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美國金融老板對于金錢無可遏止的貪婪,帶來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全世界陷入恐懼之中,而人們理性或非理性的恐懼,又成倍地放大著這次危機的震撼力。如果說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是一份報告的話,那么,貪婪與恐懼,就是其中兩個關鍵詞。
平心而論,對于廠商和銀行家來說,貪婪并不是貶義詞,只要遵紀守法,只要不太過分。馬克思早就說過:資本家拼命擴大經營的動力無非有二,內心對利潤的貪婪追求和外部激烈競爭的壓力。所以,華爾街金融老板的貪婪無可厚非,畢竟資本的原動力就是貪婪,但他們是貪得過頭了,不擇手段,不計后果,不按常理出牌,終于釀成大禍,捅了個天大的窟窿,讓全球人惴惴不安,一片惶恐。

其實,由貪婪帶來恐懼,貪婪與恐懼交替出現,在風雨交加的股市表現得更淋漓盡致。不夸張地說,多數股民都是貪婪的,不貪婪他就不會入市,不貪婪他就會見好就收,絕不會被套牢;而一旦股災降臨后,股民又都是恐懼的,驚慌失措,方寸大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會不會血本無歸,何日才能“熊”盡“牛”來?作為一個股民的特定人性,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不貪婪和不恐懼,也就是說,在眾人貪婪時沒有人不貪婪,在眾人恐懼時沒有人不恐懼。似乎只有股神巴菲特做到了“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所以,他敢于逆風而上,別人都賠得一塌糊涂,嚇得如同驚弓之鳥時,他卻看準時機,大賺一把。看來,股神這美譽,巴菲特還真不是浪得虛名啊!
貪婪與恐懼導致了美國的次貸危機,貪婪與恐懼也在導致別的危機。前不久,由于一些不法奶販子和不良廠商傷天害理的貪婪,造成了席卷全國、震驚世界的“毒牛奶”事件,又由于消費者對于毒牛奶的恐懼,紛紛退貨,猶豫觀望,有的甚至停飲牛奶,改喝豆?jié){,又使得眾多奶農欲哭無淚,奶業(yè)損失慘重,或一蹶不振,或全軍覆沒。當然,那些始作俑者、罪魁禍首,既然當初貪婪得紅了眼,現在也不會有好日子過,關在大牢里惶惶不可終日,在等待著正義的審判。
深刻地體會到貪婪與恐懼兩種心理的還有那些貪官污吏,他們瘋狂聚斂時的極度貪婪,勢必會帶來“伸手必被捉”的心理恐懼,而一旦東窗事發(fā),鋃鐺入獄,又會在焦慮恐懼的心情中等待著法律的判決,不知是十年、二十年,是無期,還是砍頭?就說最近剛判決的大貪官、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收受賄賂時,何其貪婪,送上門的紅包、好處費是來者不拒,沒人來送時還主動出擊,高呼“向我開炮”,不惜獅子大開口。短短幾年,就撈了700萬元,他不光貪錢,還貪色,養(yǎng)了一群情婦。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劉志華的貪婪,終于帶來了落馬后的恐懼,沒判決前,他坐在大牢里一遍遍地在心里盤算,自己貪污受賄那七百萬贓款,到底該怎么判,是死刑還是無期,當年胡長清判死刑也不過600萬啊。他是越想越害怕,那就叫度日如年。
眼下,金融風暴還在肆虐,貪婪正在把人們往經濟危機深淵里拖,恐懼也使一些人失去理智和勇氣。但大家并未失去希望,全世界正在聯合救市,曾經歷過那么多災難的人們,也一定能最終渡過危機,迎來光明。但愿噩夢醒來后,大家都能接受教訓,收斂一下過分的貪婪心理,理性地賺錢,理性地做事,理性地為官。當心被貪婪之火灼得火燒火燎時,不妨潑一盆“恐懼”的涼水,會讓你變得清醒起來,和貪婪保持一定距離,免得重蹈覆轍。千萬別忘了,貪婪之后是恐懼!■
圖:季平 編輯:盧勁杉