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使人富,框框使人窮。這是山姆·沃爾頓這個自由的精靈給我們的啟迪。真正深刻的東西都是簡單的
以理智和情感去把握商業的大勢和創造,使得山姆·沃爾頓能夠把人們熟視無睹的機會積累起來,而締造最強勢的商業帝國。沃爾瑪成功的故事,說到底是一個以心比心,把一個簡單的事理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復制的故事。山姆·沃爾頓的機會,今天仍然大把存在,可是我們卻常常熟視無睹。或許因為我們沒有像山姆·沃爾頓那樣對自己進行全然的覺察!
市場發展迄今為止四個階段:賣產品,賣產品和服務,賣整體解決方案,賣敏捷供應鏈。今天的沃爾瑪可不是一般的零售商,而是擁有了自己設計的品牌占銷量的30%以上。沃爾瑪是高科技公司,沃爾瑪是敏捷供應鏈的組織者,是一個大鏈主。現代競爭,是敏捷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能夠執掌世界上最強勢的敏捷供應鏈,沃爾瑪勢不可擋。
永遠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存在
山姆·沃爾頓常常被一些權威人士定格為一位戰略管理者,即制定一個長期戰略然后持之以恒地貫徹執行的典范。泉下有知,山姆不知會作何感想。不過他的小兒子吉姆·沃爾頓準會在一邊偷著樂:“父親總是說你們要靈活些。不管是進行家庭旅行還是商務旅行,他都經常更改行程,甚至在踏上旅程后,還要對計劃進行修改。后來,我們都竊笑那些把父親看作偉大戰略家的作者們。他們認為,父親能憑直覺制定復雜周詳的計劃,并一絲不茍地執行。其實父親的事業是在不斷改變計劃中繁榮起來的,對他來說,沒有一項決策是不能更改的。”
這就是山姆!他不會被事物恒久不變的表象所欺騙,而是牢記著時間的作用,時刻警醒著事物曇花一現的本質。在碰到挫折、遭遇阻力時,并不是按著原來的計劃一根筋走到底。他沒有那么傻。他的理智和他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緊張地工作,以辨別所遭遇的東西是否可以更改。如果是不可以更改的,那么就趕快繞道前行。
山姆毫無負擔。什么前人的經驗、行業規矩、通行準則、個人資歷、關系網絡、權威視野等等一切都左右不了他,唯有現實的問題能引導他追求一個又一個方法和一個又一個更新的自我。山姆像一個赤子,沒有支撐著過去事物的龐大而且沉重的負擔,樂于否定自己接受新的啟示。

學識淵博和位置尊貴的人都怕出丑,山姆不怕。接班人戴維·格拉斯就感嘆:“山姆比我所認識的任何人更不怕犯錯誤。一旦他認識錯了,他就改正錯誤,換個方向再干。”犯錯誤是正常的,改正錯誤卻不是必然的。那需要一點兒對自己的勇氣和信心。不少人缺的就是這個。因此他們對錯誤耿耿于懷,總要花費許多心思去化解、解釋、狡辯,以尋找不是自身錯誤的因由。許多病變,尤其是一些商機的錯失,往往是因為人們壓抑本能的直接反應,固執地從自己經歷過的東西和博大的知識寶庫里尋找解釋而發生的。經歷和學識沒有成為武器,反而成了障礙。
山姆·沃爾頓最聰明之處,是他不去關注更多的問題,不管什么國際大勢、朝鮮戰爭、越戰、海灣戰爭,他只關心他的商場在諸方面如何改進,如何從別的商店里拿來或偷來那些最有用的東西。他有效地界定了他的視野,超過視界的東西他充耳不聞。對山姆而言,改進是無止境的、無框框的,只要有新的辦法能使現在的運作更有效,他就毫不猶豫地采納吸收。在山姆的同時代人中,有不少學識比他高、魄力比他強、資源比他多、資金比他雄厚的人,可是那一切,山姆都不當回事。他反而慶幸自己起步時因為資金量不大,因此可以更貼近小城鎮顧客的呼吸和心跳。把自己從若干無用的淵博的視界中解放出來,是山姆獲得自由的最大途徑。
山姆樂于聽取不同意見,及時捕捉新的萌芽和有信息量的話語。當別人還在為事情怎么可能是這樣發生的而錯愕時,他早已絕塵前行了。在個人面子與現實之間,他更尊崇現實。尊崇現實,不是簡單地聽取現實的匯報,而是義無反顧地深入到第一線。山姆痛恨官僚作風。他一年有2/3的時間在巡視各地的商店,與雇員和顧客進行親切的交談,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公司出現什么難啃的骨頭,或是突然冒出一個難題,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幾天不見面,他的思想就會跟著新的現實大踏步地往前走。
沒有成見地感知事物
如果把山姆·沃爾頓的一切經營法寶從頭梳理一遍,我們會發現,山姆的看家本領就是一條:打破一切規則,無成見地去感知事物。山姆·沃爾頓每天都要改進一些事情,改進的途徑也是任意的、是可以無界限的。任何既成做法,任何權威視點,任何戰略規劃,都不足以為訓,都要自由地向著新的生成敞開。他喜歡無成見地去感知和行事。
能夠在一個度數里,無成見地去感覺事物的能力,是一個人最重要最根本的能力。依靠這種能力,才能有新生命的誕生,才能有茁壯健康的生命。一旦進入這種無成見的狀態,人的創造性就會得到極大的發揮。山姆常常能進入這種狀態。他會關閉焦點以外的視界,集中到進貨、賣貨萬千可能的細節之中,把自己的、前人的、歷史的、伙伴的、同代人的經驗和智慧吸收過來,聚合成最大的力量再打出去。這正是山姆精神充盈、有著強烈追求卓越欲望之根本所在。
行動者是無良心的。向后回顧,他一無所見;向旁傾聽,一片茫然與空洞;向前傾聽,意興懶散;唯有切近的感覺,是那樣真實,有聲有色,意趣盎然。眼前事物的理,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的視界有一道粗壯的線,隔斷了所有其他的事物。山姆只是醉心于進貨、賣貨萬千細節中的合理性。那份迷醉,是只有初戀情人才能有的狀態。山姆把它帶進了事業,他無限地愛他的事業,愛他的顧客,愛他的員工。正是這份對焦點以外的事物漠不關心的癡醉,讓山姆獲得了充分的自由。
人們通常不會自覺利用“無”,而是一個勁地用一些廣泛的東西把自己填滿。殊不知,被填滿的人是沒有任何創造力的人,因而也就不可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中國許多有錢的大佬,拋卻了自己的視界,忽視了自己的焦點,一個勁地往社會會議、企業家峰會、高層活動運作、EMBA班等云集。可憐!本來沒有多少枷鎖,卻在權威人士“成就戰略管理者”的教唆下,硬是要把許多的枷鎖往自己身上套。可悲!為此,我真想大喊一聲:救救中國老板們的靈性!不要為布道者和利益驅動的EMBA所誤導!
中國公司在取得一定規模之后,就陷入增長的瓶頸,突破乏力,人們渴望從體制、環境、人性、思維、文化等方面去尋找到深層原因。如果我們一時興起,請山姆·沃爾頓來做一番診斷,相信他會憨厚地笑笑說:“沒什么,只要你一直堅持創業初期的原則到處走走,不帶成見地去感知和行事就成了!”
自由使人富,框框使人窮。這是山姆·沃爾頓這個自由的精靈給我們的啟迪。真正深刻的東西都是簡單的。
實干家的操守與道行,是在人生困惑、挫折與勝利交替中的一次次升華,而不是把許多理論抄過來就成的。中國現代不乏叱咤風云的商業領袖,他們的超常思維、雄才偉略足以與歷史上任何英雄相媲美。可惜各領幾年風騷,便即無蹤無影。反思起來,欠缺的正是山姆·沃爾頓這樣深刻的自知和始終如一的恒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