斷提高辦事效率,推動上市公司災后重建的進度和步伐,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融資和上市公司再融資申請,要“特事特辦,開辟‘綠色通道’”。
政策已明顯傾斜,這也是上市公司非常渴求的。但對于制定重建方案、確立融資計劃,許多公司的態度卻是“三緘其口”,因為任何重大決策都應經過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討論。
有了“綠色通道”,還需要更多的資本金。一些專家建議,可以考慮采取私募合股的方式迅速解決資本金。
當前中國經濟良好的發展前景與主要發達國家受次債危機所累的大環境有利于吸引各種私募股權投資者參與四川的發展性重建。為了有利于盡快開展私募合股,首先鼓勵四川省現有各類投資公司整合為一家或幾家投資控股公司,以項目為基礎與央企和省外國企合股建立項目公司,由中央相關部門協調,盡快落實具體項目與合作對象。
吸引民營資本和國際投資者也是一個不錯的融資渠道。在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卡塔爾投資局(QIA)、迪拜投資公司(Istithmar)等這樣富有但缺乏投資機會的小國投資公司看來,中國是具有巨大投資機會的大國,而且他們在國際實業項目上也有巨額投資先例。
等、靠、要,不是一個聰明的上市公司的正確選擇,徒有一腔熱情也不能挽救企業于水火,上市公司應采取理性的自救措施。在獲得來自政府的資金、政策支持的基礎上,恢復生產能力,借此機遇將公司治理結構最優化,增強企業的盈利水平和能力,從而實現企業與投資者的雙贏,是目前受災企業重新樹立的核心,也是重建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投資者興趣的有效途徑。
以損失慘重的東方電氣為例,其下屬企業已全面恢復生產,為了避免訂單流失,東方汽輪機1/3的設備留在漢旺鎮,多數已轉到德陽的閑置車間。與此同時,東汽德陽重建計劃同步啟動,其重建所需土地受到國家領導人“特事特辦”的支持后,該公司在德陽市已經初步準備圈地3000畝。重建領導小組也已誕生,并將邀請中國聯合工程公司,參與制定災后重建的方案。
目前,東方電氣已經獲得“立竿見影”的收益,相繼有華能國際、華電國際等兄弟公司將合計200億元的訂單送上門。同時,得到中國銀行300億元的授信額度。難怪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考察東方汽輪機時說:“資本市場沒有任何理由對東汽喪失信心”。
災后重建將是一條漫漫征途,在自身實力和政府扶持下,相信上市公司很快就會恢復生產,并將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與災區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的重建。我們有理由相信,比災難更強大的,是災后重建的信心,是勇于面對挑戰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