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改革開放30年來,黑龍江省不斷深化對外開放,進出口總額逐年攀升,尤其是對日經貿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要繼續(xù)推進黑龍江省對日經貿合作及科技文化交流,加強政府及民間友好往來,不斷提升對日經貿合作規(guī)模、水平,拓展合作領域,從而提升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黑龍江省 改革開放 經貿合作 戰(zhàn)略
[中圖分類] F125.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8)08—20—04
引言
200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也是我國30年來各項事業(yè)取得跨越式發(fā)展和本世紀戰(zhàn)略機遇期的關鍵和具有象征意義的一年。30年來的又快又好的發(fā)展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同樣,改革開放也是黑龍江省30年跳躍式發(fā)展過程中的最鮮明主題和特色,通過貫徹和實施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與沿海開放相呼應,以東北振興等為依托,黑龍江省不斷深化內地開放,提升沿邊開放,實現內外開放,實現了經濟的全面開放,譜寫了輝煌的歷史篇章。2007年,黑龍江省實現進出口總額173億美元,是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的200多倍。其中出口122.7億美元,進口50.3億美元。2006年黑龍江省以進出口128.6億美元成為全國第11個、中西部地區(qū)第一個外貿超百億美元的省份,外貿依存度也由9.9%提升至16.6%,標志著黑龍江省對外經貿已經發(fā)展為一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格局。2007年,俄羅斯、美國、沙特阿拉伯、日本、韓國成為黑龍江省前五大貿易伙伴。2005年以來,為發(fā)揮地緣和沿邊開放優(yōu)勢,有所側重地深化與周邊國家的合作,黑龍江省先后實施了“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zhàn)略升級”和“對韓經貿科技合作戰(zhàn)略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2007年開始,隨著中日關系的全面回暖和雙邊經貿額的大幅提升,黑龍江省對日開展經貿的潛力大增,合作的前景日益廣泛,黑龍江省對日經貿科技合作戰(zhàn)略升級也被納入有關部門的決策視野,此舉將使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黑龍江省對日經貿合作在碩果累累的基礎之上,繼續(xù)譜寫新的輝煌篇章。
一、黑龍江省與日本經貿合作30年歷史回顧
黑龍江省位于東北亞腹地,與日本同屬東北亞地區(qū),雙方在地緣的近便性和歷史的特定聯系具有區(qū)域合作的良好基礎、互補優(yōu)勢。30年來,雙方克服困難,戰(zhàn)勝曲折,友好往來不斷增多,經貿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既呈現了幾起幾落的周期變化,也呈現了跳躍式的發(fā)展態(tài)勢。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中日關系的改善,東北振興戰(zhàn)略的深化,黑龍江省進一步改革開放和深化對日經貿合作,雙方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不斷增多,經貿合作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
1.對日貿易及投資的歷史回顧
貿易回顧:日本是黑龍江省的重要貿易伙伴,黑龍江省與日本的經貿往來始自中日建交的1972年,發(fā)展于改革開放的1978年,壯大于2003年,2006年實現歷史最好水平。近30年來,雙方貿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呈不斷增加趨勢。作為資源省份,1980年黑龍江省對日出口387萬美元,占當年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的1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我國外貿體制的重大改變,1981年黑龍江省被批準開展自營進出口貿易,黑龍江省的對日貿易也借此進入新的歷史轉折期,對日貿易形式也由過去的貨源省份變?yōu)閮鹊乜诎妒》荩邶埥¢_始直接面對日本市場和日本商人。與1980年的幾百萬美元貿易額相比,1990年黑龍江省對日進出口2.49億美元,實現了10年增加64倍的大幅度增長。此后由于日本進入泡沫經濟時期,直至2000年,雙邊貿易一直維持在3億美元上下,其中1995年3.03億美元,2000年2.81億美元。進入2002年隨著日本進入戰(zhàn)后周期最長的經濟復蘇階段及翌年我國提出東北振興戰(zhàn)略,黑龍江省與日本的貿易和投資合作開始出現加速,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別為5.84億、6.3億、5.9億美元。在貿易合作中,中日之間經過第三方的跨國貿易也在不斷取得進展,兩國之間利用松花江、黑龍江經由俄廟街進入韃靼海峽,進而通過日本海抵達日本酒田的出江入海的“江海聯運”取得顯著成效。自1992年開通,經過國資委、交通部門、航運企業(yè)共同努力和多年摸索及實踐,已取得了旨在謀求常態(tài)化和規(guī)模化的寶貴經驗,通過江海聯運帶動陸海聯運、空海聯運,打造黑龍江省對日出口的東方水上絲綢之路的時機已經愈來愈成熟。與此同時,與日本之間的陸海聯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2007年12月,省商務部門與日本合作從日本酒田試驗性運送了一個集裝箱,經過俄東方港然后轉陸路通過綏芬河進入哈爾濱。上述江海聯運和陸海聯運的常態(tài)化開通前景,為黑龍江省對日經貿合作和對日經貿科技合作戰(zhàn)略升級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30年來黑龍江省與日本進出口累計近80億美元,其中黑龍江省對日出口50億美元以上,對日貿易不僅成為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黑龍江省提高外貿依存度、出口創(chuàng)匯、進一步對外開放、加快地方經濟建設、促進與日本的地方國際化交流和增進友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投資回顧:與貿易的漸進增長同步,30年來,隨著日本對華投資區(qū)域布局由珠三角和長三角不斷北移,日本對黑龍江省的投資也呈現增加態(tài)勢,特別是隨著2003年我國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戰(zhàn)略和2007年8月批準《老工業(yè)基地振興規(guī)劃》以來,日本企業(yè)和資本出現北上趨勢,對東北及黑龍江省的投資出現新一輪熱潮。日本的對華直接投資在1972年中日建交后開始實施,進入80年代后開始大幅增長,期間經歷上個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2000年和2005年前后等幾次熱潮。日本對黑龍江省的投資從1978年小規(guī)模試驗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快速增長,90年代后期因日本經濟衰退的影響,出現低位徘徊,2003年后隨著東北振興和黑龍江省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深化,日資進入黑龍江省的數額也隨之增加。截止2007年末,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累計達666億美元,其中,對黑龍江省的投資為4.98億美元,占總額不到1%。雖然黑龍江省吸引日資在東北地區(qū)排名居后,與吸引日資大省遼寧差距很大,甚至一度落后吉林,但在黑龍江省利用世界各國90多億美元外資中,日資為4.98億美元占6%左右,顯示日本投資在黑龍江省利用外資中仍占據著一定位置。
2.對日貿易及投資現狀
貿易現狀: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與日本多年穩(wěn)居對華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步,日本連續(xù)多年居黑龍江省對外貿易國別排序的第二或第三位,與俄羅斯、韓國成為拉動黑龍江省外貿規(guī)模的三駕馬車。伴隨著中日政治和外交關系的起伏,經過近30年的磨合,雙方已經形成了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與合作。在經貿合作方面,在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和進一步對外開放等利好的帶動下,黑龍江省對日出口已經超過上個世紀90年代的平均進出口總額。繼2006年對日進出口創(chuàng)新高6.31億美元后,2007年,黑龍江省對日進出口為5.93億美元,雖然比去年下降5.9%,但對日進出口商品構成互補性增強、資源性出口有所降低。商品構成中,蔬菜、干豆等農副產品、化肥、膠合板及多層板、紙張及紙板、醫(yī)藥品、亞麻等紡織品、鋼材及鋁材、金屬加工機床及自動數據處理零件、鞋類及圣誕用品等增幅較大。進口產品構成中,玻璃纖維及其制品、鋼材及相關配件、汽輪機零件、制冷設備、電動機及發(fā)動機、金屬加工機床、電視及收音機配件、汽車及配件、機電及高新產品增幅較大。
2008年1~2月,黑龍江省與日本進出口額為978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6%,占總額的3.5%,日本列同期黑龍江省對外貿易伙伴第5名。
投資現狀:日本三菱商事、三菱汽車、三井物產、雙日、日立、豐田通商、丸紅等日本進入世界500強的跨國和知名大企業(yè)紛紛在黑龍江省投資設廠,并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黑龍江省與日本在各種規(guī)模、層次的投資交流頻繁,哈爾濱已經開通4條通往日本的定期和包機航線,每年4.3萬日本商人來訪。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貿易促進協會、日中東北開發(fā)協會等成為哈爾濱洽談會的協辦單位。繼2005年黑龍江省參加日本愛知世博會之后,2007年6月,中日東北經濟合作會議在哈爾濱召開,這些加上地方政府間的對日交流、科技及文教的對日交流使黑龍江省對日的經貿合作出現了穩(wěn)定、互信、互利、雙贏的局面。
二、改革開放譜寫黑龍江對日經貿合作新篇章
綜觀黑龍江省對日友好交往和經貿合作30年的歷程,可以發(fā)現,與中日關系和兩國經貿合作的發(fā)展大局成正比,黑龍江省利用各種有利因素,積極發(fā)展有利于地方國際交流和推動雙方關系健康發(fā)展的對日經貿活動,積極推進在各領域的對日互利合作,拓展了與日本的經貿往來,擴大了共同利益,取得了豐碩成果。
1.兩國政府及民間友好往來不斷增多
由于經貿活動的促進,地方國際化交流的飛速發(fā)展,30年來黑龍江省與日本在政府和民間層面的友好往來不斷增加。在政府間交流方面,先后與日本新瀉縣、北海道、山形縣締結了友好省(道)縣關系,還與山形縣建立了東方水上絲綢之路促進委員會,定期召開例會,極大地促進了黑龍江省與日本北陸地區(qū)和北海道的各種友好往來,也為黑龍江省更好地參與環(huán)日本海區(qū)域合作開創(chuàng)了有利條件。
民間友好往來也是黑龍江省與日本擴大交往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黑龍江省與日本存在著割舍不斷的歷史情結和現實關系,從善待日本侵華遺棄的3000多名日本殘留婦人和孤兒的友好佳話,到日本民間友好人士、水稻專家佐野藤三郎、藤間丈夫幫助三江平原進行土壤改良和推廣水稻高產技術,從日本政府提供低息貸款幫助改善松花江流域環(huán)境,到無償援建糧食增產和大興安嶺火災復興計劃等,民間友好,草根交流成為黑龍江省發(fā)展對日各種關系的重要基礎和動力。
2.黑龍江省與日本的經貿合作及科技文化交流不斷擴大
30年的交流和發(fā)展,日本已經成為黑龍江省經常位列前三甲的重要貿易伙伴和重要的外資來源地。黑龍江省與日本在經貿往來、科技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雙方的經貿合作呈現跳躍式發(fā)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績。2007年,黑龍江省對日進出口達到5.9億美元,占總額的3.4%,日本在黑龍江省直接投資累計達5億美元,設立各種企業(yè)和辦事處近千家。其中僅哈爾濱就吸引日本企業(yè)307家,日本投資4億多美元。哈爾濱飛往日本新瀉和大阪航班每周6班,年運量高達6萬多人,近5萬日本人來黑龍江省進行商務事宜和旅游觀光。觀光伊藤忠商事參股龍煤集團、日本三菱商事參股日本哈爾濱東安汽車發(fā)動機制造有限公司、日本森永乳品控股的森永乳品哈爾濱有限公司等成為日資獨資或中日合作(資)明星企業(yè)。
除經貿和直接投資外,雙方在裝備制造、木材綜合利用、糧食增產、乳品業(yè)發(fā)展、家畜飼料開發(fā)、寒地路橋工程技術等領域的科技交流頻繁。在互派留學生、語言教師及建立校際友好往來等文教方面的交流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在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雙方還共同建立了哈爾濱中日友好醫(yī)院,在衛(wèi)生人才培養(yǎng)、白血病等醫(yī)療技術交流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上述交流使黑龍江省對日的經貿合作及科技文化等的合作碩果累累。
三、黑龍江省對日經貿戰(zhàn)略升級與全面合作展望
改革開放30年,黑龍江省對日友好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但與雙方巨大的合作潛力相比,黑龍江省對日經貿合作的規(guī)模還有待擴大,水平還有待提高,領域還有待拓寬,層次還有待深化。特別是在日資鞏固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為代表的華南、華東已有投資的同時,隨著2003年中國政府提出振興東北戰(zhàn)略,2006年提出打造北方經濟中心的天津濱海新區(qū)開發(fā)戰(zhàn)略,日企和日資出現北上趨勢,開始關注東北振興戰(zhàn)略深化及進一步對外開放出現的商機,“日資北上”、“日企北移”成為日本對華投資的新亮點,日資進入中國東北開始加速,黑龍江省攜資源、六大產業(yè)優(yōu)勢,吸引日資大舉進入的條件和機遇也日漸明朗。有針對性地制定對日經貿科技戰(zhàn)略升級也成為勢在必行的重要課題。
1.黑龍江省對日經貿科技合作戰(zhàn)略升級勢在必行
從全省近30年的外貿和引資的實踐看,除對俄貿易占據半壁江山外,美、日、韓、香港等均為黑龍江省的主要貿易伙伴,尤其是日本,多年位居貿易伙伴的前五名和直接投資的前三名,多數年份,日本與俄羅斯和韓國成為黑龍江省經貿合作的三駕馬車。此次日本投資出現北上趨勢并普遍看好對黑龍江的投資前景,無疑與中央出臺東北振興戰(zhàn)略和黑龍江省出臺哈大齊工業(yè)走廊開發(fā)戰(zhàn)略、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的“破冰之旅”和2007年4月我國總理溫家寶的“融冰之旅”及2007年12月日本福田康夫首相的迎春之旅,使兩國關系全面回暖,2006年雙邊經貿額超過2000億美元、2007年實現2366億美元,一舉超越日美貿易,我國成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等政治改善、經貿相互依賴加深等因素有關。對于黑龍江省來說,隨著東北亞周邊關系的日益緩和,與日本經貿往來的不斷擴大,確立對日經貿戰(zhàn)略升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漸突出,搶抓機遇,盡早確立對日經貿升級戰(zhàn)略,不僅可以從宏觀層面鞏固黑龍江省在全國對俄邊境貿易的現有優(yōu)勢,規(guī)避對俄貿易依賴過大的地緣和俄國內政治風險,盡快確立在東北亞區(qū)域中的對外貿易核心地位,同時還可以從微觀層面最大限度地借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資金和技術實力的日資的大舉進入,拓展綠色食品為中心的新農村建設、哈大齊走廊開發(fā)建設為中心的節(jié)能環(huán)保合作、資源型城市改造的轉型投資、旅游及現代服務業(yè)等新興投資,通過日資的全面介入形成對外開放的新一輪熱潮,提升全省對外開放的整體水平。
2.黑龍江省對日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黑龍江省具有對日經貿合作的地緣、資源、歷史、人文、政策等五大優(yōu)勢及食品等資源、產業(yè)合作、經貿擴大三大潛力,這也是黑龍江省拓展對日經貿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日本資金和技術進入黑龍江省及取得投資收益的有利條件。雖然擁有上述優(yōu)勢和與日本在歷史上淵源深厚,但黑龍江卻在吸引日本資金技術方面相對落后,如何在兩國關系出現轉機的有利形勢下,利用上述日本資金和技術轉移出現的新態(tài)勢和新變化,揚長避短,利用黑龍江省位于東北亞腹地的區(qū)位優(yōu)勢,石油、煤炭、林業(yè)、糧食等資源及農業(yè)大省、老工業(yè)基地較為集中、工業(yè)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的綜合優(yōu)勢,通過深化與日本的各種往來,在鞏固現有對日經貿成果的同時,進一步加快開放,轉變觀念,開拓思路,確立符合省情的對日經貿戰(zhàn)略并不斷升級,是擺在外向化水平和民營化水平與南方相比還較低的黑龍江省面前的重要開放課題。也是黑龍江省進一步擴大開放,實現對日經貿思想解放、觀念更新、戰(zhàn)略突破、規(guī)模擴大、制度和體制創(chuàng)新的關鍵。
展望未來,只要我們在東北亞區(qū)域發(fā)展和老工業(yè)基地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中調整對思維,確立切實可行的經貿戰(zhàn)略導向,推出適合省情的靈活的對日招商引資措施,輔以寬松優(yōu)惠的人文投資環(huán)境和普及對日經濟現狀及國情的正確認識,加強對與經貿有關的黑龍江省的日本學的研究,黑龍江省有理由在今后若干年內進入全國對日經貿與吸引日資的平均行列,也應該在未來進入對日經貿前10名行列并在某些對日合作領域中取得前列地位,這也是黑龍江省需要高層關注,盡快啟動,盡快確立對日經貿升級戰(zhàn)略的原因。
[參考文獻]
[1]2007年(哈爾濱)中日經濟合作會議資料集[C]. 哈爾濱市商務局,2007.
[2]曲偉,笪志剛.我省對日經貿合作戰(zhàn)略升級的建議[N].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要報》, 2007-8-15.
[3]笪志剛主編.黑龍江人看日本[M].日本僑報出版社,2001.
[4]曲偉等主編.2007年黑龍江省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7.
[5]笪志剛.對黑龍江省確立對日戰(zhàn)略的幾點建議[D].2007年9月東北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中日國際研討會提交的論文.
[6]東北三省政府官方網站、黑龍江省商務廳2006、2007年相關數據.
[7]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等官方、民間機構網站.
(責任編輯/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