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節能減排的一個宏觀解析

2008-12-31 00:00:00
財經問題研究 2008年9期

摘 要:節能減排是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的一項戰略課題。本文旨在從四個宏觀方面分析解釋當下我國為什么非常重視節能減排,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往的粗放式增長的危害,認為我國人均能資源擁有量太低的事實無法支撐粗放式增長,并以經驗和事實分析為基礎,指出依靠能源和資源進口風險大、靠不住,最后力推綜合優勢理論,強調科學技術是當今世界第一生產力。

關鍵詞:節能減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人均能源擁有量;人均資源擁有量

中圖分類號:F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8)09-0019-05

節能減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近兩年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也是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的兩個課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扯很多方面;而節能減排是該工程里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本質要求。本屆中央政府自2003年上任履新以來,屢出重拳關注民生和發展問題,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等目標和口號。尤其是近兩年,對事關科學發展的節能減排問題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尤為重視。本文旨在從以下四個方面解析這一問題。

一、改革開放前后的經濟發展已暴露出粗放式增長的危害

20世紀30年代,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計算出一個系數,稱作霍夫曼系數霍夫曼這個理論具有局限性,即鮮明的時代特征,20世紀中后期歐美國家在工業化中后期的特點是第三產業快速發展,而重工業與輕工業的比重基本穩定。;該系數是輕工業凈產值和重工業凈產值的比值。霍夫曼按照輕重工業比例來確定工業發展階段,把工業化劃分成三個階段,早期以輕工業為主,中、后期以重工業化為主。傳統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根據馬克思的兩部類再生產理論提出了一個法則,即“生產資料生產優先于生活資料生產”,這個法則實際上也暗含著重工業化先行發展并要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理論就根源于此,認為社會主義可以超越前兩個階段一下子進入重工業階段,這就是所謂蘇維埃的工業化道路[1]。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也是遵循這樣的思路,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這種戰略下的工業化發展模式的基本特點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高排放”,其實質是以資源密集為導向的、粗放型的工業化和經濟增長模式。事實證明,粗放型的工業化和經濟增長模式,在工業化初期階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其局限性也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突出表現在資源導向型戰略是內斂性的,制約了工業化經濟績效提升和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空間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1952—1978年,我國基本建設投資共6 000億元,但是僅僅形成了4 000億元固定資產,而同期的科技投入僅為340億元,占同期工農業總產值不足0.5%[1]。在1958年進行“大躍進”之前,我國能源消費效率在1 300元/噸標準煤左右;而1958年開始進行的“大躍進”使得能源消費效率大幅度下降,到1960年下降到500元/噸標準煤以下。在以后長達20多年時間里,能源消費效率雖然呈現波動狀態,但始終徘徊在500—1 300元/噸標準煤,平均值為747元/噸標準煤,比1953—1956年之間的能源消費效率的平均值還低370元/噸標準煤[2]。直到實行改革開放,拋棄重工業優先發展模式之后,我國能源消費效率才有了顯著提高。

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逐漸拋棄了重工業化優先發展的戰略。20世紀80年代,中央政府先后對我國的農村和城市進行了改革,調節了生產關系,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生產力得到了解放,全社會物質產品供應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顯著提高,貧困人口數量顯著下降。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鄧小平“南巡”為帶動,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建立為力促,以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三農”問題為調節,我國的經濟總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繼續不斷提高,貧困人口數量持續下降。我國經濟呈現出“突飛猛進”、“屢創新高”的發展狀況。然而,在這高速增長的20多年間,我國在取得國民經濟總量不斷翻番成就的同時,國民經濟對能源、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也非常大。據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Dr. David Dollar(2007)在北京大學的演講稱,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重工業的迅猛發展,導致中國一些城市步入了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城市的行列。雖然我國的空氣質量開始有所改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空氣中PM10(直徑小于10微米的粒子)的含量還過高,而這正是對我們的健康產生最大影響的污染物。空氣污染導致的健康問題是中國污染中最嚴重的問題,污染較嚴重的工業城市中,人均醫療開銷相對大,統計顯示每年有3.8%的GDP被用于空氣污染造成的醫療費用[3]。據商務部資料顯示,現在中國出口1美元的產品,消耗的能源相當于美國的4倍、德國的7倍;中國的人工成本低廉,制造業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美國和日本的4%、德國的5.5%[4]。連續幾年愈演愈烈的沙塵天氣和不斷上升的SO2、COD排放量都對空氣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污染。學者易正(2003)以生態經濟學的方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代價進行了計算,其結果顯示,中國對資源環境的浪費破壞所造成的生存損失達到21.54萬億元,為199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3倍[5]。據《瞭望》新聞周刊(2006)報道,當前我國共有426座資源型城鎮,為全國提供著93%的煤炭、90%的石油、80%的鐵礦和70%的天然氣,在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資源枯竭是對這些城鎮的最大威脅,是中國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嚴峻考驗。426座資源型城鎮中,目前已有47座城鎮面臨資源衰竭的危險,約占礦業城鎮總數的12%,進入中老年期的礦業城鎮也已占到總量的80%。在有色金屬領域,有關部門預測,我國銅資源靜態可開采年限為16.9年,鋁土礦為5.7年、鉛6.7年、鋅9.4年,形勢十分嚴峻,在已探明的有色金屬資源中,已無礦可建。

近年來有關生產率的一些研究表明,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速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下降趨勢。Gary Jefferson(2000)、胡鞍鋼和鄭京海(2004)、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2005)和OECD(2005)的研究和報告就都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直接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的,是不可持續的[6]。

二、人均能源與資源擁有量太低,無法支撐粗放式增長

1949年,我國人口數量為54 167萬人;1979年,這個值則攀升到97 542萬人。短短30年,人口數量擴大了43 375萬人,增長80%,人口數量年均增長19.8‰。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口數量高峰即將到來。

與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不同,20多年來,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逐漸下降,而且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指出,我國能源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人均占有量較低,特別是石油、天然氣人均資源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7.7%和 7.1%。另據統計,我國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45種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2,煤炭、鐵礦石、銅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人均儲量,分別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9%、42%、18%和7.3%。我國內陸土地總面積約144億畝,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積約為12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境內有流動沙丘0.45億公頃,戈壁0.56億公頃,海拔4000米以上難以利用的高山1.93億公頃,難以利用的土地面積達2.93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30.68%。國土面積中,干旱、半干旱土地大約占一半,山地、丘陵和高原占66%,平原僅占34%。在我國有限的耕地資源中,質量好的一等耕地約占40%,中下等耕地和有限制耕地占60%。據第四次全國森林資源普查,目前我國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在世界上排第六位,但人均量分別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3.9%,僅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出的740種世界性瀕危物種中,我國占189種,為總數的1/4[7]。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也只有2 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全國2/3的大中城市面臨缺水;與此同時,地下水資源遭到過度開采,全國地下水降落面積已達到15萬平方公里[8]。

除礦產資源和煤炭外,我國主要能源和資源人均擁有量都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2,有的差距甚遠。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非常低,我國并非地大物博,我們的資源已經面臨枯竭的威脅,能源、資源枯竭以后的產業轉型,也相當艱難,因此,粗放式增長的道路在我國行不通。

三、依靠能源和資源進口的風險很大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開采石油的國家,第一個煉制石油的國家,也是第一輛汽車的誕生地和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長期以來,美國一直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進口國。據美國能源部公布的數據,2005年,美國消耗了全球24%的能源,一次能源消費33.4億噸標準煤,其中石油9.4億噸,煤炭8.2億噸,天然氣6 335億立方米。美國所消耗的石油是世界總消耗量的24.6%,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其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為67%[9]。

由于能源消費巨大,自給不足,美國極為重視能源安全問題。美國提倡能源來源的多渠道、多元化,而且穩定并減少對海外能源的依存度,注重開發新型可再生資源,大力研發和應用節能技術,既滿足現實的能源需求,又要考慮未來的發展。從1970年7月,美國白宮和國會共同成立了環保局(EPA)、“以響應公眾日益增強的要求有更清潔的水、空氣和土地”開始,1975年底,福特總統簽署《能源政策和儲備法》,由聯邦政府投入資金開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這是美國能源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1977年,美國政府設立了能源部,負責制定國家能源政策、能源行業管理,能源相關技術研究開發等;同年,美國節能聯盟成立,倡導在全世界推廣有效和清潔使用能源的技術;1978年,美國頒布實施《能源政策法》,并在1992年對其進行了修改;2005年,美國又修訂實施了新的能源法案《國家能源政策法2005》(以下簡稱能源新法),該法是近40年來美國最為全面詳細的能源法案,而且可操作性強!其最主要的內容,一是強調節能和潔能,二是增加能源供給,減少對國外能源依賴,并提出要提高各種可再生能源供應技術的競爭力;2007年,布什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將美國的能源安全作為一個重要議題,再次提出通過開發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對海外能源的依賴。長期以來,美國也把保障能源安全作為其外交政策的一個核心目標。

據《瞭望》(2007)[13],自1975年《能源政策和儲備法》頒布實施以來,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美聯邦政府共耗資220億美元,以后每年還需上億美元的維護和管理,建立了較完善的石油儲備體系。美國的石油儲備體系除了儲存原油之外,還包括已探明但尚未開采的石油資源儲備。據美國能源部公布的石油供應報告,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已經達到6.91億桶,相當于美國現在55天的石油進口量。在2007年的國情咨文中,布什又宣布到2027年前將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量提高1倍,達到15億桶,這個數量將相當于97天的進口量。

美國為什么如此重視能源安全?本文認為,一方面,美國曾經在能源問題有過教訓,有切身體會;另一方面,美國從國家利益出發,在能源安全問題上,開源節流,重視運用科學技術,眼光務實而長遠。

美國曾經在能源問題上受過“傷”。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0個阿拉伯成員國宣布對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實行全面石油禁運。這次石油禁運使美國的能源價格猛升4倍,不少工廠停工,工業生產下降了14% 以上,美國經濟陷入嚴重的衰退。1978年中東發生伊朗革命,次年又爆發了兩伊戰爭,中東石油產量每日減少了400萬桶,國際石油價格從13美元/桶迅速上升到43美元/桶。這次石油價格波動給美國也帶來了沉重打擊,迫使美國制定新的能源政策,改變粗放式的石油消費,大力提倡節約石油和替代石油。

美國在能源安全問題上,開源節流,重視運用科學技術,眼光務實而長遠。早在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以后,為解決能源短缺,當時的卡特政府就采取了開源節流兼顧的能源政策。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保障能源供給穩定作為能源安全的基本目標之一。美國政府非常重視同產油國的戰略關系,采取多種政策鼓勵各大石油公司在海外進行能源開發投資。目前由美國控制的石油儲備量中有55%都在美國本土之外,其投資額也遠遠高于在美國內的投資[9]。在節流上,除了采取征收燃油消費稅等經濟手段外,美國政府非常重視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應用。由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和技術上的領先,美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一直處于世界先進水平。1970—2004年,全美單位能耗下降了50%,據美國能源部預測,未來20年,全美單位能耗將以年均1.6%速度下降[10]。美國的《能源新法》提出,在未來10年內,政府將向全美能源企業提供146億美元的減稅額度,以鼓勵他們采取節能措施;提供50億美元的補助鼓勵企業提高能效;并對能耗高的交通運輸、建筑、鋼鐵等部門,政府每年提供1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鼓勵相關研究部門開發高能效的運作系統。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應用上,《能源新法》規定,到2013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全部能源的7.5%以上[9];《能源新法》還明確提出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即減稅27億美元鼓勵可再生能源生產,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小水電站、垃圾填埋氣利用、垃圾燃燒發電(供熱)等[10]。此外,在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美聯邦政府也非常重視自身的帶頭示范作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在持續穩步高速增長的同時,國民經濟對石油和大豆等能(資)源類商品的需求也在持續高漲。20世紀70—80年代至今,石油和大豆的進口數額持續大幅攀升,而與之對應的出口數額卻逐漸放緩和下降,石油和大豆的進出口逆差越來越大,尤其是在21世紀初的這七八年,這種趨勢表現的非常明顯(如表1所示)。因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對石油和大豆存在著進口依賴,而且這種依賴在逐漸增大。

然而,近幾年來,國際市場原油及資源性產品價格暴漲,原油價格從2003年海灣戰爭前的25美元/桶左右,躍升至當前的120美元/桶以上;其它初級產品價格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上漲。近兩年,受美國、歐盟、加拿大、巴西和我國等研發生物能源的影響,國際糧食市場供給減少,價格也持續上漲。再加上最近幾年,我們本國的一些農畜產品供給也有所減少,需求卻依然不減。這樣,國際、國內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造成了2007年上半年以來,我國原油價格、食品價格和其他消費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

再結合美國的經歷,本文認為,依靠能源、資源進口,風險大,有時甚至靠不住。

四、綜合優勢:科學技術是當今世界第一生產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一直強調生產優先,出口優先。戰略和政策導向都圍繞這一目標制定和執行,如支持出口基地建設,對出口企業提供貼息貸款,實行免稅政策、出口退稅政策等。實行浮動匯率制后,人民幣緊盯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升值不明顯甚至還有所貶值,也刺激了出口。但整體來看,推動我國自1978年以來,進出口貿易額大幅上升,貿易順差不斷增加的實質原因還是國際經濟學所說的比較優勢理論。

數據來源: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1996-2007),依存度系作者計算而成,責任自負。

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命題是:國際貿易發生的條件是國家間比較差異的存在,這是一個必要條件;充分條件是國際貿易價格位于有差異的比較成本之間。當兩個條件都滿足時,專門生產有相對優勢的產品將使每一國都獲得收益。可以看出,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在此成為了比較優勢理論的一個特例。

我國人口數量大,勞動力資源充足,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一直在勞動力價格方面存在著比較優勢。然而,一方面,比較優勢理論本身是以許多重要假設作為前提條件的,而這些假設條件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11],這就為后來的新古典主義貿易理論和Heckscher-Ohlin理論的誕生和發展埋下了“伏筆”。另一方面,近些年一些學者通過研究指出:(1)勞動力廉價的比較優勢對我國國民的福利造成損失[12]。(2)在最近幾年關于美國甚至整個世界經濟周期穩定化的研究中,Kraay和Ventura(2001)[13]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角度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在產品市場上,發達國家的技術領先優勢使得他們的產品有更強的市場支配力量,有更低的價格需求彈性,因此發達國家受需求沖擊的影響較小;而發展中國家剛好相反,他們的傳統技術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面臨的國際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因此受需求沖擊的影響會比較大。

在勞動力市場上,發達國家的產業主要依靠技術程度較高的熟練勞動力,這種勞動力的供給彈性比較小,即使需求增加,熟練勞動力也不可能過快增長;然而,發展中國家卻主要依靠供給彈性較大的非熟練勞動力,當市場需求波動時,這種勞動力的就業就會跟著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可見,整體來看,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本身也包含著劣勢。

表2概括了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四個階段,在第三個階段,隨著技術進步和效率的提高,新古典外生增長模型(Slow, 1956)成為這一時期經濟增長方式的最好注解。隨后,新增長理論的內生增長模型對Slow模型進行了完善和修正,其共同特點是強調內生化的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決定作用。新增長理論認為,要素投入的增加只有在其能夠帶來科技進步的條件下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科技進步必須遵循內在的實現機制。相關研究表明,現代西方工業化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為1.5%多,其中,資本對人均收入的貢獻約為0.25%,而生產效率提高的貢獻則為1.3%,是前者的5倍多。薩繆爾森(1992)的分析研究也表明,美國在20世紀初至80年代,經濟年均增長達到2.2%,其中資本深化所占份額僅為0.5%,而資本效率提高的貢獻份額為1.7%,是前者的3倍多[14]

除了對經濟增長有積極推動效果外,技術進步在轉變經濟增長、發展方式實現節能減排上,同樣效果明顯。2001年,以副總統切尼為首的美國能源政策研究組提交給總統的《國家能源政策》指出,美國2000年的汽車每公里耗油量約為1970年的60%,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由于采用了新技術;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韓國石油消費速度幾乎不隨汽車保有量的增長而增長,其中的原因也是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汽車節油措施[15]。李廉水和周勇(2006)[16]對1993—2003年中國35個工業行業的研究結果表明,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的乘積)是工業部門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科技進步的貢獻相對低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進步的作用逐漸增強,技術效率的作用慢慢減弱。

此外,從歷史的經驗看,技術進步還可以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戰略產生重要影響。比如20世紀的前蘇聯和美國,盡管前蘇聯當時的經濟增長很快,但其綜合國力很難跟美國抗衡,其原因是前蘇聯的經濟增長是粗放式的,而美國當時非常重視科技。再比如我們的近鄰——日本,日本本來是一個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然而正是由于其戰后大力發展經濟,非常重視技術的模仿、跟進與創新,才使其生產制造的汽車和電子產品風靡全球,進而使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得到提升。韓國也一樣,1997年的金融危機,使韓國的化工業遭到重創,政府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強制性壓縮重化工業集團,鼓勵發展第三產業,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到2002年,韓國的三星移動電話排名全球第四,僅次于愛立信、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韓國輸出的半導體芯片,占全球總用量的40%,超過我國臺灣地區;韓國生產的電腦顯示器,占全球市場的36%;第三產業對韓國GDP的貢獻從1997年的52%很快增長到2002年的57%[15]。

由此可見,科學技術不僅會促進經濟增長,有利于節能減排,而且還關系到國家的發展戰略。正因如此,再結合我國當前和今后實際,本文推崇“木桶原理”,強調綜合實力優勢,尤其強調綜合實力當中的科學技術因素。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閔乃本院士就提出,自然科學領域內的“核聚變”既可以破解能源“瓶頸”,同時還可減少污染排放,有利于環境清潔。

五、結 語

從現有的國際經驗來看,粗放式增長是世界范圍內,絕大多數國家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鴻溝。但世界范圍內,也很少有幾個國家在一味地堅持粗放式增長這種模式。過程不可逾越,但時間有長短。中國經濟在經過了自建國以來50年左右的粗放式增長以后,也出現和面臨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抉擇問題。正如本文四個方面所述,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要轉變經濟增長、發展方式,必須要實現節能減排,必須要重視自主創新,堅持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 鄒偉進,劉愛新,等.資源消耗與我國工業化的路徑選擇[J].理論月刊,2005,(3):133-135.

[2] 郭克莎,等.加入WTO后的中國工業[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340.

[3] 張韞之.提高中國能源利用效率 促進環境改善[J].經濟科學,2007,(2).

[4] 鐘宏.應高度關注經濟增長所付出的代價[J].中國統計,2007,(2).

[5] 易正.中國經濟增長的代價:生態成本超過GDP兩倍[J].領導信息決策,2003,(18).

[6] 鄭玉歆.全要素生產率的再認識[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9):3-11.

[7] 我國人均資源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N].長江日報(轉新華社電),2007-04-23.

[8] 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N].北京青年報,2005-02-16.

[9] 李巖.美國確保能源安全的啟示[J].瞭望,2007,(8-9):74,75.

[10] 董治堂.中美能源政策對比研究[J].經濟經緯,2007,(1).

[11] 龔關.國際貿易理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6.

[12] 陳超,姚利民.制造業單位勞動成本的國際比較及其對出口與福利的影響[J].世界經濟研究,2007,(6):24-29.

[13] Kraay, A. and Ventura, J.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Business Cycles[R].NBER Working Paper, 2001.

[14] 衛興華,侯為民.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與轉換途徑[J].經濟研究,2007,(7).

[15] 李小地.美國和韓國石油消費歷史與啟示[J].國際石油經濟,2006,(2):32-34.

[16] 李廉水,周勇.技術進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嗎——基于中國工業部門的實證檢驗[J].管理世界,2006,(10):82-89.

(責任編輯:韓淑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草精品视频| 欧美69视频在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成人午夜天| 一级毛片网| 国产精品9|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夜夜操天天摸|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伊人无码视屏|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 97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看|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国产91色|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 h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区欧美区| 五月婷婷丁香色|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91九色视频网| 久草热视频在线|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97视频免费看|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一级不卡毛片| 亚洲人成网18禁|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免费国产福利|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后式a一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欧亚日韩Av|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v在线手机播放| 片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