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虛增收益來虛構資產,那可是沒有回頭路的,性質要比隱瞞占資嚴重的多。兩害相權取其輕,一些上市公司選擇用隱瞞占資來掩蓋其虛構資產的事實
據筆者多年觀察,不良資產主要有三種業態:一是資產貶值,二是隱瞞占資,三是虛構資產。資產貶值是合規的,但隱瞞占資及虛構資產都是違規的。此外,也有人認為不良資產還有第四種業態,即不良資產注入,筆者覺得也很有可能,這也是上市公司不良資產的業態之一,往往是以不良資產填補不良資產窟窿,這是“以毒攻毒”。也有可能以不良資產注入直接掏空上市公司,但這比較少見。
不少上市公司故意混淆不良資產業態,如海王生物(000078)2005年度報出10億虧損,涉嫌以資產減值掩蓋隱瞞占資及虛構資產事實,金城股份(000820)及飛彩股份(000887)也涉嫌以存貨盤虧掩蓋虛構資產及隱瞞占資事實。這三家公司都以巨虧方式解決不良資產問題,這是最合算的一種做法,一虧百了。海王生物一虧10億元,10個億的占資就不要還了,何樂而不為?有些公司不但要報出巨虧,還要承認巨額占資及財務造假事實,這是最不合算的。
最近,筆者發現不少上市公司以隱瞞占資為名掩蓋虛構資產,為什么要這樣做?虛構資產往往是虛增收益導致,虛增收益不但是一種違規行為,且可能涉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而隱瞞占資也是違規行為,可只要將占資還上,監管部門一般不追究刑事責任,就是說隱瞞占資事后還有彌補余地,但通過虛增收益來虛構資產,那可是沒有回頭路的,性質要比隱瞞占資嚴重的多。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一些上市公司選擇用隱瞞占資來掩蓋其虛構資產事實,下面我們來分析最近被立案調查的兩家中小板公司:中捷股份及德棉股份。
中捷股份(002021)
直至4月22日中捷股份發布“隱瞞占資”公告之前,筆者對此公司并不了解。最近,通過分析這家公司,筆者懷疑該司隱瞞占資的時間與金額都超過了公告承認的事實。
近日飛躍集團資產鏈斷裂的傳聞導致筆者懷疑中捷股份并不是“隱瞞占資”那么簡單,有可能涉嫌“虛構資產”,也就是說,中捷股份可能涉嫌“假占資,真造假”。中捷集團與飛躍集團都在浙江臺州,臺州是縫紉機之鄉,據說擁有世界縫紉機的1/5產能。
在臺州,飛躍知名度比中捷要高的多,飛躍老板曾受到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肯定,名氣比浙江省委書記還要大,在縫紉機行業,他是先行者,也是絕對的老大,中捷是老二。如今飛躍陷入資金困境,根據其老板的解釋,飛躍問題與外部環境及自身經營都有很大關系。
受人民幣升值、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退稅率下降及行業無序競爭五大不利因素沖擊,作為紡織行業的上游縫紉機制造業舉步維艱,在這種背景下,筆者懷疑一些縫紉機制造商賠本賺吆喝??墒侵薪莨煞萁曦攧諗祿荒芊从承袠I陷入衰退的事實。

從報表上看,中捷股份近三年收入及利潤穩定增長,營業利潤率也比較穩定,2007年度營業利潤率下降了0.16個百分點,可毛利率上升了0.86個百分點。筆者懷疑:中捷股份近三年業績可能有很大水分,因為虛增收益導致資產虛增,至少有部分所謂的“占資”是因為虛增收益導致。
筆者還發現,與標準部分(600302)中捷股份資產盤子與其基本相當,標準部分去年年收入12.46億元,利潤總額為1.53億元,均比中捷股份高出50%左右。如果以行業龍頭標準股份近三年財務指標與中捷部分對比,并沒有得出中捷股份前三年業績造假的結論。
那么比中捷股份更強的飛躍集團為何陷入困境?難道主要是自身因素導致?標準股份承認,目前賒銷比較嚴重,造成資金回籠周期加長。筆者認為,即使飛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不至于直接導致其資金鏈斷裂。
標準股份與中捷股份都是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較低,而飛躍集團主要靠貸款支持擴張,資產負債率高,這是不是導致飛躍集團資金鏈斷裂的直接成因?或者說,沒上市是飛躍集團資金鏈斷裂的罪魁禍首?
目前中捷股份聲稱所有占資已歸還,可是從其2008年5月30日的公告可以看出,這個“歸還”有很大的疑問,公告稱用0.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可事實上之前它剛“收回”占資1.7億元,怎么一下子流動資金就這么緊張?從中還可以看出,該公司包括應收賬款2.61億元及存貨2.89億元在內的資產質量也“不良”,可能需要計提減值準備,甚至涉嫌在流動資產科目隱瞞占資及虛構資產。并且,其賬面5.5億元貨幣資金的安全令人堪憂(主要是募集資金及歸還的占資)。
德棉股份(002072)
德棉股份近日也公布了與中捷股份性質相似的公告,隱瞞占資被立案調查。不過與中捷股份不同,調查中捷的是浙江證監局,而調查德棉的是濟南稽查局,中捷股份隱瞞占資2億元,而德棉股份只有0.8億元,兩公司均聲稱立案調查時占資均已歸還,可是不管是占用金額還是違規手法,德棉股份都是小弟,但德棉卻受到稽查局的立案調查。
中捷股份隱瞞占資手法是直接虛構銀行存款,而德棉是通過關聯方或過橋公司拆借資金,出事的科目主要在“預付賬款”,而不是“貨幣資金”。但筆者瀏覽了德棉股份近期的財報之后,推測這又是一起“虛假占資”案件。
德棉股份聲稱大股東違規占資0.8億元,可是德棉股份自己都揭不開鍋,2007年會計報表附注稱:應付職工薪酬2007年12月31日余額較2006年12月31日余額增加69.45%,主要原因系本期欠繳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所致。

該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支付職工薪酬是1940萬元,連職工的社保都沒錢交,德棉股份怎么有錢借給別人呢?我們再看一下該公司近三年業績。

德棉股份的主業正是全行業不景氣的棉紡業。一家公司如果連續多年微利,則極有可能不虧則已,一虧驚人,因為過去的微利都是“做”出來的,一旦報虧,就不是一個年度虧損,而是多年虧損累積釋放。筆者懷疑德棉股份可能存在巨額的潛虧形成的巨額的泡沫資產,亦即,這0.8億元隱瞞占資是假,虛構資產是真。
實際上,德棉股份基的建投資也很有問題。

上表固定資產是賬面價值,已扣除折舊及減值,從表中可以發現,德棉股份產能與營收不同步增長,德棉股份2006年上市,固定資產上市以來增加了一倍多,可營收卻停滯不前,2007年甚至比2006年略有下滑。
筆者初步判斷該公司固定資產涉嫌減值、占資及虛構三種可能。因為常識告訴我們,如果連社保都沒錢交了,是不會一年投入幾個億搞基本建設的,尤其是2008年第一季度又發生資本性支出0.66億元,這明顯存在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