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期作為經濟行為人的行為與前提,無疑支配著個體的現實經濟行為。證券市場中,決定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并且錯綜復雜,但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股市外部因素與股市的相互作用中處于核心地位。所有外部因素必須通過投資者作用于其心理預期,并最終反應在投資決策和投資行為上,進而影響股票價格。因此,股票價格實質上是投資者心理預期在股市中的綜合反映。
關鍵詞:心理預期;股票價格;影響
一、影響股票價格因素簡述
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并且錯綜復雜,但一般傳統金融學認為,基本上可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類,即宏觀因素、行業和區域因素、公司因素。
1.宏觀因素:它包括對股市及個股可能產生影響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宏觀經濟因素主要能影響市場中股票價格的因素,包括經濟增長、經濟景氣循環、利率、財政收支、貨幣供應量、物價和國際收支等。銀行存款利率及債券市場利率水平,在影響股票價格的各種經濟因素中是最敏感的因素,利率水平與股票價格成反比關系:國家總體經濟狀況與社會政治局勢的穩定性因素也是重點影響因素之一,如通貨膨脹,既有刺激股價上揚的作用,也有壓抑股價的作用。國家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國內外重大活動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政府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經濟政策的變化、新頒布法令和管理條例等均會影響到股價的變動。
2.行業和區域因素。主要是指行業發展前景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內容包括行業生命周期、經濟周期、行業地位、行業前景、行業動向及子行業方面的情況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3.公司因素。公司因素相對來說更為重要,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的好壞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較大,特別是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財務狀況、科技開發能力、行業內的競爭實力和競爭地位等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影響著股票價格。
但事實上,根據傳統金融學計算出的股票價值與市場價格兩者總有差距,運用其在實際操作時收益也不明顯。股市心理學者認為,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更為明顯。以上這些外在因素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是通過影響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形成的。下面將對公司層面因素和投資者心理預期因素進行重點論述。
二、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
1.股票內在價值與股票價格。穩固基礎理論認為,股票內在價值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兩個部分,即由公司基礎資產形成的基礎價值和由公司無形資產形成的無形價值。穩固基礎理論認為每一種投資工具。無論是股票還是房地產,均有某種“內在價值”的穩固基礎,可以通過分析現在的經營狀況與未來的投資前景而得出,就會出現一個買進(或賣出)的機會,因為這一價格波動最終將被糾正,向其內在價值回歸。這樣,進行投資就成為某一投資工具的實際價格與其內在價值進行比較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操作。
這一理論認為,一種股票的內在價值等于其未來全部股息的“現值”。其現值的計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PV=F1/1+r1+F2/(1+r1)(1+r2)+…+Ft/(1+r1)(1+r2)…(1+rt)
其中:PV:現值(Present Value):
r1,r2,…,rt:各計息期上的利率(r1為現期利率);
r2,…,rt:遠期利率;
F1,F2,…,Ft:未來收益流量。
穩固基礎理論強調指出一種股票的價值應根據一家公司將來能以股息形式所發放的收益的總和。顯然。現時股息及其遞增率越大,該股票的價值就越高,這是合乎情理的。由此,收益增長率的差異就成為股票估價的一個主要因素,即對未來的預期。這不僅必須估計長期增長率而且還必須預測某一大幅度增長能保持多久。當股票市場過分熱衷于增長能持續到什么程度時,股票不僅是對將來,而且也是對將來的將來貼現。穩固基礎理論依賴的是對未來增長的程度及持續時間做出的某些不可靠的預測,由此內在價值的基礎并不可靠。
因此,英國學者喬納森·邁爾斯認為,內在價值并不是股票交易價格的決定因素。股票價格受心理因素的影響極大。股票的總體價值應由這三部分組成:(1)基礎股票價格,指建立在有形資產和過去的業績基礎上的基本價格。(2)無形價格,即建立在素質資產上的價格。基礎股票價格與無形價格一起構成了股票的內在價值。(3)心理價格,指建立在非理性的系列性錯誤、市場壓力、對未來增長和企業業績的預期等基礎上的價格,心理價格實質是對股票的心理預期價格。顯然,投資者心理預期對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2.心理預期與股票價格。凱恩斯認為,在一個現實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經濟體系中,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只能依據預期做出判斷。而隨著社會分工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空前壯大,人們的各種經濟決策對于預期的依賴程度也就不斷增強,以至于人們所擁有的各類資產,不論是機器設備或其他耐用品等物質資產,還是貨幣、債券和股票等金融資產,都成了現在與未來的聯結物。對于一筆資產,首先要考慮如何在它的各種用途之間做出安排。以何種形式持有,以及各種資產之間的分配比例等。以避免各種可能的損失和獲得可能的最大收益。這樣,預期就不能不闖入每個經濟行為人的心靈,成為形成投資決策的決定性心理因素。因此。對預期的理解無論在描述個體行為、解釋宏觀經濟波動還是在研究證券市場投資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
證券市場投資是高風險投資行為,因為證券市場充滿了不確定因素,而不確定性越大,就越有風險,就越需要事前的預期。證券市場上所有的投資行為決策,實質上都包含著對未來不確定性結果的預期。在證券市場投資過程中,心理預期表現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最為明顯。投資者必須做出的多數決策都涉及對未來不確定性、風險和收益的一定預期。某一證券市場投資者現在購買股票,以期望將來獲得豐厚的股息和資本投資預期收益:國家在調整一項宏觀經濟政策時,決策者往往分析其實施效應和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上市公司所在行業發展前景看好,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平穩上升,科技開發能力提高等等,綜合作用于投資者心理,則投資者對該股票價格的心理預期自然會提高。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外在因素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是通過影響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形成的。在股票價格與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中,投資者處于刺激反映地位。投資者既是反映者又是行為實施者。一方面,投資者反映外在因素與股票價格走勢的內在聯系,并在長期的股市買賣中形成對各種影響股票價格因素的不同心理預期,如降息股市上升,增加稅收股市下跌,這些不同的心理預期經過多次反復在投資者中逐漸形成共識:另一方面,投資者在這一共識影響下,采取相應買賣行為即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各種證券市場操作,如看漲與看跌等行為。在股票投資中,供需狀況決定股票價格,而影響供需狀況的是投資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一般而言,如果證券市場的做多行為多于做空行為,則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如果做空行為占上風,則股票價格趨于下跌。投資者的市場操作反作用于股票市場,強化了投資者對股市心理預期的共識,最終形成各種外在因素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參見圖2。
三、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股市外在因素與股市的相互作用中處于核心地位,外部經濟政策與環境、行業景氣狀況及公司經營業績好壞等諸多方面因素都必須通過投資者作用于其心理預期,并最終反應在投資決策和投資行為上來。股市或股票價格的走勢實質上是投資者心理預期在股市中的綜合反應,股票價格與投資者心理預期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