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信用衍生品的國際發展機理研究

2008-12-31 00:00:00史永東趙永剛
財經問題研究 2008年10期

摘 要:信用衍生品是有效管理信用風險的重要工具,對于信用風險日益膨脹的我國商業銀行來說,發展信用衍生產品管理信用風險已成為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識。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人們對危機中信用衍生品發揮的作用,以及我國如何發展信用衍生品等問題產生困擾,而這已經成為我國信用衍生品市場發展的重要阻礙。為此,本文在對國際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現狀、產品類別、運作機理和市場交易機制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深入客觀地評價了次貸危機中信用衍生品的作用,并結合國情提出了我國發展信用衍生品的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信用衍生品;運作機理;交易機制;次貸危機

中圖分類號:F8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8)10-0054-07



隨著場外衍生品市場和傳統市場的迅速發展,全球信用風險市場的規模極度龐大,如何有效管理信用風險則成為金融機構面臨的難題之一,信用衍生品正是適應這一需求產生的。從1993年由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和瑞士信貸銀行金融產品部(CSFP)完成的第一筆信用衍生品交易時的默默無聞,到亞洲金融危機和安然事件花旗銀行利用信用違約互換,成功地避免了安然公司破產對自己債權的巨大沖擊。

時的備受矚目,信用衍生品為有效管理信用風險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著全球信用風險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信用衍生品市場呈現出飛速增長的態勢。截至2007年12月,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場規模為622萬億美元,年增長超過70% 數據來源:國際互換及衍生品協會(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ISDA)2007年市場統計, http://wwwisdaorg/。

,是近幾年來所有OTC衍生產品中增長幅度最大的產品。

相對于高速發展的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場而言,我國信用衍生品市場發展相對滯后,信用風險管理技術和手段極端匱乏。信用風險不僅是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也是轉軌經濟時期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目前,我國銀行不良資產仍占一定比例,尤其是房貸不良率一直在小幅攀升 資料來源:央行發布關于《2008年上半年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信貸形勢分析報告》。

收稿日期:2008-08-20

資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87101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統計科學研究中心重大項目(06JJD910002);遼寧省教育廳創新團隊項目(2006T042)

作者簡介:

史永東(1968-),男,黑龍江明水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金融工程、行為金融、資本市場和微觀結構等方面的研究。電子信箱:ydshi@263net

,企業間的信用危機也時有發生,各經濟主體的信用風險暴露比較嚴重。與此同時,在我國發展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戰略下所產生的“金融脫媒”效應也使得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越來越大的信用風險。信用衍生品可以把行業集中度高、客戶集中度高及地域集中度高的風險轉移出去,因此對區域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而言非常重要。同時銀行利用衍生品交易還可以降低遠期信用風險敞口,降低長期信用風險集中度,也使遠期現金流相對比較固定,給整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管理帶來很大便利。因此,大力發展信用衍生品市場,利用信用衍生產品管理銀行體系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已經成為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識。

正當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場發展的如火如荼,而我國也在積極引入信用衍生品之時,2007年8月全面爆發的美國次級債危機卻為我國信用衍生品交易的開展蒙上了陰影。一個始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問題,卻由于金融衍生產品的高杠桿性被加倍放大,并迅速擴散到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美國多家住房抵押貸款機構破產,許多全球知名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陷入流動性困難。而在危機中扮演放大器、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信用衍生品,一時之間成為矛頭的焦點。要不要發展信用衍生品的爭議也隨之而起。

筆者認為,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很多 通常認為這次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為:(1)各國金融市場聯系日益緊密,互相滲透,局部市場問題很容易引起其他市場的連鎖反應,進而形成金融危機。(2)以次級抵押貸款為標的創造出的大量復雜金融衍生品導致過度信用創造,在現金流狀況惡化時,造成資產加速損失。(3)復雜的數學模型和產品結構使得投資者與初始貸款人之間信息不對稱,難以準確估計違約情況。(4)信用衍生品缺乏公開、透明的交易市場,投資者采用不同估價方法得出的結果差異很大。

,其內在機理也很復雜,雖然信用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的次級債危機,但是它起到了隔離銀行體系風險的作用,將原本集中于銀行體系內的信用風險分散給了許多二級市場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使許多商業銀行逃避了破產的厄運,避免了更大的金融危機。為此,本文首先從信用衍生品的分類和運作機理、信用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機制等分析入手,其次對美國次貸危機中信用衍生品的作用進行深入客觀的評價,最后根據我國實際提出發展信用衍生品市場的政策建議。

一、信用衍生產品分類及運作機理

按照ISDA(國際互換與衍生品協會)的定義1992年在巴黎舉行的ISDA首次正式提出了一種可以用作分散和轉移和對沖信用風險的創新產品——信用衍生產品(Credit Derivatives)。,信用衍生產品是一系列從基礎資產上剝離、轉移信用風險的金融工程技術的總稱。交易雙方通過簽署有法律約束力的金融契約,使得信用風險從依附于貸款、債券上的眾多風險中獨立出來,并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信用風險從其它風險中分離出來并提供轉移的機制。信用衍生產品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一)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 CDS) 

信用違約互換是將參照資產的信用風險從信用保障買方轉移給信用賣方的交易。信用保障的買方向愿意承擔風險保護的保障賣方在合同期限內支付一筆固定的費用;信用保障賣方在接受費用的同時,則承諾在合同期限內,當對應信用違約時,向信用保障的買方賠付違約的損失。對應參照資產的信用可是某一信用,也可是一籃子信用,主要包括二元違約互換(Binary Default Swaps)、一籃子信用違約互換(Basket Credit Default Swaps)、可撤銷違約互換(Cancellable DefaultSwaps)、或有違約互換(Contingent Default Swaps)和杠桿違約互換(Leveraged Default Swaps)。

(二)總收益互換(Total return swap) 

總收益互換有時也稱貸款互換(Loan swaps)或者信用互換(Credit swaps),其主要作用在于復制一項信用資產的總體表現。在總收益互換中,投資者接受原先屬于銀行的貸款或證券(一般是債券)的全部風險和現金流(包括利息和手續費等),同時支付給銀行一個確定的收益,一般情況下會在LIBOR基礎上加減一定的息差。總收益互換一般期限在1—5年,以3—5年最普遍。

(三)信用息差產品(Credit spread Products) 

信用息差產品假定市場利率變動時,信用敏感性債券與無信用風險債券的收益率是同向變動的。信用保障的買方,即信用息差期權購買者,可以通過購買息差期權來防范信用敏感性債券由于信用等級下降而造成的損失,主要包括信用息差期權(Credit spread Option) 、信用息差遠期(Credit spread Forwards)和信用息差互換(Credit spread Swaps)。

(四)綜合結構化產品(Synthetic Structures)

1信用聯系票據(Credit-linked note) 。信用聯系票據是普通的固定收益證券與信用違約互換相結合的信用衍生產品。在信用聯系票據的標準合約下,保障買方或由保障買方設立的特定目的機構根據參照資產發行票據。保障賣方先行以現金支付取得票據,交換來自有關票據的固定復利率或浮動利率的利息收入流程。假如發生信用違約事件,即根據雙方協議的信用事故賠償額贖回票據;如不發生信用事故,票據在合約期滿時才贖回。

2 擔保債務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擔保債務憑證是一種固定收益證券。凡具有現金流量的資產,都可以作為證券化的標的。通常創始銀行將擁有現金流量的資產匯集群組,然后作資產包裝及分割,轉給特殊目的公司(SPV),以私募或公開發行方式賣出固定收益證券或受益憑證。

依其基礎資產的性質不同,CDO可分為CBO(Collateralized Bond Obligations)和CLO(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兩類。兩者的主要差別在于CBO的資產群組是以債券債權為主,而CLO的資產群組是以貸款債權為主;依標的資產不同,CDO可分為現金流量式CDO及合成式CDO。現金流量式CDO的標的資產通常由放款、債券等所組成。SPV實際買入標的資產,其有實質的現金交付,所以稱為現金流量式CDO。合成式CDO系CDO的衍生性產品,是發行人匯集一些債權并加以包裝,稱為債權群組,并將債權群組與SPV承作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Credit Default Swap),其結構如圖1所示。

3 變異CDO(CDO Variations)。變異CDO主要包括以下三種:(1)分券組合違約互換(Tranched portfolio default swaps,TPDS)是較新并且比較有發展潛力的合成結構化衍生工具。在TPDS中,SPV按不同風險級別以分券的形式將基礎資產分類,并設置一個超優先級分券(Super-senior tranche),為AAA級別,通常也是分券中最大的層。與標準CDO相比,在TPDS中SPV和違約互換的購買者可以基于特定風險水平來交易違約風險。(2)分券籃子違約互換(Tranched basket default swaps,TBDS)是第n次違約籃子和CDOs的合成。(3)雙層抵押擔保債務憑證(CDO2或者CDO squared structures),雙層抵押擔保債務憑證通常也成為CDO的CDO。在CDO2的結構中,外部CDO通常是單券的,隸屬于外部CDO的是幾個分券的內部CDO,資產之間還常常存在迭代。內部CDO的結構常常包括簡單的資產支持證券(ABS)。

二、信用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機制

從產品分類和運作機理可以看出,信用衍生品是一種較為靈活的金融工具,它可以在交易對象、期限和金額等方面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設計。也正因如此,各類信用衍生產品雖然基本原理相同,卻各具復雜性,難以標準化。這使得信用衍生品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場外市場,其中倫敦和美國市場約占市場總量的82%。由于場外市場監管環境較為寬松,而信用衍生品交易的透明度和流動性較差,所以,場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的違約風險較大。

隨著技術的進步,同時也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信用衍生品的需求,信用衍生品市場正朝著標準化信用衍生產品,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流動性等方向發展,接下來本文將對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過程、定價機制、風險控制以及主要參與者等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

(一)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過程

信用違約互換是最基本的,同時也是目前交易量最大的信用衍生產品。本文以信用違約互換為例說明信用衍生品的交易過程,見圖1所示。信用衍生品交易主要分為兩個過程:其一是信用衍生品交易商依據評級公司對基礎資產(單名)的評級和自身的判斷。在同業市場上,對規范的信用互換合約進行詢價和報價,在同業經紀人的支持下,達成交易,形成市場化的信用價差。其二是客戶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市場化的價差,選擇交易商,進行信用違約互換的買賣。

1 同業經紀人。即交易商之間經紀人,通過電子、聲訊或混合的方式,為交易商提供了一個交易平臺,使信用衍生品的流動性顯著提高。目前全球幾大主要的信用衍生品同業經紀人有GFI Group Inc、ICAP 、Tullett prebon、BGC Partners LP 、Creditex Group(由Creditex和Credit Trade合并而成)等 排名可以參考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場交易商和經紀人排名(2006)。

,這些公司通過與DTCC(世界上最大的證券清算和結算組織)合作,使用自己軟硬件系統為交易商提供服務。

2 基礎資產?;A資產是信用保險買方所要對沖信用風險的資產,以單名CDS為例,基礎資產可以是公司或主權信用、債券、貸款、可接受的交易或者其他類型的債務。

3 交易商。信用違約互換市場的交易商同其他互換市場的交易商類似,通過同業市場的發展和自身的風險管理技術,有效地提高了市場流動性,并形成了合理的信用定價體系。目前,知名的跨國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作為信用違約互換市場交易商,其中一些還是同業市場的做市商。

(二)信用衍生品的定價機制

信用衍生品的交易主要是通過做市商進行雙邊報價,提供必要的流動性。由于交易商是依據信用評級公司對標的資產的評級同時結合自身的方法,對信用衍生產品進行詢價和報價,不同的交易商采用的定價方法并不相同。同時由于信用衍生產品較為復雜,對其準確定價更非易事。國際清算銀行2005年調查報告曾顯示,市場參與機構普遍認為抵押債權憑證(CDOs)等結構性產品的復雜性較高,準確衡量此類交易相關風險的難度較高,定價也較為困難。

目前主流的信用衍生品定價技術分為結構模型和簡約模型兩類[1],主要是針對違約概率和損失率進行建模。結構模型使用公司本身變量,如資產和負債價值,來決定違約時間和回收率。相對于結構模型,簡化模型的違約時間不是通過公司價值來決定的,而是由企業以外的因素決定。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簡化模型形式簡潔、容易校對,因此在實踐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在組合信用衍生品定價,如CDOs,Gaussian-Copula簡化模型已成為基準定價模型。

(三)市場監管和風險控制機制

場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是由交易雙方通過直接協商來決定,雙方以信用擔?;蛘呓患{一定保證金擔保履約,監管環境較為寬松。以英國與美國為例,兩國均沒有單獨的立法來規范場外信用衍生品交易,僅靠行業自律。國際互換與衍生工具協會(ISDA)發布了信用衍生品交易主協議。主協議規定了交易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事件及終止條款,確定了雙方應遵守的市場慣例。主協議與就交易特定條款而簽訂的確認函,共同構成對雙方有約束力的合約。

對于信用衍生品的風險控制,各國監管當局都是根據不同產品的特性,采取不同的風險控制方式。對于信用息差產品,一般要求采用與風險資產相適應的資本要求的控制措施。而對于總收益互換和違約互換,通常參照一般互換的控制標準,采取類似銀行擔保的監管措施。

(四)主要參與者

目前,信用衍生品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信用保護買方和賣方)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對沖基金、證券公司、公司、共同基金和養老基金等。銀行是信用衍生品市場的最主要參與者,而且體現為信用保護的凈買方,而保險公司是信用保護的凈賣方,另外,證券公司和對沖基金也是重要參與者。

三、次貸危機中信用衍生品的作用評價

信用衍生品是管理信用風險的重要工具,然而美國次貸危機之后,一些觀點則認為信用衍生品助推、放大了次貸危機的影響,雖然保護了銀行系統,但卻損害了整個金融體系,致使很多人對信用衍生品心存疑慮,避而遠之,這對我國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本文認為,這種觀點沒有對次貸危機中信用衍生品的作用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同時也缺乏對信用衍生品出現后金融危機的風險傳導機制的了解。在此,本文試圖對上述問題進行解答,以便對信用衍生品的作用進行正確的認識。

(一)信用衍生品轉移了銀行系統的信貸風險 

次貸危機前后,信用衍生品的發展使各家銀行,尤其是最大型的、對整個銀行體系非常重要的銀行,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降低其貸款的風險集中度,并且更加有效地衡量、管理其信貸風險,使商業銀行從被動承受風險轉變為主動進行風險管理,從靜態管理風險轉變為動態管理風險,促進了銀行系統的穩定。同時銀行利用信用衍生品交易還降低遠期信用風險敞口,降低長期信用風險集中度,也使遠期現金流相對比較固定,給整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管理帶來很大便利。

可以說,正因為信用衍生品的發展,使得銀行業在這場次貸危機中損失相對較少。盡管如此,損失數額也是巨大的,統計 銀行業集團(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2008年6月6日的統計數據。

顯示,2007年以來,全球銀行業信貸損失達3 870億美元,其中歐洲銀行業損失2 000億美元,美國銀行業損失1 660億美元。而且從2007年以來,受次貸危機影響破產的美國銀行累計達到11家。其中資產總額低于3億美元的有7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相對于全美8 500家銀行機構來說,破產率僅為129‰。

在此,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假設,如果沒有信用衍生品的存在,次貸危機的影響雖然不會直接波及到其他投資者和國際金融市場,但結果是由銀行系統承擔全部的信用風險,很可能會引發人們對銀行體系的信任危機(次貸危機以來破產的美國銀行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從而導致整個銀行系統的崩潰,如果這種情況的存在,那么其對金融體系安全和投資者信心的影響恐怕將遠勝于眼前的次貸危機。

(二)信用衍生品改變了金融風險的傳導路徑

本文認為次貸危機風險傳導可分為三個階段:風險累積階段、風險爆發階段和風險擴散階段。

1風險累積階段(見圖2所示)。

低利率環境和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9#8226;11”事件后,美聯儲連續12次降息,使聯邦基金利率降到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超低利率刺激了美國房地產的繁榮。截至2006年初,美國房價連續5年大幅攀升,年均升幅超過8%,其中2005年升幅達15%,而過去35年房價年均增長率為35%。

使得銀行放寬了放貸的標準,銀行在逐利的驅使下加大了“ALT-A”貸款和次級貸款 根據個人客戶信用評級等標準,按揭貸款分為三個層次:優質貸款市場(Prime market)、超A貸款市場(“ALT-A”貸款市場)和次級貸款市場(Subprime market)。優質貸款市場面向信用等級高(信用分數在660分以上)、收入穩定可靠和債務負擔合理的優良客戶,其主要選擇傳統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貸款。次級貸款主要面向信用分數低于620分、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客戶?!癆LT-A”貸款則是介于二者之間,既包括信用分數在620—660分之間的階層,又包括高于660分的高信用度客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一般不能提供收入證明)。一般而言,“ALT-A”貸款市場和次級貸款市場客戶獲得住房抵押貸款的難度較大,且利率較優質客戶要高1—3個百分點。

的比重,據統計,2006年,“ALT-A”和次級貸款產品總額超過4 000億美元,約占美國房地產按揭貸款總額的40%以上。若從2003年算起,“ALT-A”和次級按揭貸款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這為次貸危機的爆發埋下了伏筆。因為這一階段的均衡取決于兩個必要的前提條件:持續的低利率和持續的房價上漲預期,若以上兩個條件不具備,均衡就會被打破。因此,當美國自2004年6月進入升息周期,利率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促使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整之時,這一潛在的風險終于爆發出來。

2風險爆發階段(見圖3所示)。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使聯邦基金利率從1%升到525%,而這也成為壓垮次級按揭貸款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加息的影響下,2006年初美國房地產開始降溫,房價上升趨緩并于2007年初開始下降。利率上升和房價下降使購房者的償付能力極度惡化。許多借債過度的購房者的房產凈值由正轉負,既無力償付房貸到期本息,又無法再融資。結果,借款人償付能力惡化與房價下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導致2006年以來次貸市場違約拖欠債務事件大增。

3風險擴散階段(見圖4所示)。

早在2004年,美國的銀行業就已經逐漸意識到次級抵押貸款潛在的風險,這一點可以從信用衍生產品市場在2004—2007年間每年近100%的增長速度可以看到。但由于多種原因主要原因包括:高回報率誘惑,次級債券評級的誤導,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以及信用衍生產品過于復雜增加的信息不對稱等等。

,這種現象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銀行通過參與信用衍生品市場將風險轉移給了其他專業的投資者。

目前,美國這些次級債券基本分散在五類金融機構手中,包括銀行(31%)、資產管理公司(22%)、對沖基金(10%)、保險公司(19%)和養老基金(18%),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海外的投資者。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借貸機構在提列貸款損失準備后將承受4 600億美元的信貸損失,而全球的信貸損失將高達12萬億美元美國高盛公司2008年3月25日研究報告。

。大型金融機構很多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參與了次貸市場。美國對沖基金的總規模約2萬億美元,平均杠桿率3—4倍,對沖基金控制的資金高達8萬億美元,足以影響美國股市(20萬億美元)。

遭受損失、引發流動性危機進而導致破產情況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

可以看出,信用衍生品改變了金融風險擴散傳導機制,同時也加大了各國金融市場的關聯性,但若將美國次貸危機的罪責都推到信用衍生品身上,這顯然是不正確的。

綜上,本文認為雖然信用衍生品改變了金融風險的傳導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的次級債危機,但是它起到了隔離銀行體系風險的作用,將原本集中于銀行體系內的信用風險分散給了許多二級市場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使許多商業銀行逃避了破產的厄運,避免了更大的金融危機。因此,合理地發展信用衍生品,能夠為減輕信貸風險周期性波動創造條件。

四、我國發展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相關建議

(一)建立信用衍生品的電子交易平臺

信用衍生產品具有大額、非連續性交易以及量身定制的特點,所以目前國際信用衍生產品交易主要通過場外市場完成。而電子化的交易可以極大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流動性,減少未確認的交易數量。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后發優勢,建立以全國銀行間市場為主,中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為輔的信用衍生品電子交易平臺,同時在電子平臺中提供文本、歷史數據以及交易對手的相關資料等信息。

對于非指數信用衍生產品,可以借助我國銀行間市場的平臺。我國銀行間市場電子交易平臺是覆蓋全國的專線交易網絡,符合國際信用衍生品市場交易平臺的發展趨勢。同時銀行間市場實現了前臺交易和確認、后臺清算和結算的市場架構與功能。從國際趨勢和國內現狀來看,銀行間市場是最為適合的信用衍生品交易的平臺。同時,商業銀行不僅是信用衍生品交易中最主要的參與者,而且是與企業最為密切的金融機構,通過銀行間市場可以加強商業銀行的做市商地位,為信用衍生品提供必要的流動性并進行定價;對于標準化的指數信用衍生產品,可以借助交易所的平臺,一方面可以提高信用衍生品交易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為信用衍生品定價提供基準。

(二)完善信用衍生品的定價機制

參與者和交易商對信用衍生品價值判斷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信用評級機構的評級和自身定價模型。因此,完善信用衍生品的定價機制應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其一是大力發展信用中介機構,建立起相對獨立的信用風險評級制度,提高信用評級機構的社會信譽和可信度,促進國內評級機構的規范化、統一化和國際化。但由于信用衍生品主要通過場外市場交易,而且許多信息外部的評級機構無法獲取,因此在對信用衍生品評級時,應建立事后追蹤機制,對于由于評級誤導而造成相應損失機構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其二是引進成熟的信用風險分析和信用衍生品定價技術。國際上常用的信用風險分析的方法主要有:Credit Metrics,KMV,Credit Metrics+TM,Credit Portofio ViewTM,而流行的信用衍生品定價技術主要包括結構模型和簡約模型。但從國外的實踐來看,每種方法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陷。所以,在引入信用風險分析和信用衍生品定價技術的時候,一定要對各種模型進行細致比較,一方面保證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模型和方法。

(三)完善信用衍生品的風險控制機制

對于信用衍生品的監管和風險控制,目前國際上并沒有統一的模式,各國監管機構也都在努力地摸索當中。本文認為可以市場準入、資本監管、信息披露和危機處理等幾個方面來強化監管和風險控制。

首先,在我國信用衍生品市場發展的初期,可以采取市場準入制度和資本監管制度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制定準入標準,建立信用衍生產品交易許可制度,從限制交易主體方面來控制部分風險。同時嚴格執行新巴塞爾協議對資本的要求,健全被監管機構的內部控制體系,保證信用衍生品交易的順利進行,減少交易對手風險。

其次,建立信用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對于增強市場透明度,減少各種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統一信息披露報告的格式,對于信用衍生品交易的文本、歷史數據、風險信息、交易目的、產品類型以及交易對手等相關資料都要求必須披露。

再次,借鑒期貨市場的經驗,建立信用衍生品交易的保證金制度和限倉制度。目前,信用衍生品交易中并不存在保證金制度和限倉制度,但從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來看,很多信用保護的出售方都是由于沒有合理的控制倉位,導致最后違約,加速了危機的擴散。我們可以借鑒期貨市場的經驗,在交易的同時,由信用保護的出售方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在信用衍生品價值變化時,保護出售方將保證金維持在某一水平。同時制定信用衍生品交易的限倉制度,市場中的參與者不得超過某一持倉比例。保證金制度和限倉制度的引入可以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同時可以為交易雙方進行風險提示,減少風險的累積和擴散。

最后,建立信息共享和危機處理程序。(1)由于參與者的廣泛性,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監管涉及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和國內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合作,因此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是非常必要的。(2)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內部風險監控機制和防范機制,建立信用衍生產品市場危機處理程序和風險救助機制。在市場價格出現異動的時候,及時有效地對產品的價格、倉位以及交易等進行控制,在某個金融機構因突發事件發生危機時,中央銀行和財政等相關部門及時采取相應的挽救措施,以避免金融市場產生過度震蕩。 

參考文獻:

[1] 史永東、趙永剛信用衍生產品定價理論文獻綜述[J]世界經濟,2007,(11)

[2] 銀行業集團(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2008年6月6日的統計數據,http://wwwiifcom[3] 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3-2006, http://wwwbbaorguk/

[4] Gunter MeissnerCredit Derivatives: Application, Pricing, and Risk Management[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5]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2001—2007 Summaries of Market Survey Results,http://wwwisdaorg/

(責任編輯:劉 艷)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草逼视频国产| 女人18毛片久久|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国产va在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亚洲无码91视频|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91青青在线视频|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日本不卡在线|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欧美日韩高清| 亚洲天堂.com|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区91|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Jizz国产色系免费|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国产欧美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综合久久五月天|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自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国产成人1024精品| 欧美另类第一页|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综合|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毛片基地视频| 色AV色 综合网站| JIZZ亚洲国产|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美女国产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国产精品免费p区|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中文字幕伦视频| 欧美日韩导航|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夜夜操狠狠操|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亚洲网|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