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時任建設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的前北京市市長王岐山,以非凡的魄力斥資605萬買下《毛主席去安源》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幅畫作本身不僅已經得到巨大的增值,也大大提升了其銀行的自身形象和文化魅力
企業參與到藝術收藏的領域在中國由來已久,從古代的富豪商賈到現在的企業家,他們出于對于歷史文化的熱愛和個人喜好的相得益彰的自然結合而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將這些自然藝術(傳統的,民間的,當代的)很好地保存下來形成一個文化體系。
在整個上個世紀,中國藝術品市場沒有形成之前,許多大型的國有企業,例如一些老牌飯店(如北京飯店)、賓館等公共場所憑借著政策優勢,用最直接、簡單的方式將一些名家書畫、古代珍玩收入囊中,那時候還沒有純粹的收藏投資概念,而只是將其作為室內裝飾或陳設,不經意間他們成為了國內最早從事收藏的企業。
企業熱衷收藏行為的文化淵源
對于傳統文化美學與歷史的純粹收藏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民族,有著文脈傳承的優良傳統,在當代社會,文化更是被作為一種品牌來打造。文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支撐和精神源泉。
文化不斷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是文化的積累性和文化的變革性,所以文脈也總是在新(解構與重建)與舊(傳統與人文)的張力中生存發展的,沒有舊的也就無所謂文脈,缺乏新的接續,文脈則不能延續。文脈是一種文化精髓的不斷積累和傳承。

企業收藏的這種歷史文脈既可以讓企業員工受到歷史文化傳統的教育,又能增強他們的民族責任感。企業收藏介入到這個歷史文化傳承的層面,除了本身對于傳統中國文化的一種保護和傳承意義外,更可以拓展其企業的文化品牌內涵和外延,形成一種獨有的企業文化。
收藏高檔藝術品也是樹立企業形象的一種手段,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這成為了企業從事收藏的最大動力。如“文革”初期的劉春華等人1967年6月創作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在1995年7月的拍賣會上,被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市分行以605萬元的高價拍走;那時候的中國拍賣剛剛興起,在當時的確是天價,在此后10年再沒有出現過如此高價。主持購買《毛主席去安源》一事的,是時任建行行長的北京市前市長王岐山。在當時看來似乎是發瘋了的事,如今單從增值角度也是不菲——以目前的市場價格來估算,其價格已經接近上億元,更不用說塑造銀行的形象、保存民族歷史等方面的價值了。這樣的藝術品收藏既可以展現企業的經濟實力,又能夠讓企業員工感到一種自豪感,增強他們對于企業的自信心。
收藏與投資并存,帶有商業化的運作
一般的企業都具備收藏與投資并存的雙重性,尤其是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他們通過拍賣、收購等各種方式收藏藝術品,特別是具有傳統歷史價值的文化藝術品更是他們追逐的主要著眼點。傳統繪畫作品是通過對時空境象的描繪,達到情與景高度融匯從而來體現藝術真諦。很多藝術家的作品中無論是從題材還是技法上都有著很深的歷史文脈印跡。他們的藝術也許沒有芬芳馥郁的美感,但卻有軒轅空曠的歷史感,是樸實之間育華美,折射歷史,傳承文明。
這樣的藝術更容易引起人類思想與歷史的共鳴,因為“文脈”產生的化合作用已遠遠超越于藝術品本身,同時這種思想文化深刻并有著歷史文化傳承的優秀作品更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和投資的潛力,為其收藏的商業化提供了一個條件。因為在企業中,技術可以復制,文化不能抄襲,每個企業必須有自己的創新文化底蘊的積累,現在的企業競爭經歷了從數量競爭、質量競爭、品牌競爭,到設計競爭和文化競爭的歷史階段,對于文化的吸納和創新成為了最高的競爭方式。
企業要運作資本,探索資本運作模式,他們想研發一個具可能性的收藏品價值評估系統和模型,從而打通藝術市場和大的資本運作環境的隔閡,因為這樣的大資本的介入可以帶給他們更大的商業運作模式和空間。目前有許多企業已經把收藏作為投資經營的一個方向和分散風險投資的一種手段。藝術品已經成為繼房地產、股票以外的第三大投資市場,這樣的投資保值甚至是升值也可以使企業超越自身的行業界限,開拓出更多的收益渠道,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此外,國家對于文化稅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優惠,對于文化藝術品的收藏很多都是減稅甚至免稅的。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凱集團、圍城置業、天地集團、金輪集團等資本雄厚的企業也早就躊躇滿志,紛紛進軍藝術市場。
企業收藏行為的策略選擇
對于一個企業究竟是收什么藏什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企業的經營類型和企業法人的個人愛好。比如說紅蜻蜓集團建成的中國第一家中華鞋履文化館,也與他們生產經營鞋業有很大的關系。但同時收藏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企業家在進行收藏中同樣體現了他們的精明,他們一般會聘請專家為其做出市場調研,作出收藏定位、策略和步驟等計劃,在經過企業自身的審視通過之后來實施。因為他們非常明白除了財力以外,眼光、鑒賞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他們的命運。
收藏首先要具備很強的經濟實力,特別是立志于收藏文化精品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要為收藏來的東西準備一個收藏展示的空間。也就是說有一個專業性的美術館、博物館、文化館。其次必須具備專業的鑒定收藏團隊,現在的中國藝術市場非?;鸨?,這也就給造假、贗品橫行制造了溫床,只有具備很高的鑒定欣賞水平才可以持續穩定發展。
對于收藏的選擇對象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既可以選擇傳統的民間藝術,比如說剪紙、年畫、風箏等等,這些民間藝術經過歷史文化的多年沉淀本身已經具備很高的文化欣賞價值;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思想性和文化性的藝術精品,比如繪畫中的國畫、油畫大師的精品,因為從時間、空間、“人的創造”的維度再來看這些精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有著更多的社會人文背景及文化積淀,體現了在當代社會中最關注的人性化。這些作品使我們有更多的理由去撥動和傳承這個文脈。
在非常火爆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中,這些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僅是“傳統風格”的變異,而是在對于社會、政治、經濟等諸多問題的關注后與受眾共同探討人類的內心及心理世界,挖掘人的思維潛能,以期達到人類永遠的求知欲望和關于精神意向的思索。其根本目的在于升華藝術的深層意義。這即是文化內驅力,是自由和解放的思想對“生活”感悟后的闡釋,提出對認識的某種見解。
這些作品更值得我們去認真地去凝視、去思索。這其中做的比較成功的要數萬達集團和今典集團,萬達集團建立寶齋收藏藝術大師吳冠中的作品,并且從日本、美國、法國等地搶救回一大批吳冠中的作品,使這些國寶級的經典作品留在了國內。這對于保護中國的文化資源發揮了很大的積極意義。立足于中國當代藝術收藏與交流的今典集團建立今日美術館,不斷舉辦中國最頂級的當代藝術展覽,通過展覽、出版、策劃來進行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